参考消息日期

1971年12月24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1-12-2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每日新闻》记者评述:美苏英法对印巴局势的态度 '...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八日刊登了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北畠和驻莫斯科特派记者佐野以及驻伦敦特派记者天野十七日发回的消息,评述美苏英法对印巴局势的态度,题目是《印巴停战,怀着不可告人的企图探索下一步》,摘要如下:美国以派遣大型舰队为杠杆拥护败者的主张
    由于为期十五天的印巴战争的结束,美国正被迫处于这样的地位,即一面对避免了战火向西巴蔓延这一最坏事态的局面表示欢迎,另一方面,今后要尽量地拥护败者巴基斯坦的主张。现在,美国‘“为了撤出”东巴境内的美国人而派遣了包括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的大型舰队到孟加拉湾。可以认为,它将以此为杠杆继续进行政治交易。
    在实现全面停火前夕,在事实上“东部”的巴基斯坦军队投降之后,美国仍旧声明美国政府的立场不变,要求停火和撤军,维护巴基斯坦国家的统一。
    据认为,美国今后将探索是否有办法把孟加拉国和西巴联系起来。
    在探索这种政治解决的方法方面,包括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的第七舰队将成为美国方面施加压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认为,这支庞大的舰队不仅被用于达到短期的目的,而且理所当然地也被赋予了这样一种意义,即极力显示美国在苏联影响增大了的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上的存在,并且强烈表明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力量。据认为,撤走舰队还需要时间。
    采取避免深追的态度,苏联在“三极之争”中占优势
    莫斯科认为,这次印巴战争完全是按照苏联和印度的安排结束的,而且由于印度取得了压倒优势的胜利,苏联在印度次大陆以美中为对手的第一次“二极之争”中,奠定了军事上外交上的优势地位。
    在克里姆林宫如此全力以赴地支持印度的背后,当然也有这样一种想法,即认为拉拢在人口上和工业上都占优势的印度更为有利。但是,也因为有着比这更重要的战略目标,即要阻止现在作为苏联的敌对势力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势力。另外,如果东巴基斯坦肯定了独立国家的体制,那么,苏联在印度次大陆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美国将不得不后退一步。
    但是,苏联今后的苦恼在于实际上如何对待巴基斯坦。可以认为,目前,将向印度作工作,使它不要进行更深入地追击。苏联一定要慎重地避免使巴基斯坦变为敌人而转向北京。由此可见,苏联在今后的政治调整阶段也将始终不渝地尊重巴基斯坦的态度。因为克里姆林宫在这一地区的长期的战略目标是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政治稳定化。在莫斯科有许多人认为根据巴基斯坦的态度,今后苏联仍可能继续提供援助。英国呼吁当事国自我克制
    西欧各国对整个战线的战斗终于结束、避免了更严重的无意义的残杀和破坏表示欢迎,同时提出解决今后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并呼吁印巴双方自我克制。
    今后最大的问题是在印巴两国开始就孟加拉国问题举行政治谈判之前,孟加拉国独立的既成事实将很快地积累起来。据传,最近,印度国内右派势力有这样一种强硬的说法,即要把孟加拉国作为“保护国”,并且抓住巴基斯坦处于军事上的劣势这一好机会,也要控制克什米尔。
    对于解决这场战争,联合国因大国利害对立已等于无能为力。但迄今一直保持沉默、注视形势的英国和法国等,可望从侧面帮助今后的印巴谈判,对政治解决孟加拉国问题作出贡献。 H3w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英《外事报道》十七日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尼克松对印度发怒》,摘要如下:
    对全世界的外交官来说,在过去一周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是,尼克松政府在开始时对印度提出了直率的指责。十二月四日,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断然说,印度对全面战争的爆发应负主要责任,接着美国取消了对印度的所有援助。
    有两个因素说明美国最初作出的反应是异常坦率的:一个是理智上的,另一个是感情上的。
    (一)访问北京。首先,尼克松极其重视他对北京的访问——现在距访问还有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据华盛顿通常可靠人士说,总统一直受他的一些顾问的主张的支配,他们认为,目前不应做任何惹怒中国人的事情。
    这种看法引起的附带的看法是:(1)白宫认为,它在印度问题上已同俄国人争论了那么长的时间,因而同莫斯科发生进一步公开的争论也没有什么关系;(2)由于印度看来肯定要占上风,因此俄国人对他们的成功将感到满意,而不会对美国的反对表示不快;(3)由于尼克松到五月份才访问莫斯科,将有时间使在印度问题上的争吵平息下去。
    (二)甘地夫人的“欺骗伎俩”。但是,说明美国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场的基本理由更加简单。据说,尼克松、白宫人员以及国务院对甘地夫人最近的行径都感到“非常生气”。
