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张辰宇团队2011-9-20发表的“微小核糖核酸”研究报告,给了我们一个极端重要的启示:转基因技术产品无毒也可以有害。陈君石院士所谓“转基因食品不含有毒物质、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这种言论,不是知识过分陈旧,就是动机有问题,甚至可能更糟糕。[1]
过去所说的有毒无毒,是针对常规农业产品、常规食品而言的,包括的内容有:食料腐烂变质、化学类添加剂超标准添加等,由此导致的食品有毒有害。但是,常规食品安全范畴中的一切问题因子,和转基因技术的产品都无关,在这一点上,上引陈君石院士的言论是不错的。转基因农产品已经被发现的问题是:营养成分改变、外源转基因片段不能降解或无法消除、出现新的未知蛋白质成分(但毒性未知、没有定义和归类),以及配套使用的有害农业化学物质超量残留(如除草剂草甘膦)。
这些问题已经够严重了,但是还有更严重问题——我们过去完全不了解的、全新的问题。
南京大学2011年6月20日发表的研究成果[2],大约可以这样概括:植物性食品中独有的一类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分子量极小、性质极稳定,被实验证明能够通过消化道直接进入哺乳动物和人体、进入血液,迅速结合于目标器官的细胞,并参与调控人体生理过程。例如大米中特有的一种mRNA,编号为M IR168a,在以大米为主食的人体血液中被发现,并以较高的浓度存在,它的功能被发现为调控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液中被清除的速度。
其实,植物中的微小核糖核酸与动物和人体的直接关联,可能就是千万年以来,人类和生物性食品物种在基因水平上一直都保持着的生物信息交流,也是人类与作为食品的生物体共同进化、相互适应的一个科学证明,只是过去我们无法证明而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古老的经验判断,可能也会据此得到科学的解释。
但是,微小核糖核酸能够直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个发现,把转基因生物武器的“发射”问题很轻易地解决了。基因武器的“弹头”,可以设想为针对靶标基因的特定的DNA序列(基因或基因组)。这个弹头DNA(基因片段)的设计,包括转录序列(转录出微小RNA),,也包括启动子在内的其他基因结构部件。下一个问题是“发射”。要让某种RNA完成对靶基因的攻击任务,还必须要求这种RNA能够顺利地侵入靶基因所在的组织细胞。对微小核糖核酸的发现,解决了基因武器的发射困难——用微小核糖核酸作为基因弹头的载体,植入或插入农作物,开发成食物农作物品种,推广种植商业化,给目标人群吃下去,就行了。在食品农作物上做这样的基因改造,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困难——由于微小核糖核酸只需要十几到二十几个核苷酸,因此,不仅转录序列设计简单,而且人工合成也很容易。
现在,只要能实现这种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投放,引导目标消费者群体食用,一场基因战争可能就打完了。
转基因食品“无毒也可以有害”的道理,深藏在生命科学中。简单地说,如果细胞中出现了一段与某种正常的mRNA碱基排列顺序相反的一段单链的RNA(反义RNA),那么这段反义RNA就会按照碱基对接原则,与mRNA相互吸引而成为双链RNA[3]。这种变化,形象地说,相当于原来正常的mRNA被另外一段反义RNA“抱住”;在这里所需要的,仅仅是一段可以有效“抱住”目标人群的特定mRNA的微小核糖核酸。——“抱住”的后果,就是再也无法进行“翻译”、再也不能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包含了这样的mRNA的转基因新技术产品食品,也许的确可以按照常规食品毒性的原则,“合理”地归入“无毒”一类,因为用基因工程完成的创新,确实没有造成任何有毒物质——即按照常规理解的有毒物质,或者任何有毒有害物质,诚如陈君石院士所言。它仅仅造成了一种微小的“反向mRNA”,它的功能也不是直接产生任何明显的毒害,而是“抱住”目标人群体内的某种目标RNA,使相应的某些功能不能表达,如导致发育迟缓、丧失生殖能力,等等。[4]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既可以是制药,更可以是生物武器——前景很可怕。
“食物通过肠道微生物影响人体的健康或疾病——这个领域现在已是研究热点”。[5]在这里,我们又回到了上面所说,科学技术应用对社会的第一类风险:科学原理不完善。资本推动的、急功近利的技术开发,被利益集团主导的技术应用和安全性评价——为了这一切,必须首先把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踩在脚下,否则就真的是被束缚住了开发的手脚;在这种大局势下,能够抢先一步占领技术高地的集团,必定是能够突破一切安全性要求的束缚、无需为灾难性后果承担责任的大公司,如孟山都,它背后必须有一个老布什总统那样的守护者,要把一个不合理的合法性亲自拱手相送。
在这种大局势下,转基因新技术产品的安全性保证,就变成了一种永远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如果保证公众食品安全和长远健康是我们的底线,那么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禁止这种所谓的转基因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禁止转基因食品在任何虚假的安全性借口下上市。不是只禁一时,而是要禁永远——因为转基因技术安全使用的理论基础现在还不存在。那么在可见的、或者很久远的未来,这理论基础是否会出现呢?现在看起来,希望很渺茫。
[1] 陈君石:转基因食品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人民网记者 冯华,2010年03月01日18:50 来源:人民网;陈君石院士后来在多个场合重复过这个看法,直到不久之前他还在这样讲。
[2] 见:http://chinese.eurekalert.org/zh/pub_releases/2011-09/aaft-wan091411.php ,另见:Exogenous plant MIR168a 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 http://t.cn/adN1lT。
[3] RNA原本是单链的,变成双链就会失去功能,相当于被中和了。
[4] 本节关于基因武器发射机理的内容,主要来自易里:“microRNA精确攻击基因武器呼之欲出”,见: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109/264674.html。在此向易里先生致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