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国留学是很多人的梦想,而在一百年前,留洋镀金,更是让年轻人心驰神往。然而,面对出国的诱惑,青年毛泽东却为什么放弃了这个天赐良机呢?下面,我们就将为您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据史料记载,在1918年的勤工俭学大潮中,正因毛泽东筹款得力,才使很多湘籍学子实现了出国的梦想。毛泽东的同学罗学瓒,在给祖父的信中,也曾这样赞到,
“此次长沙同学进京,组织预备班,筹集款项,润之出力最多,也最为同学所佩服。”[《1918年10月16日,罗学瓒致祖父、叔祖父信》]
然而,令同伴们奇怪的是,就在留法预备班开学的那一天,此次筹款最大功臣毛泽东,却没有来上课。起初,别人都以为他病了,于是下课后,就赶紧结队去看他,哪曾想,一进屋见毛泽东正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看书,根本没有病的样子。为此,有人不解地问,“润之,你怎么不去上课呀?”没想到毛泽东却回答说,他不打算出国了。“什么?不想出国了?”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几乎都愣了。
的确,毛泽东的此举,也太出人意料了。毕竟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北京,又为大家鞍前马后,忙的不亦乐乎,如今当这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等扬帆出海之时,他却变得踌躇不前,他这又是为个啥呐?
关于毛泽东临时变卦的原因,目前的解释,无非有四种。
比如,萧瑜就讲,
“虽经我们的努力,船费已减至一百大洋,但这对于润之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润之也知道,当时,是无人会借给他这么一大笔钱的。”[《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407页]
萧瑜的这句话,听上去弦外有音,其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想说,毛泽东因缺钱,才失去了赴法的机会。那么,果真如此么?
大家知道,三六年,斯诺采访毛泽东时,他曾说过家里的经济状况。据毛泽东讲,父亲当时就已有资本三千多元。这种富裕的程度,在整个韶山,也是数一数二的。与毛家相比,蔡和森家的情况,则要窘迫得多。
萧瑜也承认,“蔡和森高等师范毕业后,一直失业在家。他跟母亲和妹妹,在岳麓山下,租了一所小房子。那时,他们的生活,异常窘困,常常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302页]
有了上述对比,我们不禁想问,既然像蔡和森这样的穷困子弟,都能凑足两张船票(一张是他的,一张是他妹妹蔡畅的),那么,以毛家的实力,毛泽东又怎会连一百元钱也拿不出呢?显然,萧瑜的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另外,萧瑜还讲,“除了钱的因素,在语言方面,润之也有不小的障碍。比如在学校,他连最简单的英文发音,都弄得不十分清楚。”[《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408页]
萧瑜的这种解释,更是让人可笑,试想一下,毛泽东去的又不是英美,这跟英语的好坏,又有啥关系?至于说到法语,他们这帮人,都是零基础,否则,干嘛非用半年的时间,进行留法前的培训呢?
当然,早有学者意识到了“萧说”的漏洞百出。于是,又有人提出,毛泽东之所以拒绝赴法,是因为他正打算留俄,为此,还列出了言之凿凿的证据。比如,给陶毅的信中,毛泽东就曾表示:“彭璜君和我,都不想去法,想安顿往俄,而叔衡则想留法,我为此劝他,留法不如留俄。”[《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66页]
其实,仔细查下毛泽东讲这段话的时间,你就不难发现,此说,完全是断章取义。
大家知道,1918年夏,苏俄正遭四面围攻,政权危在旦夕,俄共连自身都难保,哪还有闲心去招留学生啊。再说了,那段时期,北洋政府对俄共,也非常敌视,所以想从中国去俄留学,当时连门都没有。
然而,到了1920年春,情况却大有不同:一是,经历一年多的抗战,苏联已打破各国围剿,国内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苏共,也有了向中国青年,敞开接收之门的想法;二是,经过五四的洗礼,激进的知识精英,开始大力宣传十月革命,追捧社会主义,这也让年轻人,对俄心驰神往;三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与苏俄政权逐渐冰释前嫌,准备建立领事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月20日,毛泽东才向陶毅提出了上述想法。
由此可见,毛泽东1918年夏的不留法,与1920年春的想留俄,完全是两个时段,两种心境之反映,二者之间,根本就扯不上干系。如果硬将其嫁接在一起,生造出一个留俄说,不仅没有道理,而且,还有张冠李戴之嫌。
既然金钱说、外语说、留俄说,三种说法皆不成立,那么,毛泽东又为何要弃此良机呢?
