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抬起脚跟“颠一颠”,打通身体的“排水道”!远离湿邪困扰

字号+作者:佚名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2023-06-29 15:5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多地迎来闷热潮湿的天气。 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旺,万物繁茂,人体阳气也浮盛于外,内脏相对空虚,易受邪气侵袭'...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多地迎来闷热潮湿的天气。9wE品论天涯网

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旺,万物繁茂,人体阳气也浮盛于外,内脏相对空虚,易受邪气侵袭而生病。9wE品论天涯网

不少人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的症状,而且气随津泄,伤津耗气后,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也找上门来。9wE品论天涯网

在养生保健上,我们一方面要固护阳气,保证体内正气充足;另一方面要避免暑邪及湿邪的侵袭。9wE品论天涯网

 9wE品论天涯网

 
常练“背后七颠百病消”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八段锦中的最后一式,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9wE品论天涯网

9wE品论天涯网

首先头向上顶起,随之两脚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时上下一起一落颠七次,注意足跟是在悬空状态下轻颠7次,接着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9wE品论天涯网

本式一起一落为一遍,共做七遍。9wE品论天涯网

 
练习的好处在哪里?
 

脚趾部位为足之阴经与足之阳经的交会处,两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脚趾部位的阴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活动并改善其功能。9wE品论天涯网

如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上行,入腹属于脾,络于胃。9wE品论天涯网

9wE品论天涯网

脾为全身气机升降、水液代谢的枢纽。水液代谢均靠脾的传输作用。9wE品论天涯网

若脾虚失运,则水液难于传输排泄,导致水湿内停,产生多种病症。 9wE品论天涯网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9wE品论天涯网

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两脚大趾抓地,通过刺激大趾末端的井穴、隐白穴等,可激活脾阳之气,使其气旺盛,增强水液运化的功能9wE品论天涯网

长期坚持锻炼此势,可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发挥其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调平衡作用。9wE品论天涯网

十趾抓地可刺激足三阴、足三阳等有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颠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有关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9wE品论天涯网

同时做颠足运动,震动人体的五脏六腑,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9wE品论天涯网

所谓“三焦”是六腑之一,其功能是通调水道和元气。9wE品论天涯网

9wE品论天涯网

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
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不仅有利于水液的正常运行,而且也有利于脾、肺、肾等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
而“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反复颠足,使人体在放松情形下,五脏六腑在胸腹腔中得到有规律地上下震动,使之气血得以充分的宣导,改善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以及膀胱排泄尿液的功能。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