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68年5月22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0-01-01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英·甘地前往马、澳、新活动 '...

    【路透社新德里十八日电】印度总理英·甘地今晚离开这里前往马德拉斯。她将在那里呆一夜,然后便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十二天的访问。
    甘地说,某些国家(显然是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开始觉得它们是亚洲的一部分,因此亲自认识一下它们的领导人,并且讨论一下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有益的。
    这里预料英·甘地此行将导致达成一些新的关于贷款、关于新的贸易往来、技术、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新协议,但人们不认为会建立更密切的政治和军事联系。
    【路透社新德里十七日电】英
    ·甘地在同四个国家的领导人的会谈中肯定将讨论那些对亚洲有影响的重大问题,如越南战争问题(以及目前的巴黎和谈)和中国在这个地区的政策。
    【本刊讯】《印度时报》十六日报道:
    总理还打算在九、十月间对一些南美洲国家进行相当广泛的访问,而且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还对缅甸、日本和印尼进行短暂的访问。
    甘地澳大利亚之行,对印度来说,不仅在建立新亚洲的意识方面,而且为建立在这个地区的主要国家互相依赖的基础上的新的力量平衡铺平道路方面,印度能否起它的作用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亚洲现在是一个一些年轻国家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没有一名主席(或数名主席)来协调和指导各个国家分散的力量,致力于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中国周围的极其重要的新月形地区的和平和安全这个目的。
    在不放弃不结盟原则,甚至不参加有限的联盟的条件下,印度仍然能够至少是参加这个地区主要国家之间的某种外交联盟,去应付由于美国在越南的溃败,英国行将撤退和中国继续持好战态度可能在东南亚造成的气候方面起主要作用。
    甘地这次出访准备虚心地听取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领导人对于在一个一致同意的合作范围内加强东南亚各主要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可能性有什么意见,而且无论如何印度现在正在寻求更广泛的基础,以更富想像力和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制定它自己的亚洲政策。
    【美联社新加坡十九日电】印度总理英·甘地今天到达新加坡,受到了政府领导人和当地印度侨民的热烈欢迎。
    【路透社新加坡十九日电】印度总理甘地说,“我们迫切地希望实行区域合作,而这种合作的基础应当扩大,以利于我国人民”。
    甘地夫人在这里逗留两天期间将同李光耀总理会谈。 KIa品论天涯网


    印报报道,饥荒笼罩着阿萨姆邦许多地区,当局承认有大约五十万人严重缺粮,一百多万人陷于饥饿中。人民以野草根和树叶充饥,许多人由于饥饿或吃了有毒野草而死亡
    【本刊讯】《印度快报》十一日刊登一则报道,摘要如下:
    据这里收到的官方消息说,饥荒的魔影笼罩着加罗山区,戈阿尔帕拉,德让和北卡姆鲁普县广大地区。
    虽然一位政府发言人强调地否认了饿死人的消息,可是这里得到的非官方消息继续说明,如果不是实际由于饥饿而死的话,由于营养不良或者因为吃野草根和树叶而得胃病造成了一些死亡。
    官方人士承认,大约五十万人严重缺粮,有人并不排除一些人多日没有吃粮食的可能性,虽然非官方消息继续说,在遭受旱灾的阿萨姆邦大部分地区有一百多万人生活在近乎饥饿的状况下。
    【本刊讯】印《爱国者报》七日报道:
    在饥荒深重的卡姆鲁普县的卡马普尔和兰吉亚地区至少有七万五千人在上个月一星期也没有饱餐过一顿。他们之中大部份靠野草根和野草过活。
    村民们报告有三起饿死事件——四月二十四日在巴莱斯科纳村一个七岁的小孩,四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八日在卡尔马尼一个六十岁的农民和一个六岁的女孩子。他们是吃了同野草根和野草煮在一起的食物而死的。 KIa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印度《联系》周刊四月二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失业的技师仍然在挨家敲门,不是为了寻找他们受过训练的工作,而是寻找能使他们活命的任何工作。《联邦》周刊的记者在一些主要邦所作的调查表明,形势正在很快地发展到爆发点。
    没有统计数字:这个情况最糟的一点是,没有人精确地知道,目前有多少工科毕业生和持有毕业文凭的人失业。事实是,只不过有百分之十的失业技师在职业介绍所登了记。但是,意味深长的是,没有人把失业技师人数估计在二万人以下。
    矿业和冶金部高级工业顾问哈里·布尚上月在德里的一次讨论中估计人数在二万至四万之间。如果研究一下各邦的形势的话,会有一种更清楚的了解。
    例如,据估计,在旁遮普几乎有三千名技师失业。
    在一九六七年底,在北方邦大约有七百五十名毕业的技师和二千四百二十八名持有毕业文凭者失业。
    寻找工作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在比哈尔邦有一些大型的国营和私营工业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所雇用的各类技术人员至少比邦政府所雇用的多百分之五十。尽管如此,在比哈尔有二千多名工科毕业生、三千五百名持有毕业文凭者以及在印度工艺学院受过训练的约九千人员失业。
    在中央邦,六百名工科毕业生和一千八百名持有毕业文凭者正在寻找工作。在迈索尔,二者的数目分别为二千名和五千名。该邦在一九五七年毕业的一千二百名工科毕业生只有二十名获得工作。据大体上的估计,在马德拉斯有二千六百名工科毕业生和五千二百名持毕业文凭者失业。在受教育者的失业现象达到危险比例的喀拉拉邦,寻找工作的工科毕业生数目是大约一千三百名,持文凭者是六千名。西孟加拉邦政府官员没有关于技术员失业人数的任何数字。但是,一般认为数字是相当高的。
    当今年考试结束时,情况将变得更坏。
    人们提出了许多理由来解释这种危险,据说主要的原因是经济的肖条。
    没有为吸收外国技术作出相应安排而与外资合作只能导致技术殖民主义。这种令人遗憾的趋向导致了技术人员无人需要的状况。
    中央政府为解决这个议论纷纷的问题而采取的唯一具体步骤是消极的。联邦教育部最近指示邦政府把工学院和工专学校招收的学生人数减少百分之三十。 KIa品论天涯网