对于这一点,目前的一些学者,更倾向萧三的解释。萧三说,“润之之所以帮别人实现了留法计划,可自己却不愿去欧洲,是他觉得,中国还有许多事情要研究,需要做。因此,他认为把时间花在国内,会比出国留洋更为有益。”[《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85页]
不过,萧三的这种国情说,也遭到不少人的质疑。
有人就讲,如果仅为研究国情,毛泽东毕业后,留长沙就能干这件事,干嘛还要千里迢迢来北京,整天为赴法费尽心机呐?
还有,如毛泽东早有此心,即使不便对别人讲,至少跟蔡和森,总该漏点口风吧?他干嘛非等预备班开学那天,才告知大家这个消息。
其实,只要查查毛泽东出发前,进京后,所讲的那些话,平心而论,最初的一段时间,他还是一心想要赴法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突然,让毛泽东改变了主意呢?
关于这一点,翻翻他的自传,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比如,毛泽东曾讲,“九月的时候,他恳求请老师杨昌济,帮他找份工作,杨昌济就把他介绍给了北大图书馆的主任,这个人就是李大钊,与李大钊见面后,他决定让毛泽东担任图书馆的助理员,并答应,每月可给他八块大洋的薪水。”[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42页]
应当说,这份差事的出现,让毛泽东很是犯难。首先,这不是份临时工,可先干上一俩月,等预备班一开学,就拍屁股走人。其次,该工作还要坐班,所以,一旦接受了它,就再没机会,天天按时学法语,经常到工厂去实习,说得直白一点,选择了这个职位,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出国的机会。
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毛泽东最终还是决定,去北大上班。
听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说,毛泽东读书那个年代,出国镀金,是件多么令人惊羡之事,难道就为个图书管理员,他连这样的天赐良机,也不要了吗?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这件事,你就不难发现,毛泽东当时的这个决定,绝非是心血来潮,而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
首先,勤工俭学生在法国,只能念三流大学,所以,单以师资实力而论,这些学校与北大相比,也是略逊一筹。另外上班前,毛泽东就和李大钊商量好,他可多在周末晚间值班,以换取一些时间,去课堂上旁听。既然两头,都是边工作,边学习,与其赴法勤工俭学,还不如留在北大,继续深造。
其次,因为这些学生,都是以劳工身份赴法,所以,勤工时间长,俭学时间短。而留北大做图书管理员,这个工作本身,就可享受读书的快乐。想当初,在湖南省图书馆,一天两饼子充饥,毛泽东都乐不思蜀,如今月月有工钱,每天还能在最高学府博览群书,这等美差面前,出国又算得了什么!
另外,大家知道,新民学会成立之初,是由蔡和森、萧瑜、毛泽东三驾马车领导,如果他们三人都去赴法留学,国内新民学会的发展,必将受到极大阻碍,所以,毛泽东决定留在国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他认为,如果能以北大为中心,在这所最高学府中,多招募一些会员,就能使新民学会,在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再有,早在一师时,毛泽东就曾将陈独秀、胡适二人奉为楷模,如今能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指导,这个梦寐以求的良机,毛泽东自然也不愿错过。
当然,能在李大钊手下当差,也让毛泽东深感欣慰,毕竟,有这位名师言传身教,谆谆教诲,这对毛泽东来说,也是一种成长上的幸遇。
分析到这儿,也许有人又说了,出国镀金,至少能弄张洋文凭回来,北大再好,毛泽东也只是旁听生,最后连张毕业证都混不上,二者相较,哪个更有利呢,他就不在乎那张文凭吗?
再有,他进入了北大,有了心之所属的工作,那么,他在这里的境遇,真会如其所愿吗?
