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1年12月16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1-12-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朝日新闻》自联合国报道:《印度在联合国遭到孤立,'...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九日刊登了该报驻纽约特派记者松山八日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印度在联合国遭到孤立,苏联也明显地不受欢迎》,摘要如下:
    “‘一百零四票对十一票”——国际舆论对印度、巴基斯坦战争的审判,表现了印度方面处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批判之中。七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要求“立即停战、撤兵”的提案,在法律上说只不过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劝告”,而且至少在当前,印度完全没有可能服从这一决议。尽管如此,在这次的安理会和大会的辩论和表决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可以说在预测今后的国际政局方面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暗示。
    第一,清楚地出现了各国、特别是中小国家对行使军事力量的反感。由于印度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使用武力,急急忙忙地承认孟加拉国,因此,使以“联合国宪章”为最大依据的“中间派”一齐转到敌人方面去了。
    以“印度企图在东巴基斯坦建立第二个满洲国”这一猛烈的谴责(中国代表黄华语)为头一炮,印度受到了各个不结盟国家和中立的盟友的接连不断的激烈玫击。甚至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埃及也都背叛了。假使没有苏联做后盾,那就近似于在满洲事件中退出了国际联盟时的日本,处于孤立的、众叛亲离的境地。
    第二,即使是对巴基斯坦,由于它在内政上的不当,各国也都相当露骨地产生了反感和轻蔑。
    换句话说,几乎不可能出现一个企图全面帮助巴基斯坦的国家。
    第三,中小国家对大国的粗暴和无所作为的不满以及急躁情绪越来越明显了,从而到处都出现了由中小国家主动推动联合国的积极的热情。
    第四,由于中国的登场,投票的趋向和过去有明显的不同。这同中小国家和第三势力频繁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在最后阶段中国发表“因为那个决议不彻底而弃权”这样演说,那么相当多的票数就会受到影响。按照美苏的默契就可以结束一切这种一贯的形式,已不适用了。
    第五,苏联不受欢迎和没有影响也是显眼的。第三势力对于中国代表乔冠华引证“入侵捷克”事件而针锋相对地攻击社会帝国主义一事报以掌声,这种情景,对苏联来说是很痛苦的。苏联费尽了力气只搞到十一票,这对莫斯科来说,也是一个打击。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一日刊登了该报驻纽约特派记者松山十日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在联合国讲台上,中苏发生猛烈冲突》,摘要如下:
    驻联合国外交官一致认为,中苏两国代表的冲突远比印度同巴基斯坦两国互相遣责和以色列同阿拉伯各国恶言对骂要激烈得多。虽然人们对于这种情况多少有所预料,但达到如此程度则使人为之目瞪口呆。当然,中国也激烈地批判美国。但与此相比,中国代表,特别是在中苏边界争端中有着交锋经验的首席代表乔冠华对苏联的谴责是极其猛烈的。有时极力挖苦,有时在马立克发言时,哈哈大笑。背后有中小国家的支持
    中国绝对相信自己背后有众多的第三势力的支持。事实上,这种论战方法能使迄今为止为核超级大国的残暴而苦恼的中小国家感到愉快,理直气壮地进行了挑战。
    中国代表经常提出可以称做一张王牌的“入侵捷克”事件,每当这时,总是获得欧洲和非洲的中小国家的掌声。
    日本代表团甚至出了这样一种不够谨慎的笑话,说:“如果在这里替我们谈一下北方领土问题,那是值得庆幸的。”总之,在全新的期待的目光中,出现了中国向既成势力挑战的姿态。 zWp品论天涯网


    【共同社东京十四日电】题:美国总统就印巴停火提案披否决谴责苏联
    亚速尔十四日消息:正在亚速尔逗留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于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印巴立即停火、互相撤兵的提案,因苏联行使否决权而被否决一事表示严重关切,十四日拂晓由齐格勒新闻秘书举行了不寻常的记者招待会,以强硬的调子发表了谈话,谴责苏联的态度。这位新闻秘书指出,苏联这次行使否决权是无视联合国多数会员国的意见和世界舆论的批评的。
    尼克松政权已经在上周末就批评了苏联在印巴问题上的态度,再一次发表这种不寻常的谈话的意图表明,在联合国谈判解决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这个问题照现在这样搁置下去,美苏没有了靠拢的余地,那么,对预定于明年二月实行的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计划就将不能不产生极坏的影响。此间接近美国政府的人士正为此而感到担心。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十三日电】白宫立即对最近这次否决票进行谴责,并指责俄国阻挠“占压倒多数的世界舆论”。