    北美大陆上的殖民者的经济,一向被控制在英国的手中。到了前者急切要求发展,后者坚持限制扼杀的时刻,双方的经济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先有抗捐,后有烧茶,纽约和波斯顿发生血案,北美的独立战争爆发了。
    这一场战争前后打了六年,最后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赢了独立。在这六年里,美国黑人和奴隶的立场如何呢?
    他们是火热而积极地投入战争里的。这是因为,不管是少数已获自由的黑人也好,多数尚被奴役的奴隶也好,都或多或少地认识到革命使他们有了新的机会。所以,在战争爆发前的公开斗争中,第一个被杀害的是个黑人,就绝非偶然。
    事情发生在波斯顿,黑人海员阿塔克斯,率领一群工人到旧砖教堂向英国人抗议伦敦的高压命令,为英兵开枪毙死。这一场波斯顿血案,就是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新的革命政府对于黑人的态度曾经摇摆不定。最初有人主张吸收黑人入伍,解放奴隶,武装奴隶,但却有很多人反对,这里面就包括本身就是种植园主的华盛顿。一直到了战争后期,英军压力越来越大。华盛顿才收回成命,同意自由的黑人可以服兵役。在另一方面,英国也并没有对逃过去的黑人奴隶给予解放的希望。黑人在这场战争中所占的比重,于是完全倒向华盛顿这方面来,而且占了部队人数相当大的比重。
    黑人士兵在革命战争中作战勇敢,打得十分出色。传说中的一名女扮男装、在大陆军第四团作战达十七个月的英雄人物,据说也是黑人。一般的黑人对于革命也是大力支援的。据黑人歌王罗伯逊在自传中说,华盛顿在纽约被英军打败之后,驻军富治谷,在那困难的时刻,罗伯逊的外曾祖——一个黑人面包师,运送了大量的面包慰问,而华盛顿曾向他深致谢意。
    在革命中表现了立场和表现出能力的黑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人认为并且觉得,奴隶制度已经陈腐不堪,看样子,独立战争胜利之后,这种制度就会消灭了。这一意见,显然还没有认清独立战争的本质。
    不容否认,这场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战争之后,既然是资产阶级当权,就必定以他的本身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基点。因此,黑人奴隶虽然看到革命是他们获得新生的机会,却没有看到革命以后的新国家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新社会。
    事实果然如此,革命以后的费城制宪会议,完全是商人和种植园主所操纵,他们绝不会考虑农人、工人、黑人、印地安人的任何政治利益。
    黑人和奴隶虽然在独立战争中尽了力量,但是偏偏遭到过河抽板的对待。制宪会议不但没有解放他们,却把奴隶制度写在新宪法里,因而使得在南部的黑人奴隶更加受到法律上的束缚。
    新的土地法的前提精神也一样是默认奴隶制度的。在参加开国工作的代表们看来,黑奴不过是一种财产,因此,基本上应该受到管制财产的法律来分配,没有什么民权问题存在。《联邦党人》的作者甚至夸耀说,“联邦宪法在我们的奴隶问题上作了十分妥善的决定,它把他们看作兼具有人和财产的混合性质。”
    正是这一种概念作祟,美国的黑人早从二百年前起,就被剥夺了正当的权益,而直到今天,仍没有获得平等的待遇。
    除此之外,制宪会议又作出了另一项直到今天还存在着不良影响的决定。它根据种植园主的要求,同意各州有权自行规定有关黑奴的法规。从此,种植园主和奴隶主就在州权的旗帜下,制订了无数条极其荒谬、令人发指的践踏黑人的条例。这些条例和其后派生出来的条例,直到现在还是种族歧视主义者阻拦和破坏美国黑人运动的挡箭牌。这些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条例,在后面的篇章里再加以介绍。
    总而言之,黑奴经历和参加了一场战争,付出了流血的代价,为美国的开国作出了他们的贡献;所换来的却是希望变成失望,旧枷锁变成了新枷锁。国家独立了,而他们却仍然不能直立起来,于是,新的反抗开始了。 KIa品论天涯网


在印度反动政府的残酷压榨下,人民终年不得温饱。这是一些骨瘦如柴,饥饿待食的印度农民。(原载美《纽约时报杂志》) KIa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