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1年11月2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1-11-02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参加联合国沉重打击美苏两霸 '...

英报谈苏对恢复我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态度
    《莫斯科对今后的政策感到不安》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二十七日刊登了戴维·博纳维亚二十六日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报道,题为《莫斯科对今后的政策感到不安》,摘要如下:
    在莫斯科的中国外交官员们今天兴致勃勃地接受外国同事们就联合国接纳人民共和国所致的贺辞。
    苏联将会对北京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一事表示满意,而且会审慎地指出,它从一开始起就支持这个行动。
    在俄国人的明显的满意后面,可以肯定他们对中国将在这个世界机构内部推行的政策感到有些不安:中国将如何在安理会利用它的否决权,它将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联大作为批评苏联的讲坛等等。
    苏联在中苏两国友好时期始终无法使中国取得会员国资格,并且中国最终是由于它自己的外交和同美国的和解而进入联合国的,这一切也无法使苏联的威望得到提高。
    在联大辩论中,北京大概会继续详细闸述它的关于世界分成两个部份,即两个超级大国为一方和得到中国支持的小国为另一方的理论。这种划分遭到了俄国人的坚决反对。
    中国由于它对世界的看法会谴责苏联在东欧、中东、中亚和世界其他地区推行“社会帝国主义”。它反对苏联大肆宣传的诸如西柏林问题协议这种外交行动,它支持诸如扩大欧洲共同市场(俄国人是反对这一点的)这种事态发展。
    苏联认为,联合国的工作——虽然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起着“积极平衡作用”,应该继续下去和得到发展。它将怀着激动的心情注视着中国可能企图使一些专门的国际机构变成批评苏联政策的政治辩论的讲坛。
    在过去一、二个月里,苏联报刊的反华宣传的调子时高时低,而现在再次下降了,转为采取审慎的沉默态度,而不是在尼克松总统宣布将要访问北京以后的几个星期里所采取的那种激烈攻击的态度。
    看来目前保持沉默的一个原因是俄国为了争取西方和“第三世界”的朋友而在发动外交攻势,苏联领导人最近的一系列出访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大概认为,激烈的反华宣传将会给人留下一个坏的印象。合众社说联大表决结果是美最惨重的失败
    苏联也将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
    【合众国际社纽约二十六日电】(记者:菲尔·组塞姆)不管谁胜利,国民党中国都是失败者。
    作为留在这个自己帮助建立的组织中的最后一着,蒋介石势力本来将不得不接受美国的“两个中国”方案,这个提案如获通过至少可以为他们在大会中保留一个席位。
    最后,在迹象已经很明显的时候,他们为了避免被开除的最后耻辱,就在表决以前不久退出了会场。表决以后,大陆共产党政权获得了国民党在安理会、大会和联合国其他各个机构中占据了二十六年的席位。
    美国大使布什说这是个“耻辱的时刻”。
    不管怎样,这是美国在这个一度由它主宰的世界组织中所遭到的一次最惨重的失败。
    联合国的活动将被打乱。
    这将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的邻国内,引起难以制止的事态发展,如果不是不可能制止的话。
    在日本,佐藤首相发现自己的地位越来越困难。
    现在可以预料,泰国和菲律宾等其他国家可能匆忙地自己与北京谋和。
    对美国来说,这种局势既有讽刺意味又有矛盾。
    当决定表决力量的因素转到新独立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时候,美国在联合国中的十多年来一直在下降的影响跌到了最低点。
    预料共产党中国将设法接管对“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权,以反对美国和苏联。这种可能性将会使苏联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德新社说中国进入联合国有利于中小国家
    并将对美苏垄断的裁军会议产生影响
    【德新社联合国二十九日电】(记者:费希尔)预料,北京参加联合国将对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裁军问题。
    联合国西方专家认为,首先,日内瓦二十五国裁军会议的规模和成份必然要改变,在苏联今年早些时候建议的、在将来举行的世界裁军会议上,中国多半会起重要作用。
    甚至在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严格的双边会谈中,北京也会使人感觉到它的间接影响。
    此间西方和东方的外交官们认为,在北京没有从美国和苏联那里得到某些具体的让步的情况下,北京外交官准备在日内瓦谈判中给予合作的可能性是极少的。
    日内瓦裁军会议的工作是由两个超级大国指挥的,它们共同担任联合国这个组织的主席。
    北京很可能希望改变这个会议的成份,或者要求把委员会会议移至纽约举行,由一百三十一个会员国都有代表参加在内的联合国大会第一(政治)委员会来主持。
    这种愿望如果表达出来的话,与中国关于所有会员国都参加国际裁军努力的要求将是一致的。
    在北京断然拒绝了莫斯科关于由“五个核大国”举行裁军会议的建议之后,苏联政府在今年夏天重新提出了它那搁置已久的要求举行世界范围的裁军会议的计划。