    尼克松总统的新闻秘书齐格勒对记者说,尼克松感到“美国只能对苏联未能同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一道呼吁立即停火并从外国领土上撤出部队感到遗憾”。
    齐格勒是在尼克松同法国总统蓬皮杜举行会谈的地方亚速尔群岛的安格拉杜伊鲁伊兹穆说这番话的。他说,尼克松仍然希望能够进行安排使战争及早结束。齐格勒说,在两位总统的会谈中印巴战争占突出地位。
    据悉,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对法国外长舒曼说,“如果联合国等待巴基斯坦的局势平静下来,那么它将在那些有关的人的坟墓上来解决问题。”人们说,美国官员担心印度将在东巴被打败之后试图征服西巴。 zWp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电】(原电无发报地点和日期,本刊十四日收到)苏联副外长库兹涅佐夫在新德里同英迪拉·甘地总理和其他官员会谈后,已飞返莫斯科。一位印度发言人说,他们就这场战争交换了“看法和意见”。
    【法新社新德里十三日电】官方人士说,今天,苏联特使库兹涅佐夫和印度官员在这里讨论了有关“中国”为援助巴基斯坦而“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所传美国第七舰队在开往孟加拉湾的问题。
    但是,早些时候一位政府发言人说,印度没有得到关于第七舰队调动的任何消息。
    这里的人们认为第七舰队的部队可能开进孟加拉湾一事说明了华盛顿的恼怒,而并不是一个战略行动。
    在今天的会谈中,于昨天抵达这里的库兹涅佐夫和英·甘地总理的首席秘书p·N·哈克萨尔及外交部官员进行了磋商。
    后来,库兹涅佐夫向甘地夫人辞行。据这里的外交部说,他订于明天返回莫斯科。
    【本刊讯】新德里消息:印度《爱国者报》的特派记者十三日报道:
    英·甘地总理同苏联第一副外长库兹涅佐夫举行了五个多小时的详细会谈。
    库兹涅佐夫的会谈主要是关于新德里承认孟加拉国政府之后出现的局势,并且协调印苏就这一问题在联合国内外的政治行动。
    虽然官方发言人不肯发表评论,但是苏联代表团也可能要和孟加拉政府的代表进行接触。
    同时,观察家们认为,英·甘地在新德里举行的公众集会上激烈攻击美国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英·甘地间接地警告美国不要进行显然具有军事含义的威胁和行动。
    【德新社新德里十三日电】今天,美国第七舰队即将抵达孟加拉湾一事和北京所采取的未具体说明的“行动”加剧了这里的人们在印巴战争前途问题上的紧张心情。
    一位印度政府发言人说,”我们得知中国人正在某些方面采取的某些活动。”
    虽然印度军队距东巴首府已没有多少公里了,但是,向达卡的推进非常缓慢——这大概是由于不利的地形和巴基斯坦军队的顽强抵抗。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十四日电】国防部不愿说出北京所采取的“某些行动”是些什么,但是,军方人士说,上星期有人看到中国飞机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机场卸下军需品。 zWp品论天涯网


    【纽约时报新闻社华盛顿十二日电】(记者:韦尔斯)尼克松政府的高级官员今天在这里说,苏联似乎正在加强它在印度洋的海军力量。他们认为,这一行动是同目前的印巴危机有关的。
    有资格人士说,一艘苏联导弹舰艇——现在仍然不清楚是一艘巡洋舰还是驱逐舰——最近离开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本刊注)海军基地向南驶去。这些人士说,上个星期,一艘苏联导弹驱逐舰参加印度洋轻型特混舰队。
    据说,苏联经常在印度洋地区巡逻的水面舰只约有十二艘到十五艘,其中有些是气候和水道测量船,另外还有十艘核动力潜艇。海军专家说,过去三年中,它在那里的力量增加了一倍。
    美国在那个地区的唯一海军力量是以波斯湾巴林为基地的两艘驱逐舰和一艘经过改装的水上飞机供应船。
    传出苏联舰队调动消息的时候,正是尼克松总统下令采取一系列行动来提供政府人士所说的对巴基斯坦的“政治支持”的时候。行动之一是重返安理会,再次要求立即实现停火。据传,另一个行动是美国海军开往孟加拉湾。
    不断有消息说,巴基斯坦已要求美国运送新的军事装备,美国正在考虑这一要求,但是巴基斯坦新闻参赞予以否认。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坚持说,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昨天在参议院里,爱达荷州民主党参议员丘奇重申了这一消息。
    据说,巴基斯坦在最近几天中向友好的穆斯林国家——包括伊朗、土耳其、约旦、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亚——要求立即提供武器方面的帮助,但并不要求提供军队。前面这四个国家拥有大量的美国供应的武器。
    国务院和国防部的发言人对由“第三国”转运武器的可能性拒绝发表评论。他们说,一切政策决定都是在“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一级”作出的。这个小组的领导人是基辛格,由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中央情报局的高级代表组成。
    【美联社华盛顿十三日电】国防部不愿对有关美国特混舰队的消息发表评论,它说,谈论美国海军部队的调动是没有好处的。但是权威人士说,他们并不认为从达卡撤走美国公民的行动是美国在军事上的卷入。 zW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