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市场交换的“平等”表象掩盖了资本剥削的本质时指出: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正因为人人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预定的和谐下,或者说,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利的事业。
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庸俗的自由贸易论者用来判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社会的那些观点、概念和标准就是从这个领域得出的,——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边沁,是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他提倡功利主义,把利己主义作为人类道德的准则,认为有益于个人的也有益于社会。在这段话中,边沁意为互相自利。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所有者之间都是互惠互利,共同获得利益。就连劳动者自身的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出现于市场,劳动力的所有者与货币所有者相遇的时候,双方似乎都是在“完全自愿”地完成一件“相互平等交换”的“互利共赢之举”。资产阶级经济学就是以这种停留于表象和交换领域的伎俩去转移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进行考察的视线的。然而,一旦我们将目光离开流通领域,投向生产领域,一旦我们开始考察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后的消费过程之时,资本家是如何强迫工人在工资支付的必要劳动之外追加剩余劳动的就一清二楚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就无法掩藏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