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甲流的中成药防治

字号+作者:方寸山乐知社 来源: 人民健康论坛公众号 2023-03-01 09:4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去年年末的一波新冠疫*情刚刚过去,这才安稳了两三个月,没想到甲流又再度袭来。学校里的孩子纷纷中招,学校基本上都在发热,有的学'...

  去年年末的一波新冠疫*情刚刚过去,这才安稳了两三个月,没想到甲流又再度袭来。学校里的孩子纷纷中招,学校基本上都在发热,有的学校因此要关班避免交叉感染。那甲流和普通感冒发烧有什么区别呢?j5N品论天涯网

j5N品论天涯网

  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感冒发热较轻,一般39℃以下,持续时间较短,体感也没有太多不适,多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而以甲流为代表的流感,一般多是39℃以上的高烧,持续时间长,而且体感很差,不光有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还有头痛,上吐下泻等症状,相当不友好。j5N品论天涯网

  往年的甲流一般都掀不起什么风浪,为啥今年这次来势汹汹?j5N品论天涯网

  我觉得是因为在经历了去年年末新冠的洗礼之后,很多人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恢复,便给了甲流有可趁之机,外加现在的学生学业压力大,两者相加,所以这次都是从学校开始发起来进而传播到家庭。甚至有的学校要求小朋友去医院检测,查出来既不是甲流,也不是新冠。但依然具有很高的传染性,说明这很有可能就是温病,那就很符合《伤寒论》提到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去年冬天降温得晚,算是个暖冬,暖冬必然倒春寒,所以这也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吧!j5N品论天涯网

  而且有一点现象很有趣,甲流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不论是发热程度还是症状的难受程度都强于新冠。这是为什么呢?j5N品论天涯网

j5N品论天涯网

  这是由于病毒寒热性质不同决定的。新冠病毒总体上是属于寒湿,小朋友阳气旺盛,身体平衡寒湿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甲流、诺如之类的是以湿热邪气为主,小朋友阳气盛,再叠加湿热,热上加热,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自然没法代谢掉这些湿浊。相反,成年人的阳气较小朋友不足,越是上了年纪,阳气越是虚衰,所以新冠对老年人的杀伤力特别大。j5N品论天涯网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甲流患者舌苔,这位小患者的症状就是高热,咽痛,腹泻。舌头红,尖多有草莓点,说明体内有郁热,舌苔白厚腻是有湿浊之气。但整体看,整个苔是干燥的,说明津液也是不足的。苔是白的,外加高热说明还夹杂了一点外感风寒之气。j5N品论天涯网

j5N品论天涯网

  现在搞明白了甲流是湿热的性质,那么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湿热这一病机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治疗的方法还是从肺脾入手,可以备一些中成药预防万一。j5N品论天涯网

j5N品论天涯网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j5N品论天涯网

  此药构成接近于麻杏石甘,宣肺,化痰,清热,解表。j5N品论天涯网

  保济丸j5N品论天涯网

  此药既有藿香、苍术化湿和中之品,还有稻芽、薏仁、神曲健胃消食,再加上辅助的一些钩藤、蒺藜可以疏风,配合小儿肺热经常可以收到奇效。j5N品论天涯网

  葛根芩连片j5N品论天涯网

  针对腹泻较为严重的患者,尤其是腹泻臭秽,拉完菊花还有灼热感的,适合服用葛根芩连片。j5N品论天涯网

  藿香正气口服液j5N品论天涯网

  藿香正气适合外感风寒,内有湿邪的情况。现在的天气仍旧容易着凉受寒,外寒内湿的情况下就适合用藿香正气。j5N品论天涯网

  小柴胡颗粒和板蓝根颗粒j5N品论天涯网

  这两个成药算是比较“万能”的药,使用场景多。而且针对春温的药方就是小柴胡加黄连丹皮汤,外加是春天,小柴胡正适合。板蓝根能够清热,湿热重的配合藿香正气一起使用,既能化湿,又能清热,防止藿香正气过燥过热。j5N品论天涯网

  当然,以上这些中成药还是要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哦!j5N品论天涯网

  饮食方面,如果已经中了甲流,发烧期间需要清淡饮食,不适宜再吃鱼虾蛋奶海鲜、油炸、甜食。因为身体本就因为无法代谢处理湿浊才会发病,这些食物粘腻难消化,吃进去更凭添身体的负担,会让病程拖长。j5N品论天涯网

  起居方面,早睡觉是比什么药都管用的法子。现在的成年人非常习惯在半夜12点上床,再磨蹭一下到凌晨1点入睡。很多时候,人明明9点的时候已经困了,但是11点以后又不困了,后面再入睡很困难。或者拖到很晚,真的入睡的时候,觉得心跳很重不舒服。这都是晚睡导致身体相火浮越的表现。我们人体几百万年来都是随着天地气机变化的,长期晚睡会造成明显的相火不藏和肝血不足,以及引发身体湿热,从而影响西医所说的免疫力,更加容易中招。j5N品论天涯网

j5N品论天涯网

  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度过这波甲流。j5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