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1年12月2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1-12-0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巴政府发言人说:印巴局势十分富有爆炸性 '...

    【法新社达卡三十日电】巴基斯坦司令官尼亚齐中将今天在达卡对外国记者们说,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现在存在着“总体战”的状态。他说,他的军队在东巴的几个地方面对着印度的十个师。
    尼亚齐说,印度“把一切投入了”战场,其中包括坦克、飞机和大炮。
    他说,如果印度和苏联不帮助叛乱分子,“在两周内就不会有他们的形迹了”。
    他又说,单在达卡就有大约二千名叛乱分子在活动。
    【美联社拉瓦尔品第三十日电】军方报告说,进攻设有机场的重要市镇杰索尔的印军已被击退并遭到严重伤亡。据巴基斯坦说,杰索尔市中心曾遭到印军的苏制一三○毫米远射程炮的炮击。这是巴基斯坦第一次报道这一消息。
    他们说,印军占领了位于同印度西孟加拉接壤的边境的吉班纳加尔。
    由于吉班纳加尔被占领,胁迫杰索尔的战线就扩大了。
    【合众国际社伊斯兰堡三十日电】在拉瓦尔品第,晚报《导报》说,三万军队在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的支持下发动了新的进攻,与此同时,印度国防部宣布,印度军队已受权进入东巴,这使两国之间的战争更迫近了。
    一位官方政府发言人说,在到昨天晚上为止的四十八小时内,印度军队的活动大大加剧了。
    【本刊讯】巴联社二十九日报道:官方发言人二十九日下午在这里说,巴基斯坦的外交代表不断地向他们的驻在国政府详细地说明情况。他还说,局势是十分富有爆炸性的,威胁是非常现实的。 rHb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新德里三十日电】英·甘地总理今天要求巴基斯坦军队撤离东巴,作为确保次大陆和平的条件。
    她在议会的上院说:巴基斯坦部队留在孟加拉国是对我国安全的威胁。上院的议员们一再对她的讲话发出欢呼。
    她还谴责了巴基斯坦军队在东巴的镇压行动,说:“我们不能允许在我们隔壁消灭人民。”她说:“全世界必须清楚地理解这一点。”
    她说:“听任整个一部分人民被消灭是不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那是对我们的自由和安全的威胁。
    “那是对我们所建立起来的并且正赖以生存的基础的威胁。”
    甘地夫人说,巴基斯坦军队如果撤离东巴,那就是巴基斯坦政府的一种希望和平的表示。但是她同时告诫印度人说,这场危机不会有什么奇迹般的解决办法。因为这场危机,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处于爆发公开的全面战争的边缘。
    英·甘地说,下个月对孟加拉国人民说来是事关紧要的和困难的时期,因此全国要保持团结。
    这位总理三天来第二次公开表示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干预这场危机。她说:“那样做是企图把局势的现实状况搅混。对那些正在朝这方面行动的人,印度人民不能不抱怀疑。”
    甘地夫人保证,印度对东巴解放军将给予最良好的祝愿和支持。她对此没有详谈。
    她要求国际社会,对于在巴基斯坦军队支持下把很大一部分东巴居民赶出来的行动,也应视为入侵行动。她说,难民大量流入所造成的问题已威胁到印度的安全。 rHb品论天涯网


    【纽约时报新闻社香港二十九日电】共产党中国的副总理李先念今天就印军玫入东巴一事谴责了印度,并重申,在巴基斯坦同印度的争端上,北京支持巴基斯坦。
    李主张“认真考虑”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前不久提出的印巴两国军队共同从东巴边界后撤的建议。至今为止印度仍拒绝这个建议。
    这位副总理是在阿尔巴尼亚大使罗博为庆祝共产党在阿尔巴尼亚掌权二十七周年而举行的招待会上讲这些话的。这是自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激烈的战斗开始以来共产党中国第一次公开对印巴局势发表言论。
    为了特别强调李的这些话,新华社从李的讲话中摘出了有关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在今晚新华社英文电讯中单独作为一则消息发到了香港。
    李在讲话的最后不指名地要求印度接受巴基斯坦关于双方各自后撤部队的建议。
    【法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九日电】(记者:孔帕雷)今天,当苏联政府和印度政府遭到谴责时,东欧和印度的外交官们退出了在这里举行的阿尔巴尼亚国庆招待会。
    东欧人——主要是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和东德人——在阿尔巴尼亚大使罗博谴责“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时先退出了招待会。
    当这些东欧人在聚光灯的照射下走出去的时候,出席招待会的中国人突然满面笑容,并且开始鼓掌。
    在这些东欧人走后几分钟,印度代办米希拉、他的夫人和印度武官也离开了招待会,但是,他们的退场得到慎重得多的对待,没有人拍手。
    米希拉是在中国副总理李先念谴责印度“对东巴基斯坦进行颠覆活动和军事挑衅”时率领他的一行人退场的。
    这里的观察家们认为,李先念的讲话表明中国的立场变得强硬了,人们还注意到,他在讲话中提到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除了周恩来总理在一些接见谈话中提到过之外,这是自从八月份印苏条约签订以来中国的一位领导人第一次公开提到莫斯科支持印度。