欲知详情,敬请关注:张锦力最新力作《解读青年毛泽东》。如今,出国留学是很多人的梦想,而在一百年前,留洋镀金,更是让年轻人心驰神往。然而,面对出国的诱惑,青年毛泽东却为什么放弃了这个天赐良机呢?下面,我们就将为您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据史料记载,在1918年的勤工俭学大潮中,正因毛泽东筹款得力,才使很多湘籍学子实现了出国的梦想。毛泽东的同学罗学瓒,在给祖父的信中,也曾这样赞到,
“此次长沙同学进京,组织预备班,筹集款项,润之出力最多,也最为同学所佩服。”[《1918年10月16日,罗学瓒致祖父、叔祖父信》]
然而,令同伴们奇怪的是,就在留法预备班开学的那一天,此次筹款最大功臣毛泽东,却没有来上课。起初,别人都以为他病了,于是下课后,就赶紧结队去看他,哪曾想,一进屋见毛泽东正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看书,根本没有病的样子。为此,有人不解地问,“润之,你怎么不去上课呀?”没想到毛泽东却回答说,他不打算出国了。“什么?不想出国了?”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几乎都愣了。
的确,毛泽东的此举,也太出人意料了。毕竟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北京,又为大家鞍前马后,忙的不亦乐乎,如今当这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等扬帆出海之时,他却变得踌躇不前,他这又是为个啥呐?
关于毛泽东临时变卦的原因,目前的解释,无非有四种。
比如,萧瑜就讲,
“虽经我们的努力,船费已减至一百大洋,但这对于润之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润之也知道,当时,是无人会借给他这么一大笔钱的。”[《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407页]
萧瑜的这句话,听上去弦外有音,其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想说,毛泽东因缺钱,才失去了赴法的机会。那么,果真如此么?
大家知道,三六年,斯诺采访毛泽东时,他曾说过家里的经济状况。据毛泽东讲,父亲当时就已有资本三千多元。这种富裕的程度,在整个韶山,也是数一数二的。与毛家相比,蔡和森家的情况,则要窘迫得多。
萧瑜也承认,“蔡和森高等师范毕业后,一直失业在家。他跟母亲和妹妹,在岳麓山下,租了一所小房子。那时,他们的生活,异常窘困,常常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302页]
有了上述对比,我们不禁想问,既然像蔡和森这样的穷困子弟,都能凑足两张船票(一张是他的,一张是他妹妹蔡畅的),那么,以毛家的实力,毛泽东又怎会连一百元钱也拿不出呢?显然,萧瑜的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另外,萧瑜还讲,“除了钱的因素,在语言方面,润之也有不小的障碍。比如在学校,他连最简单的英文发音,都弄得不十分清楚。”[《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408页]
萧瑜的这种解释,更是让人可笑,试想一下,毛泽东去的又不是英美,这跟英语的好坏,又有啥关系?至于说到法语,他们这帮人,都是零基础,否则,干嘛非用半年的时间,进行留法前的培训呢?
当然,早有学者意识到了“萧说”的漏洞百出。于是,又有人提出,毛泽东之所以拒绝赴法,是因为他正打算留俄,为此,还列出了言之凿凿的证据。比如,给陶毅的信中,毛泽东就曾表示:“彭璜君和我,都不想去法,想安顿往俄,而叔衡则想留法,我为此劝他,留法不如留俄。”[《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66页]
其实,仔细查下毛泽东讲这段话的时间,你就不难发现,此说,完全是断章取义。
大家知道,1918年夏,苏俄正遭四面围攻,政权危在旦夕,俄共连自身都难保,哪还有闲心去招留学生啊。再说了,那段时期,北洋政府对俄共,也非常敌视,所以想从中国去俄留学,当时连门都没有。
然而,到了1920年春,情况却大有不同:一是,经历一年多的抗战,苏联已打破各国围剿,国内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苏共,也有了向中国青年,敞开接收之门的想法;二是,经过五四的洗礼,激进的知识精英,开始大力宣传十月革命,追捧社会主义,这也让年轻人,对俄心驰神往;三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与苏俄政权逐渐冰释前嫌,准备建立领事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月20日,毛泽东才向陶毅提出了上述想法。
由此可见,毛泽东1918年夏的不留法,与1920年春的想留俄,完全是两个时段,两种心境之反映,二者之间,根本就扯不上干系。如果硬将其嫁接在一起,生造出一个留俄说,不仅没有道理,而且,还有张冠李戴之嫌。
既然金钱说、外语说、留俄说,三种说法皆不成立,那么,毛泽东又为何要弃此良机呢?
