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深圳痛经假经确诊可休1到2天”引发热议,冲上热搜榜第一。
其实,痛经假概念其实由来已久,1993年颁布的《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就已指出,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确诊后,月经期间可适当给予1至2天的休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北京、上海、陕西、山西、安徽等10余个省份,在地方性规定中依然保留了女性劳动者的这一权益,然而现实中的落实那就一言难尽了。
痛经假的出现到近乎消亡,随着劳动者权益一起涨落,这里暂且不论。
全网最会跟进热点、掌握了流量密码的某蓝微闻风而动,马上跟进,在一条微博下面连带两个话题“痛经与和冷水没有直接关系”、“多喝热水少喝冰水真的健康吗”。
这两个话题也是互联网上的老话题了,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有人拿出来炒上一炒。
之后,一堆媒体发了不少类似的话题,更有一大堆蓝V转发了上面的那个视频。
这也算得上是流量的群聚效应了。
网上的声音,形成了明显对立的两极。一类是学到了赶快转或对极了自己一直喝冰水也没啥事;另一类则是,从个体的经验来说,的确能感觉到痛经时喝热水有用,也能感觉到经前那月吃寒凉容易导致痛经。
前者,还老用科学来说事,蹭热度蓝V的视频中就针对性的提出,“'但'在西方医学中却,几乎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冷水对身体或消化系统有害”。
有意思的是,转发区以学到了快转的居多,评论区虽然博主进行了精选,但是高赞回答确是相反的个体体验占上风。
从个体经验而言,的确存在长期喝冰水也没啥事的人,但同样存在喝了冰水身体会立马起负向反应的人,或者一段时间喝冰水没事但过了某个节点之后身体出现症状的人。
面对两种情形,直接断言只要水质洁净,热水与冰水一样,未免有点太武断了。
还有,强调并提醒65°C以上的热水对身体有害,这本没错,不过,一般人可真吃不下这么高温度的东西。在相关话题下,每次类似的提醒,最终其实还是混淆了与人体体温相近的温热水与烫水进入人体时的本质区别。该视频配图甚至直接将100°C沸水等同于热水,这就有点过分了。
关于喝冰水,其实这个夏天高温期间,央视网也发过相关信息:从很热环境到很冰环境,会导致心脏上冠状动脉的血管痉挛,长时间痉挛会导致心源性心梗。所以冰饮料不是高温作业或激烈运动后的首选,哪怕真要喝也得小口喝、慢慢喝。
而这个夏天的确有媒体报道过因激烈运动之后猛喝冰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的青壮年小伙。
对于喝冷水,中医一般来说,是不建议,不推荐。
《孙真人卫生歌注释》中说过:“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园蔬,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意思是:夏天炎热时,阳气宣发在外面,阴气就被郁于体内,如果过食生冷,就会使寒湿盛于体内,不容易被脾胃消化。
这就是脾胃虚寒则失摄。
与此同时,形寒饮冷则伤肺。
《素问》:“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潮汐)也。”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并且肺为五脏中唯一直接与“天”相连的,功能亢奋、极端燥热状态下,贸然被冷水所激,轻则留下“伏火”病根,重则当场致病。
具体到痛经,寒凝、气滞和血瘀是痛经的主要原因,而喜食寒凉的确容易导致人体“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虽然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但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这规律依然有效。
对许多人而言,痛经时会通过热水或止痛药来缓解不适。
从不少人的经验来看,热水对缓解疼痛是有效的,然而,因为不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作用有限。这个有效,某种程度而言,可以用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热敏通道”TRPV1的突破性发现来解释。
至于布洛芬止痛,偶尔用一下还行,但是绝对不能常服久服(对部分女性而言,布洛芬止痛无效)。
至少,服用布洛芬身体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并且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肝肾损伤。
另外,痛经,是身体出现问题释放的预警信号,类似发烧,它只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本身。如果不及时治疗,仅仅依靠止痛药,最终身体情况会进一步持续下去,最终可能会影响生育或影响自身健康。
所以,要“止痛”,更要“治痛”。
从中医的角度,只要辨证得当,局部热敷、艾灸、针刺、中药都能很好从根上解决痛经。哪怕仅仅是止痛,其实都有许多“小妙招”,典型的比如艾灸神阙穴。
至于说觉得冰水可以长期、大量、随便喝的,笔者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文/重楼,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针砭药石”,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