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日本德间书店今年一月二十日出版了寺尾五郎写的一本书,题目是《林彪的作战》。这本书大约有九万字,由十四章组成。这十四章的标题是:序章《奇异的领导人》。第一章《经历》。第二章《十八岁的青年军官》。第三章《井冈山的常胜将军》。第四章《长征——攻占泸定桥之战》。第五章《首级悬赏十万元》。第六章《打败了无敌日本军的平型关战斗》。第七章《第四野战军解放东北之战》。第八章《朝鲜战争与林彪》。第九章《元帅的自我否定》。第十章《和红卫兵在一起》。第十一章《林彪的思想》。第十二章《不喜欢林彪的人》。终章《日本人应该怎样认识》。本书还全文译载了林副主席的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作为附录。现将本书中的一些章节摘要刊登如下(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序章奇异的领导人
    林彪,对于我们日本人来说,是一位难以理解的人物。
    很早很早的时候起,就流传着“常胜将军林彪”、“永生不死的猛将林彪”的故事。
    林彪,在过去几个决定性的时期,赶走了几十万强敌,或者包围歼灭之,“疾如风,掠似火”,连战连胜。就是他,在三十年前抗日战争的初期,率领手持劣等武器的农民兵,给了迫临平型关的日本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以毁灭性的打击,使全中国人民燃起了胜利的信心。
    林彪,指挥激励几万官兵,号令三军整齐动作,“动则如山倒,静则如林立”。
    林彪,自一九六六年夏季起,从天安门上号令几百万红卫兵,推进了震撼世界的文化大革命,成了领导中国七亿人民的第二号领导人。第九章元帅的自我否定
    林彪就任国防部长以后抓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军队的政治教育,学习毛泽东思想运动。林彪绝口不谈“正规化”、“现代化”和“向苏联学习”,而专心致志地搞“突出政治”,抓“群众路线”。
    到一九六○年,以军委扩大会议为开端,在林彪的倡议和领导下,(解放军)新作风一个接一个出现。林彪提倡开展“三八作风”运动、“四个第一”运动和“四好连队”运动。
    就是这样,林彪把二百五十万解放军建设成了一个模范集体,充作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在这一规模宏大的改造思想、改造人的运动中,解放军里涌现出了雷锋、王杰、刘英俊、欧阳海等属于全中国的模范。
    解放军在中国的群众团体中,是最先进的、最坚定的核心集团。这个解放军,通过每年新兵入伍和老兵复员的循环,把它的影响扩大到了整个社会。
    林彪终于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革命集团。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不断前进。他要一个也不剩地肃清解放军中的修正主义温床以及向资本主义复辟的因素。他要走“彻底无产阶级化、彻底战斗化的道路”。他认为,不能走苏联军队所走的道路。
    军衔制是军队里修正主义的温床之一。十年来,它极大地妨碍了全军的思想改造、人的改造。林彪多次召开全军工作干部会议,到一九六四年交给全军讨论,终于在一九六五年五月废除了军衔制。林彪亲自摘掉自己的元帅领章。从此,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支无军衔等级的军队。可以说,这是现时人类所做到的最高度的民主,最高级的人与人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废除军衔制,是继人民公社创建之后的又一个巨大成就、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可以说,废除一个已经掌权十六年、实行了正规化的军队的军衔,是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性的措施。
    这样,林彪建立了世界上最革命的军队。
    回首往事,可以说,在林彪担任国防部长的六年里,元帅林彪一直在努力否定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士兵。可以说,他每一天都在革自己的命,每一天都处于全军革命化的历程中。这样一支解放军充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先锋,自然就是天经地义的。第十章和红卫兵在一起
    林彪这几年里埋头进行的工作就是,“使解放军全体官兵彻底实现无产阶级化,改造他们的灵魂,造就足以让全中国人民学习的模范,形成前进的核心”。他认为,为了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全体人民必须跟着解放军走。如同过去长征途中全军靠了林彪指挥下的第一军第一师第四连确保泸定桥而跟着渡过大渡河那样,现在,也可以说,林彪用他指挥的人民解放军,建立了文化大革命的突破口,确保了文化大革命的“泸定桥”。
    林彪早在七年前就预想过,并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开展一个象今天在中国进行的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思想改造运动。
    不仅林彪是这样。毛泽东也早在九年前的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二日提出了“文化大革命八项原则”(指《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刊注)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作为同修正主义的斗争,一直是有意识有目的地作了准备的。
    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有意识地进行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克服了天灾和外灾,使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更加中国化,更加适应中国的实际,从而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革新和进步,而且终于成功地进行了四次核试验。
    那些要为跟不上这种不断前进、连续革新的步伐的干部和跟不上这种步伐的事找到合理根据,因循守旧,拿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去命令群众“停止前进”的“党内当权派”,自然就成了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对象”。
