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69年3月20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毛主席语录 '...

毛主席指出:顽固派,他们总有一套计划,其计划是如何损人利己以及如何装两面派之类。但是从来的顽固派,所得的结果,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他们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 lkJ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日本《军事问题》月刊今年第一期登载新潟大学副教授汤浅赳男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现阶段的苏联战略》。摘要如下:
    苏联战略的目前阶段,大体可以说,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的。当然,在这以前,一九五三年前后就开始了关于改变战略的议论。那首先是以批判所谓斯大林的战略思想的形式出现的,问题是由塔连斯基提起的,就是说他认为:和强调靠斯大林的“天才”而制订的苏联战略思想的优越性和独创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意识形态的僵硬性相反,是否有必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姿态。
    展示战略思想的目前阶段的划时代的文章就是瓦兹上校一九五八年在《军事通报》月刊上发表的文章。他预料将来的战争的性质是这样的:即由于无限制地使用核武器,将会成为长期的残酷的歼灭战。而且必然是以两阵营的一方,当然是帝国主义阵营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以后的各种战略思想,即使多少有所修改(例如说不是长期战争而是短期战争等等……),却全都是在这个设想的基础上构成的。但是到今天为止的十年期间,以赫鲁晓夫垮台为转折点,可以分前后两期来看。
    首先是赫鲁晓夫肃清“反党集团”以后,不仅是接受了这种设想,而且是更加彻底了。他认为苏联是辽阔的大国,所以不可能因核的攻击而完全毁灭。一九六○年一月召开的最高苏维埃会议便使他的战略公式化如下:
    (一)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只有一种,即只有无限使用核武器的全面战争。
    (二)在这种战争开始的时候,侵略者能够使用导弹,在一刹那间破坏敌方的全部领域。
    (三)但是苏联能够依靠把攻击力量分散在辽阔的领土上、充实防空体制和保存报复力量的方法而取得胜利。
    (四)根据上述理由,就认为地面兵力和海面舰艇已经落后于时代。因为将来的战争不会是在国境边上进行的,所以只需要有限的一点兵力就足够了,甚至采用民兵制大概都是可能的。
    根据这样的见解,赫鲁晓夫具体地提出了裁减一百二十万兵力,其中包括官兵退伍二十五万的方案。
    然而新时代同斯大林时代不一样,指望在这个时代实行拿破仑主义的赫鲁晓夫的计划,必然会遇到在苏联的社会特权阶级内部占有巩固地位,而且能够主张自身利益的军队的反对。这方面的情况,从华沙条约军总司令科涅夫更换为格列奇科,参谋总长索科洛夫斯基更换为扎哈罗夫的事件,也可以推测出来。
    赫鲁晓夫一九六三年又一次提出依靠战略导弹而裁减传统兵力(具体地说,就是废除地面军这个军种)的方案,并于一九六四年开始实行。当然,这是不顾军方的反对而强制实行。
    苏联军的军制可以说自从建军以来大体上几乎没有改变。名义上,军事的最高负责者是最高苏维埃主席主持下的部长会议主席团,但实质上是以党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在它的领导下,苏联全军于一九五四年以后,除国家保安委员会管辖下的特种部队以外,都属国防部。而国防部内设有最高国防会议,这是在国防部长主持下,由参谋长、各军种最高司令、十名最高参谋部成员、若干名部队司令(战略空军、伞兵部队、潜艇队)组成的。
    但是关于各个军种,是经历过种种变化的。大家都知道,苏联军从一九六二年起,可以大体分为下列五个军种:
    (一)战略导弹军
    (二)防空军
    (三)地面军
    (四)空军
    (五)海军
    从上述结构中可以总结出可能发生的战略行动:(1)用战略性攻击力量消灭敌方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基础,瓦解敌方的政治、军事组织,破坏其战略进攻力量和常备兵力;(2)通过地面战斗扫荡残留的敌方兵力。这也只是进攻,防御则只限于战术性的;(3)针对敌方核武器的进攻,防御后方。这在开始战斗的局面中,是极其重要的。所有的军种在这个战略体系中,占有各自的地位,才会有它的意义。