    自从目前这场危机开始以来,这也是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公开指责印度派遣军队越过边界。
    今天的这种两批人退场的事甚至对北京来说也是特殊的。在北京,直到一九六九年初,这样的事件曾是常见的。
    自从一九六九年以来,印度代表采取这种作法还是第一次。
    另一方面,苏联集团的退场几乎成了阿尔巴尼亚国庆活动中的一种仪式了。今天的庆祝活动是庆祝阿尔巴尼亚独立二十七周年。
    【合众国际社香港三十日电】(记者:史密斯)据新华社的一则消息今天报道,共产党中国要求在多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上实行停火,并且敦促这两国开始举行“和平协商”。
    李先念副总理星期一(二十九日)晚上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认为,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该由当事国双方通过和平协商求得解决,而决不应诉诸武力。”
    李是在阿尔巴尼亚驻北京大使为庆祝阿尔巴尼亚国庆而举行的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
    他指责印度在苏联的支持和鼓励下“对东巴基斯坦进行颠覆活动和军事挑衅”。
    李重申中国“坚决支持”巴基斯坦。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一直是巴基斯坦最坚强的支持者之一。 rHb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三十日电】白宫今天说,尼克松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将历时七天,重点将是同这个共产党国家的领导人进行长时间会谈。
    总统新闻秘书齐格勒说,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尼克松夫人将陪同总统在二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八日进行这次旅行。齐格勒说,这“人数很少的从事工作的一行人”除访问北京以外,还将访问杭州和上海。
    曾经安排这次中国之行的尼克松的首席外事顾问基辛格告诉在白宫采访的记者们说,没有安排明确的议程,但是尼克松同诸如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的会谈“很可能是长时间的”,而且在“性质上”说将是“没有限制的(内容广泛的)”。
    基辛格说,“每一位领导人将可随意提出”他想要提出的“任何话题”,但是他说,会谈将集中讨论双边的问题。
    至于台湾这个棘手的问题,他说毫无疑问会提出这个问题。他又说,但是美国的立场是:台湾和大陆中国最后的关系“应当通过直接谈判来解决”。
    基辛格说,尼克松的确切的旅行路线还没有确定。齐格勒说,他在前往中国途中将停留的一些地点都是在美国领土上,为的是加油和休息。
    【美联社华盛顿三十日电】基辛格今天说,在即将就尼克松总统的北京和莫斯科之行同盟国政府首脑进行的磋商中,将讨论同盟国政府有切身关系的问题。
    他说,美国的盟国都“没有把对它们可能进行的国事访问的否决权给予我们”。
    因此美国也不会把否决权给予象英国、法国、日本、西德和加拿大这样的美国盟国。
    但是基辛格强调说,这些磋商会议将设法了解哪些问题同其中每个国家有切身的利害关系。他接着说:“我们将极为认真地看待这些同它们有切身利害关系的问题。”
    他说,他预料在总统的北京之行结束以后不会再同这些政府首脑进行磋商。但是将在外交官员一级进行深入的磋商。
    他解释了为什么尼克松总统亲自去北京而不是派较低级的代表去被认为是最好的做法。他说,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属于特别的类别,需要大大改变方针才行。
    他说:“举行一次最高级会议被认为是实行这种改变的唯一办法。”
    至于在莫斯科举行的最高级会议,美国一直希望在一些问题上取得进展,据信在低级已取得足够的进展,在最高级举行一次会议可能对缓和紧张局势起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有人问到尼克松总统和国民党中国总统蒋介石举行一次会议的问题,因为在会谈中牵涉到国民党中国的利益。基辛格说:“我们很了解中华民国政府对于我们的一些活动的意见。”
    尼克松期望从他的北京之行中得到的起码的东西是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并且继续保持两国经常相互了解情况的途径。其次,总统希望不仅在政治方面而且在其他方面能够开始进行交流。
    基辛格接着说:“我们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一些很有原则的人领导的,这些人的原则同我们的原则是大不相同的。”
    在公报中不会硬说在这些问题上有一致意见,但是在另外一些问题上
    ——相对立的意识形态不发生冲突的问题上,他表示希望结果能导致进行合作。他说他不料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会接着建立任何正式的外交关系。在记者追问之下,他说,台湾的中国政府和北京的中国政府都说自己代表全中国。他接着说:“我们承认台湾的政府。”
    他说,尼克松总统到中国去不是为了改变任何现有的关系。他还说,美国的防御义务没有因尼克松的访问而受到影响。
    但是他再次强调说,美国认为台湾和北京之间的问题应当由中国人民来解决。 rH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