    红卫兵的登上舞台并非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可以说,目前正在中国进行的文化大革命,正开辟着建设社会主义征途上的一个崭新的境界。那就是,不是用“物质刺激”去鼓励人前进,不是用物欲去引诱人,而是改变人心,纯洁其灵魂,使人从心灵深处迸发出要干的火花,向着未来阔步前进。它正要在这个土地上缔造出迄今没有见到过的崭新的人。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令人拍手称快的行动,是古往今来从没有人做过的大试验。
    文化大革命的主力是人民。如同汹涌澎湃的波涛般地行动起来的是七亿群众。被揪出来的是一些党的干部。坚定地站起来的是下级。东跑西窜的是上级。正因为这样,出席十一月十日第七次红卫兵大会的毛泽东高呼一声:“人民万岁!”这一句话有千钧之重。
    但是,如果从国际的观点来看,那么,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好象是在作好了要遭到一定的暂时孤立的精神准备之后进行的。
    然而,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一点也不孤立。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中,支持中国的人并没有减少,甚至在联合国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也在与年俱增。
    但是,夸张地说,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着中国,中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这种情况和从前红军杀开血路,踏上长征的道路之前的情况相似。
    的确打个比方说,中国现在正要在国际上进行一次长征。它迎着帝国主义的汹涌波涛,溅着修正主义的浪花,向前向前。毛泽东把着舵,掌握航行,林彪则拼全力敲响着警钟。第十一章林彪的思想
    纵观林彪四十年的斗争生涯,自然就会明了林彪的思想是什么。并不存在什么林彪思想这一特别的体系。林彪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忠实继承,就是毛泽东思想本身。
    但是,林彪有林彪的特点。
    林彪的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彻底的重视人的思想。那就是“以人为基本财富的彻底的信任群众的思想”,就是这样的思想:物和人相比较,人占第一位;技术和人相比较,人占第一位;原子弹的威力和人的伟大因素相比较,人的伟大因素第一。
    那就是彻底发扬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并且给予信任,加以依靠的思想,就是认为人的变化、成长和发展是无限的思想,就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为基本点的思想。
    尊重人,并不是娇宠人,而是对人提出许多布望和严格的要求。就是对领导人也要求他“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的思想。
    这是彻底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突出人的因素,必然就会把群众放在第一位。
    林彪的人民战争论,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加强人民的力量。”
    林彪的思想,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的思想。革命家和官僚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贯彻这个思想。
    林彪的思想,就是在一切运动中把人与人的关系置于第一位的思想。就是把不断地改善和变革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上下关系、先进和落后的关系、朋友同事间的关系当作团结和前进的动力的思想。
    林彪说,了不起的人与人的关系会产生了不起的力量。他主张,即使眼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但是,如果建立起了不起的人与人的关系,建立起了不起的民族关系,把帝国主义包围起来,就会造成能够歼灭帝国主义的力量。
    如果立足于毛泽东的“矛盾论”——“内部矛盾论”,其归结必然是这样的。而处理、变革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政治,就是思想。
    林彪的思想的第二个特点,是彻底的突出政治的思想。就是靠政治思想发动群众的思想。不是军事第一主义,而是政治第一主义。就是要靠政治和思想,使人们确立目标,持有勇气,使人们团结合作,使人们怀着乐观和自豪的心情突破困难,使人们自觉地努力的思想。(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因此,按照林彪的倡议展开的争取
    “四个第一”的运动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点内容载明:
    “各种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政治工作第一;
    “政治工作中事务性、行政性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关系,思想工作第一;
    “思想工作中书本思想和活的思想的关系,活的思想第一。”
    林彪经常使用“奇迹”、“无限的力量”之类乍看起来不科学的语言。但是,他既不是相信奇迹,也不是等待奇迹。他对政治和思想的力量的信任,就通过“奇迹”这个词表现了出来。
    林彪还经常使用“思想”和“灵魂”之类乍看起来是宗教的、唯心的语言。但是,他既不是宗教徒,又不是唯心论者。“思想”是物质的最高形态。有人说,“物”和“思想”两者,
    “物”重要,是根本性的。这并不是唯物论。应该说,这是机械论。
    林彪八月十八日在北京天安门上向以红卫兵为中心的百万群众号召: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消灭资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改造人的灵魂,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挖掉修正主义根子,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林彪的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他不从“教条”出发,而从“实际”出发。他非但从来不从理想空论出发,而且不从权威的论点出发。他从中国的实际、世界的实际出发。
    他的思想,是在中国依靠战斗的农民的思想,在世界依靠战斗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思想。