    中国关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参加讨论的说法,使观察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会赞成召开所有国家都参加的世界裁军会议。
    北京进入联合国将使安理会以及联合国大会中目前的力量结构发生变化,将使当前的两极紧张关系变成三极紧张关系。
    从将来的这种结构当中得到好处的将是那些中、小国家。 ik7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联合国三十一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通知联合国说,它希望在一百三十一个会员国的字母排列次序中按字母“C”代表中国来排。
    在这里收到的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的一个电报中这样通知了秘书长吴丹。
    这个答复澄清了在总部按字母次序排列升挂的会员国国旗中把中国国旗排在哪里的问题,以及是否由中国担任十一月份安理会主席的问题。
    在联合国大会星期一晚上表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并驱逐中华民国之前,在十五个理事国中按字母次序轮流,原本轮到波兰当主席。
    按字母“C”排列,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到明年某个时候才轮到当主席。这位代理外长没有说北京的代表团将多快抵达这里。
    他的电报只是答复吴丹星期五发出的、询问北京政府希望如何排列这个国家的次序的一项电报。简单的回答是:“CHINA,THEPEOPLE’SREPUBLICOF”。
    在上午七时收到并在几小时后在这里公布的电报说:
    “我收到了你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九日的来电。我荣幸地通知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名字的按字母次序排列问题,请按开头的英文字母C排列,即CHINA,THEPEOPLE’SREPUBLICOF。顺致最崇高的敬意,”代理外交部长姬鹏飞(签字)。
    【纽约时报新闻社联合国二十七日电】联合国的一位发言人今天说,如果北京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头的英文字母是“P”)作为它的国名,可以设想,它可能在下月出任安理会主席来开始它在联合国的事业。
    一些中国问题专家还说,北京可能宁愿坚持把自己叫做“中国”(开头的英文字母是“C”),以避免由于任何含义或者用字上的区别而削弱它对台湾以及中国其他领土的要求。 ik7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华盛顿三十日电】(记者:斯潘塞·戴维斯)驻联合国大使乔治·布什在回忆二十五日晚作出的把席位给共产党中国、把国民党中国驱逐出联合国的历史性表决时说:“那天晚上的大会情绪有些丑恶和严酷。”
    他对记者说,它超越了可能预料到的任何热烈拍手和庆祝胜利的表示。
    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比这个要丑恶……仇恨太多了……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他说,“我站起来说话,有人对我发出嘘声。美国可以忍受这一点,但是这对联合国来说是不好的。”
    他说,中华民国(台湾)的代表在联合国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侮辱,其他国家的代表抛弃了他们。
    他说,在战斗结束后,他们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尊敬,没有对他们长期的、体面的会员国地位“表示普通的礼仪”。
    他接着说,“这种情绪是尼克松总统所关心的。这使得整个联合国问题变得非常困难。”
    这是布什对这次表决作出的最强烈的表示,他原预料这次表决将有利于美国,直到差不多是唱名表决前的最后一分钟都是如此。但是布什说,毫无疑问,“有人曾向我们提出明确的保证,但是由于这一种或那一种原因而没有兑现”,他没有提具体的国家。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三十日电】(记者:丹尼尔·拉波特)美国大使布什今天说,对联合国大会决定接纳大陆中国和驱逐台湾的反应是“仇恨”,而不是“高兴”。
    这位大使会见了一批记者,同他们谈了星期一晚上联大表决的结果和导致这个结果的事件。
    布什企图分析联大在这次表决后弥漫着的情绪,只得到有限的成功。报纸的照片和电视台显示了代表们拍手和欢呼的场面。
    白宫指责这种行动“令人震惊地表现了毫不掩饰的高兴”。
    布什说,他不认为“高兴”这个字眼足以说明这种情绪。
    “联大当时的情绪不是这样。那天晚上联大的情绪是丑恶的。当时的情绪有些严酷。”
    但是布什没有办法把这种情绪完全解释清楚。
    他指出,一些代表对这样一个大国所遭到的挫败表现了明显的高兴的情绪。“但是当时的情绪超越了那种情绪”。
    布什曾经是得克萨斯州的众议员,他的父亲普雷斯科特·布什曾经当过参议员,是康涅狄格州共和党人。他说,他可以理解在取得政治上的胜利后所表现出的“兴奋情绪”。但是他说,当时的情绪是另外一种情绪。
    他说,电视新闻片没有放映的镜头是,后来当他起来讲话时对他发出的嘘声。他继续说,“仇恨太多了。”人们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说:“为什么?”停了一会儿,他最后回答说:“我不知道为什么。” ik7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