    记者们很快注意到,白宫高级发言人十二月十四日的讲话的整个意思同国务院早些时候所作的宣布的意思显然是不同的。语调既愤怒又悲伤,对印度作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的作用给予适当的赞扬;承认整个悲剧性的事件并不是一两周以前开始的,而是在今年三月开始的(这是对巴基斯坦人的一种批评);承认十二月四日可能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提出这个事件的所有实际情况。当时的意向从根本上来说是“解释和安抚”。有理由认为尼克松采取这样后退的办法也许并没有提高他的声望,但说明实际情况比对说过的不正当的或不明智的话不加纠正既体面又明智。 H3w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联合国二十二日电】从九月二十一日开会的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在今天下午三点五十分闭幕。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二十二日电】联合国大会今天选举奥地利的库尔特·瓦尔德海姆为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从而以惜别的心情欢送了缅甸的吴丹。吴丹在任职十年后将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卸任。
    在大会主席马利克主持下,代表们全体起立,瓦尔德海姆宣誓就职。在将近三小时的时间内,代表们一个接一个上台祝贺。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二十二日电】奥地利的瓦尔德海姆今天在接受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时保证以“富有想象力的和现实的”新作法继续沿着即将卸职的秘书长吴丹的道路前进。
    安理会昨天推荐瓦尔德海姆任秘书长,他今天在一百三十二个会员国的大会上当选。
    瓦尔德海姆在大会上是以鼓掌通过当选的,没有进行表决。人们站起来向他和吴丹欢呼。
    瓦尔德海姆在接受当选的讲话中说:“现在联合国已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入是在朝着普遍性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的一步,这将毫无疑问地增加联合国争取实现宪章规定的目标的能力。在这方面今后再迈出的一步将是接纳那些被分裂的国家,我希望在不太远的将来能实现这一点。”
    瓦尔德海姆接着说:“联合国应该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在这个中心,对促进为人们一致接受的国与国之间的行动规则给予应有的注意。”
    【美联社联合国二十二日电】瓦尔德海姆在今天联大闭幕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一九七一年联大会议上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这就是驱逐国民党中国及把席位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说这是“在普遍性的道路上迈了重要的一步,它无疑将提高联合国的能力”。
    他说:“朝这个方向走的下一步将是接纳处于分裂状态的国家,我希望在不太远的将来实现这一步。”
    这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看法:不久应该接纳东德和西德、北朝鲜和南朝鲜、北越和南越进入联合国。 H3w品论天涯网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二日电】题:对北京和莫斯科的访问将表明对抗局面是不能接受的
    尼克松总统认为,拟议中的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讨论将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尽管存在分歧,但是,出现可能发生武装冲突的对抗局面是不能接受的。
    尼克松说,“我们从这些会晤中可以得到的东西最多就是如此。但是这将是一一个巨大的成果。”
    尼克松是在昨天的题为《总统的一天》的特别电视节目中发表这番讲话的,在这个节目中,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约翰·钱塞勒对他提了问题。
    下面是尼克松在电视广播时关于苏联和中国的讲话全文:
    尼克松总统:我想从相当长远的角度来谈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上
    ——要从长远角度看问题,这就是,我们只要展望到本世纪末的情况,就不能说,世界上最能干的七亿人民不会发挥任何作用。从现在起二十年内,不管中国人有着那种制度的政府,他们将不仅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经济方面的最强有力的人民,如果他们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在能力,他们能够成为世界上经济方面最强有力的人民。而且毋庸说从核国家的观点来看,他们是能够列入世界三个大国之列的。现在,对美国和苏联来说,要制定限制核武器的办法(正如我们现在正设法制定的那样而且我认为在这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并说这将会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和减少核战争的危险,而在另一边又有一个在今后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内将一直在这个俱乐部之外的掌握着核武器的第三个国家,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我看来,不管谁是美国的领导人,他都应该现在就采取行动设法打破这种僵局、开始进行联系和对话。
    现在,在我看来,同他们取得和解的办法并不是去掩盖分歧,不是举止文雅等等,当然,措词应该是冷静的。我们自然会象他们那样有礼貌的,所有这类事情是不用说的。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大国之间象我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分歧那样根本的分歧是不能通过许多甜言蜜语来解决的。我们要谋求的是,我们将讨论我们的分歧,我们将发现这些分歧仍然存在,但是由于坦率地、从实际出发地和现实地讨论了这些分歧,这将意味着,双方领导人可能得出这种结论,而我认为将会得出这种结论,即,可能发生武装冲突的对抗局面是一种不能接受的选择办法。我们从这些会晤中可以得到的东西最多就是如此。但是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成果。 H3w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