    但是最近,苏联军中关于加强常备兵力的意义,议论纷纷。然而这种议论到底是否意味着苏联战略思想的转变?总结地说,笔者认为这种议论实质上不是新的东西。不,从美苏关系来看,反而应该说苏联完全落后了,因为尽管美国的世界战略适应新的形势,灵活地不断地提出种种新办法,但苏联战略在这十年来却一直僵化不变。只要是局部战争,苏联军作为战略的兵力,就是没有价值的(这一点,完全落后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军队)。(苏联)充实地面军可能也只不过是在镇压那些对和平共处的力量平衡进行搅乱的反官僚主义政治革命具有现实意义。固然,要镇压政治革命就不能不以击退帝国主义侵略为借口,装出左派的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赫鲁晓夫以来的“近代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之间的军事思想的分歧也不是以不同阶级、阶层的利害为基础的。两者都属于堕落的工人国家中的特权阶级的一部分即军人官僚,因此,他们的分歧也只不过是关于非斯大林化的战术路线上的差别而已。
    例如,从派系来看,今天苏联军的最高领导干部几乎全是同赫鲁晓夫紧密结合的所谓“斯大林格勒集团”的成员。这一点不可以忘记。故马利诺夫斯基、比留佐夫、扎哈罗夫、崔科夫、格列奇科、巴格拉米扬、莫斯卡连科、叶廖缅科、罗特米斯特罗夫、库利科夫、亚库鲍夫斯基、斯捷茨等国防部长、副国防部长、总司令级以上的人在一九五五年马林科夫下台以后就占着目前的地位。他们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政治委员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格勒和乌克兰有私人关系的人们。总之,据说在战时,当有必要抵抗来自莫斯科参谋总部的不正当的命令时,赫鲁晓夫曾经得到他们的忠诚和协作,因此,以后也信赖他们了。
    当然,在赫鲁晓夫垮台以后,以前被冷淡对待的莫斯科集团、列宁格勒集团、柏林集团中有些人被任用,特别是对朱可夫又重新评价,但这并不是说斯大林集团同赫鲁晓夫在军事思想上是一致了。相反,就因为他们为军事辩护,批判赫鲁晓夫,所以他们还能够继续掌握苏联军的中枢。因此很明显,他们同赫鲁晓夫以后的战略的演变在本质上没有不同的利害关系;至少,也不是比赫鲁晓夫左倾的。最适当的解释是:赫鲁晓夫作为靠神秘的魔术力量进行统治的领导人曾经想要成为同斯大林不一样的新型的拿破仑主义独裁者。而同一特权阶级对他的这种顽固表演所进行的总抗击,在当前的苏联战略中有很大的反映。
    然则今天的军方领导在苏联社会的等级组织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大家都知道,从三十年代起,苏联军官集团就在苏联割据着特权统治阶级的一角。军事人材形成了这个社会中的一个高级社会阶层。特别是从三十年代中叶以后,同资产阶级社会一样,或者比资产阶级社会更加强调军官和士兵的身份差别。在物质方面,正当人民群众忍受穷困生活的时候,他们在特殊商店中能够享受相应的优待商品;在社会上,占有自己的俱乐部、剧场、休养设施,形成一个非常排外的社会阶层。今天,这种倾向不仅没有缓和,而且在日益加强。(举一个数量方面的例子来说,目前一般士兵和元帅的工资比率是一比一百。)
    首先是在选择军事人材和教育过程中,在战时按专制制度方式创立起来的苏沃洛夫军校现在仍是名副其实的名牌学校。这里优先吸收高级军人的子弟,经过十二年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以后,同一般学生一样,升进各种培养军官的机关,但是这个军校出身的人只占全体军官中极少的一部分,他们作为高级干部的候补,形成新的半世袭阶级的中枢。这是现实。通常在资产阶级国家中都可以看到的这种共同的半世袭性、军人家庭间的通婚、在工作地点的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阶级排外性,在这个国家也出现了。(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还有应该注意的是,在新的一代军官中,除去这种出身的自豪以外,还加上苏联社会的特点,即专家的自豪。今天军队最高级领导干部大体平均六十五岁。他们有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担任指挥官的经历,这二十年来一直统治着苏联军队。但是继他们之后成为今天的中坚力量的人,都是不但没有“大清洗”的经验,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也没有的一代人,他们不仅能够更温顺地适应新时代的军事要求,而且对政治不卑不屈,因此,他们是一些所谓具有内行专家派头的人物。
    因为是这样的状况,当然党和军队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这一点从军队领导人用种种方式抵抗赫鲁晓夫的情况也足以说明了。的确,在党代表大会等党的各种机关中,军人的比率不过是百分之十左右。然而这恐怕并不意味着在决定党的政策上,军方领导人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影响。
    在今天,特别在纯军事活动的领域中,可以认为,军方的专家一般是拥有支配力量的。
    这样的力量对比关系必然的又不能不影响苏联军特有的政治委员制度。指挥官和政治委员之间的关系在苏联军的历史上是最有兴趣的问题。即使今天,国防部内的所谓总政治部是负责军队内部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教育的。但它实际上是党中央委员会在军队里的代理机关。它的首脑是不通过国防部长而向上级机关送情报的。赫鲁晓夫给朱可夫加上的“罪状”之一就是说他想要制止这个秘密警察性质的总政治部的活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尽管如此,前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也常常采取这样的态度:把军人的职业性地位置于政治控制的要求之上。特别在关于核导弹战略中的单一指挥权的争论中,这个问题更突出起来了。