    这是他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坚定不移的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林彪是个经验主义者。对于为经验所证实的真理,他是毫不动摇地信仰的。他把自己的经验向全世界推广。
    “从全世界范围看问题,如果说北美、西欧是‘世界的城市’,那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就是‘世界的农村’。……今天的世界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势。”(《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这个提示和设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个设想,不是从图表化了的概念出发,而是要和现实生活中最受苦的多数人一道前进的思想。
    林彪的思想的第四个特点,是暴力革命的思想。
    就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便某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比较温和的统治政策,即便某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只拥有比较软弱的暴力统治的组织(军队、警察、监狱等),本质上都没有什么不同。具体地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暴力革命,那是另外的问题,但不把革命的本质认作是暴力革命的人就是假革命——这就是林彪的思想。他写道:
    “归根到底,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武装侵略和武装镇压面前,敢不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敢不敢进行人民战争,这是敢不敢革命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测定真革命还是假革命、真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是假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灵验的试金石。”(《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在林彪来说,暴力革命的问题,不是革命的形态论或者是战略、政策、手段的问题,而是思想的问题。
    可以被认为是林彪的思想的特点的这一切,都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东西。它就是一九三五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本身,就是毛泽东思想本身。林彪的思想,是中国革命本身历史的必然产物。林彪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林彪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彻彻底底的毛泽东思想。第十二章不喜欢林彪的人
    对于毛泽东、林彪领导的文化大革命,在我国有不少批判。为了明确问题,举其中一个典型来说。拿曾经是日共领导人之一、目前被视为苏联派的志贺义雄的看法来看一看。他写过一篇叫
    《批判文化大革命》(登在《周刊朝日》杂志一九六六年十月十五日号上),说人们对文化大革命提出“严厉的批判”,批判它“‘使共产主义成了世界的笑料’,也是理所当然的”。其论据有四点:
    一、军队、红卫兵这样的群众批判党组织是错误的;
    二、对毛泽东个人崇拜是错误的;
    三、破坏文物是错误的;
    四、不合理地扩大中国的革命经验并把它强加给别国是错误的。
    第一个问题。依了志贺的想法,就会是党外和群众完全不能批判党组织或者是党组织的一部分人。
    目前正在中国出现的社会现象是
    “革命”。而革命,总是由群众进行的。革命家理应帮助他们,领导他们。党组织如果能够领导革命,就要和群众一道干革命。党组织如果不再是革命的了,革命群众就要越过(有时是粉碎)党组织进行革命。
    按志贺那样去想,群众只能按党组织的命令行事。即使党组织犯了错误,群众在党组织本身察觉错误并加以纠正以前,应当规规矩矩地等待,要是错误被纠正,又应当跟着党组织后面走,不这么办,便是越轨的盲动。这里根本没有一丝一毫“放手发动群众”(毛泽东)的想法。
    顺便说一句,志贺不认为中国的“军队”是革命群众,而把它看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军方”一样,这完全犯了起码的错误。
    第二个问题。志贺批判说,对毛泽东个人崇拜是错误的。
    这种看法在我国知识分子中间似乎也是相当流行的。但问题是:在中国的历史现实中,毛泽东是不是一位值得中国人民崇拜的人物?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是不是值得中国人民信仰的思想?问题在于崇拜的内容。
    志贺没有提出任何根据,却说个人崇拜是不行的。因为有这种习气,所以志贺之流的人就迷信发达的生产力,迷信物质,迷信那个迷信这些东西的赫鲁晓夫。人,不论是谁,必定崇拜某个人。不能崇拜别人的人,是崇拜自己的人。“反对个人崇拜”这句话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人民赞颂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万分赞颂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毛泽东个人,那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合不合志贺的心意,那是志贺的自由。但志贺说中国人民无限喜爱毛泽东思想是错误的,就简直是岂有此理。
    第三个问题。志贺批判说,红卫兵等破坏文物是错误的。
    这里,志贺已经堕落成为散布毫无事实根据的谎言的造谣家了。据冷静的旅行者报告,文物完全得到了保护。日本报纸所报道的红卫兵破坏了某地寺庙里的佛像的事实,好象是有的。但是,那些被破坏的佛像之类的东西,几乎全是些同文物无关的怪里怪气的泥塑木雕。
    在日本各地,还保存着什么“皇纪二千六百年纪念碑”、什么刻有“大东亚共荣圈万岁”的东西。这一类东西本来就是应该弄掉的。
    那些把红卫兵的举动视为异端,顽固地认为文物被破坏了,文化大革命只不过是更改名称的想法,是那些把共产主义视作痴心妄想的小资产阶级旧文化人的感觉。
    第四个问题。上述三点志贺所说的错误,正是对林彪的设想的批判。
    一九六五年夏季,林彪发表文章以后,他的“人民战争论”受到了全世界的注意。在日本革新势力的一部分中间,也有人认为“这是强加于人,无视现实,要使日本也搞起农村暴动。”果真是这样吗?