对于这一点,目前的一些学者,更倾向萧三的解释。萧三说,“润之之所以帮别人实现了留法计划,可自己却不愿去欧洲,是他觉得,中国还有许多事情要研究,需要做。因此,他认为把时间花在国内,会比出国留洋更为有益。”[《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第85页]
不过,萧三的这种国情说,也遭到不少人的质疑。
有人就讲,如果仅为研究国情,毛泽东毕业后,留长沙就能干这件事,干嘛还要千里迢迢来北京,整天为赴法费尽心机呐?
还有,如毛泽东早有此心,即使不便对别人讲,至少跟蔡和森,总该漏点口风吧?他干嘛非等预备班开学那天,才告知大家这个消息。
其实,只要查查毛泽东出发前,进京后,所讲的那些话,平心而论,最初的一段时间,他还是一心想要赴法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突然,让毛泽东改变了主意呢?
关于这一点,翻翻他的自传,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比如,毛泽东曾讲,“九月的时候,他恳求请老师杨昌济,帮他找份工作,杨昌济就把他介绍给了北大图书馆的主任,这个人就是李大钊,与李大钊见面后,他决定让毛泽东担任图书馆的助理员,并答应,每月可给他八块大洋的薪水。”[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42页]
应当说,这份差事的出现,让毛泽东很是犯难。首先,这不是份临时工,可先干上一俩月,等预备班一开学,就拍屁股走人。其次,该工作还要坐班,所以,一旦接受了它,就再没机会,天天按时学法语,经常到工厂去实习,说得直白一点,选择了这个职位,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出国的机会。
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毛泽东最终还是决定,去北大上班。
听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说,毛泽东读书那个年代,出国镀金,是件多么令人惊羡之事,难道就为个图书管理员,他连这样的天赐良机,也不要了吗?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这件事,你就不难发现,毛泽东当时的这个决定,绝非是心血来潮,而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
首先,勤工俭学生在法国,只能念三流大学,所以,单以师资实力而论,这些学校与北大相比,也是略逊一筹。另外上班前,毛泽东就和李大钊商量好,他可多在周末晚间值班,以换取一些时间,去课堂上旁听。既然两头,都是边工作,边学习,与其赴法勤工俭学,还不如留在北大,继续深造。
其次,因为这些学生,都是以劳工身份赴法,所以,勤工时间长,俭学时间短。而留北大做图书管理员,这个工作本身,就可享受读书的快乐。想当初,在湖南省图书馆,一天两饼子充饥,毛泽东都乐不思蜀,如今月月有工钱,每天还能在最高学府博览群书,这等美差面前,出国又算得了什么!
另外,大家知道,新民学会成立之初,是由蔡和森、萧瑜、毛泽东三驾马车领导,如果他们三人都去赴法留学,国内新民学会的发展,必将受到极大阻碍,所以,毛泽东决定留在国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他认为,如果能以北大为中心,在这所最高学府中,多招募一些会员,就能使新民学会,在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再有,早在一师时,毛泽东就曾将陈独秀、胡适二人奉为楷模,如今能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指导,这个梦寐以求的良机,毛泽东自然也不愿错过。
当然,能在李大钊手下当差,也让毛泽东深感欣慰,毕竟,有这位名师言传身教,谆谆教诲,这对毛泽东来说,也是一种成长上的幸遇。
分析到这儿,也许有人又说了,出国镀金,至少能弄张洋文凭回来,北大再好,毛泽东也只是旁听生,最后连张毕业证都混不上,二者相较,哪个更有利呢,他就不在乎那张文凭吗?
再有,他进入了北大,有了心之所属的工作,那么,他在这里的境遇,真会如其所愿吗?
欲知详情,敬请关注:张锦力最新力作《解读青年毛泽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