    从上述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军方领导作为更加排外的,更加自信的社会势力,开始左右关于决定苏联的方向问题。然而不是说军方自己没有问题了。第一个问题是,苏联国民不关心军事的情绪增长了。
    总结起来说,这就是,苏联军完全是为堕落到同世界革命格格不入的特权阶级利益服务的暴力机器,所以已经不能要求它做出无产阶级的无私的牺牲。对于已经不再是帝国主义所包围的落后国家的俄罗斯工人国家来说,包括军方领导人在内的特权阶级只不过是寄生虫而已。这一事实在群众的眼睛里已经看得很清楚。尽管世界革命在其进程中要求依靠工人国家来对工人农民进行革命动员,但是苏联却拒绝这样做,从这样的内容上来说,苏维埃官僚是反革命的。
    从这里就产生了苏联军作为反对政治革命和世界革命、保卫特权阶级的反革命军队的作用,这种作用已经通过把坚持“文化革命”即政治革命的中国当作假想敌国以及干涉有可能燃起政治革命烈火的捷克“自由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确,在今天的苏联,反战宣传中对和平主义的即反军队主义的倾向的批判表现出一个转折。一九六五年五一节的口号向退伍军人号召:“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特别要以革命的、战斗的苏联无产阶级的传统精神教育青年!”但是恐怕谁也不会肤浅地认为这一口号就意味着积极参与世界革命。
    目的是要粉碎靠经济上的让步已经无法抑制的政治革命。没有疑问,赫鲁晓夫可能认为只有“和平共处”的虚伪宣传和拿破仑主义的杂技表演才能克服这个危机。但是军方领导阶层则认为,只要不损及他们自己的利益,就可以这样办。赫鲁晓夫垮台的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因为军方坚持美苏“和平共处,即维持现状”,决心要把反对政治革命的局部战争进行到底。然而他们仍然存在着一方面反对世界革命,而同时又寄生于世界革命的矛盾。
    因此,在世界革命的前进道路上,他们的战略必定破产。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lkJ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莫斯科十七日电】苏联的报道今天表明,在上周末同中国军队发生的边境流血冲突中,至少有六名苏联士兵,其中包括一名上校被打死。
    官方没有公布伤亡的确切数字。但是报纸上发表的许多文章都强调由于中国士兵突然发动所谓攻击而造成的困难。这些文章暗示,苏联人的损失很大。
    【路透社莫斯科十七日电】苏联报纸的报道今天透露,十五日在达曼斯基岛发生战斗时,中国入侵者打死了苏联的一名上校和至少五名士兵。
    《消息报》说,这个名叫列昂诺夫的上校——他是昨天举行的地方苏维埃选举中的一名候选人
    在率领部队对中国人进行反攻时被一颗子弹击穿心脏打死了。
    这里的观察家把一名上校出现在这个岛上看成是正在进行大规模战斗的一种迹象,虽然迄今尚未发表交战的人数或者全部的伤亡人数。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十八日电】昨天晚上苏联的消息表明,苏联人和中国共产党人星期六(十五日)为了一条无用的边界河流以团一级的兵力进行战斗。政府报纸《消息报》透露,伤亡人中有一名是陆军上校。一名陆军中校亲自率领部队在乌苏里江的小小的达曼斯基岛的周围战斗了四个小时。
    指挥官的军衔表明,俄国人把一整团的边防军和后备队——据信将近三千人——投入战斗。他们还使用了装甲车和大炮。
    俄国记者说,对这个岛进行首次攻击时,首当其冲的是苏联一支前线侦察分队,陆军中校扬辛率领的一中队四辆装甲车迅速同这个分队会合。
    这些消息说:“扬辛装甲车队从十点到十四点坚守阵地。他率领了五次进攻,在前线队伍当中到处都可见到他。”
    后来另外的后备队到了,列昂诺夫上校显然是在他们的主要反攻中被打死的。没有报道扬辛负伤。
    【路透社莫斯科十七日电】《真理报》在刊登该报驻边境地区的两名记者发回的消息时证实,在星期六(十五日)的战斗中,俄国人使用了大炮对中国阵地进行轰击。
    《真理报》的报道是这里第一次证实苏联使用了大炮,不然的话,它对以前关于战斗的消息就没有增加什么新的东西。 lkJ品论天涯网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十二日电】瑞典武装部队总司令托斯登·拉普将军今天要求政府准许派一名军官去考察中国的武装部队。
    这位将军在一封给瑞典国防部长斯文·安德逊的信中说,现在看来重新恢复和中国军事当局的接触是有价值的,主要是为了考察他们的陆海空三军的训练活动。他还说,如果中国接受这样一个访问,瑞典武装部队将准备接受在同样基础上的回访。
    一九六○年,瑞典军事代表团曾访问了中国,中国代表团在一九六三年也曾来到这里。 lkJ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