    林彪的看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农村可以大干特干,死抱住城市不放死路一条。”这个设想有什么“冒险”、“极左”的地方?
    对这一些,如果采取是事实就承认的态度,那么就可以知道,它根本不是“不合理地扩大中国革命的经验”,而只是正确的普遍推广。
    林彪作了比喻性地“分类”,说:“从全世界范围看问题,如果说北美、西欧是‘世界的城市’,那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就是‘世界的农村’。’
    志贺是反对这个分类吗?要么是认为亚马逊河流域、丛林地带是“世界的城市”,而花花世界巴黎倒是“世界的农村”吗?
    因此,林彪作出结论说:
    “今天的世界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势。”
    这整个设想中,有什么“强加给别国”的地方呢?
    吵吵嚷嚷说林彪的这个设想是“强加于人”的志贺之流,实际上是企图把“和平革命和结构改革”强加给林彪。终章日本人应怎样认识
    在日本,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企图贬低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的倾向。
    实际上,毛泽东思想是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思想。它给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新局面,无限地扩大了民族解放斗争,对人类和社会的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作出了深远的思考。
    毛泽东思想现在正使社会主义在大地上以其本来面目得以实现。
    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毛泽东思想给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列宁逝世以后,作为一种思想甚至出现了停滞和修正的现象——带来了符合于新时代的新生命,使它更加深刻,更加丰富和更加强大了。毛泽东思想是世界历史的主要舞台由欧洲转移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东风”的思想。列宁曾经说过“先进的亚洲,落后的欧洲”这样一句话。毛泽东则说:“东风压倒西风。”这一句话,在更加宏伟的思想体系上以充满诗意的语言阐发了列宁的这个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斗争中的全体人民来说,是犹如太阳一般的思想。正因为这样,如果要使欧洲不致于落后于世界的步伐,就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当作火炬。因此,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全世界一切斗争中的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毛泽东思想,是那些企图千方百计阻挡群众奋起斗争的人要拼命加以扑灭的明灯。
    这样地评价毛泽东思想,这样地评价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决不是追随外国,也不是事大主义。
    我们日本人这样地评价毛泽东思想,既不是日本人原封不动地输入中国目前的政策,又不是囫囵吞枣,也不是猢狲学人样。
    毛泽东思想的一个伟大的地方,就是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在于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了中国的实际,开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普遍适用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实际的道路。我们日本人应当向毛泽东思想学习的一点,就是它的创造的态度和方法,是应该使之适应于日本的实际的思考方法。要停止模仿外国的一举一动,要依靠本国的群众,要依靠本国的革命传统——这正是毛泽东思想告诉我们的。
    但是,这丝毫也不等于说,毛泽东思想是仅仅适用于中国的、中国式的特殊思想,对全世界没有普遍意义。
    毛泽东思想正是依托着它是中国式的这一点而取得了适用于全世界的普遍意义。就象恩格斯通过《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列宁通过《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论世界那样,毛泽东是通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世界的。
    我们日本人应当向林彪学习的一点,是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毛泽东思想的态度。
    毛、林的这种坚决、严肃、果断的态度,对于暧昧主义者来说,自然就是可怕的、难于接近的、令人生畏的东西。凡属原则的东西,都是严肃的东西。它会让人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而那些嘀咕什么中国的“大国主义”,发出哀鸣的人,都是会感到这压力的。
    毛泽东思想已经渗透到了整个中国社会,已经渗透到了担负着下一代的重任的少年,已经渗透到了七亿中国人民的心灵深处。
    现在可以明白地说,文化大革命的前一半已经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完成了。近几年来,中国在战胜天灾和外灾的过程中,更加清楚了过渡时期的阶级矛盾,更加认识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更加无可动摇地证实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中国彻底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同修正主义全面对抗,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今后文化大革命的后一半的任务就是,怎么样去创造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
    林彪是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先驱,迄今一贯站在文化大革命的前线进行指挥。在文化大革命的后半期,林彪将怎样活动?随着林彪的活动,中国将实现什么样的改变和发展?我们想以巨大的期待和兴趣加以注视。
参考消息日期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