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8年到1978年十年期间,全国有1700多万城镇中学生上山下乡。如今距离上山下乡结束也已经有40个年头了。当年满脸稚气的青少年,现在最小也是年过半百,大的已奔75了。近年来不少地方的老知青在聚会时对当年上山下乡生活的回忆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有怀念、有伤感,有无悔、有怨恨。网上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似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在笔者看来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要把这个问题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而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个人的感情来代替理性的分析。正如毛泽东所讲,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二是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在对知青上山下乡持否定态度的人往往是从个人的感情,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看问题难免有局限性、片面性,不可能深刻理解知青上山下乡的重大意义。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知青上山下乡的重大意义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问题,也就是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和发起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呢?这是因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毛泽东一生所从事的事业都是致力于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毛泽东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进行教育革命,改造旧的教育制度的一次伟大尝试。
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思想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时期,与毛泽东本人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毛泽东出生在农村,少年时代都是在农村度过。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活动也主要是在农村。毛泽东在早期的革命活动中曾经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些对毛泽东后来的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重要原因。中国革命的其他领导人无论是陈独秀,还是李立三、王明、博古之所以犯右倾“左”倾的错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中国的农村。所以在延安时,当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来,毛泽东认为毛岸英虽然在苏联参加了卫国战争,但是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不利于开展工作,因此让毛岸英先去农村参加工作,去上农村这个大学。
毛泽东之所以能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张,也是因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毛泽东在同美国友人斯诺的一次谈话中提到“四个伟大”中的三个伟大要去掉,只剩下一个教员,说明他很重视教员这个称谓。可以说毛泽东一生做了很多事情,无论是伟大的政治家、还是伟大的军事家,他都当之无愧。那么他为什么只对教员这个称谓情有独钟呢?这就说明他一生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育方面。毛泽东不但重视教育,而且很懂得教育。在我们党内像毛泽东那样重视教育,懂得教育的领导人并不多。毛泽东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始终把教育当作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教育,用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改造人们落后的思想, 以动员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自觉投身到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毛泽东在早期革命活动中就曾办过工人夜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建立了共产党自己的军队——红军之后,毛泽东更是把这支军队当作一所学校,组织官兵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很快就把一支由农民、工人、旧军队官兵组成的军队改造成为用无产阶级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从而使这支军队成为一支完全不同于旧军队的新型军队,成为一支所向披靡、不可战胜的军队。在延安,毛泽东除了指挥打仗,还利用有限的条件组建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为日后夺取政权,建设政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国后,毛泽东尽管日理万机,但对教育工作的关注一刻也没有放松,亲自参与对教育工作方针的制定。毛泽东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应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应该说文革前我国教育战线基本上还是执行了毛泽东的教育工作方针。当时许多学校都通过政治课和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忆苦思甜教育、学雷锋做好事教育,有许多中小学都曾组织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过勤工俭学的活动。全国绝大部分中学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支农劳动。这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当时学校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分数挂帅”,强调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分数成为学生升学的唯一依据,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把获得高分当作奋斗目标。学生追求分数,学习知识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的价值,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是为了“读书做官”。在一些大学甚至还出现“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亲爹娘”的现象。这与毛泽东的教育方针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在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学校教育也基本上是沿袭资产阶级的教育方式,也没有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种情况说明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在政治领域的革命取得成功;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在经济领域的革命也已经取得成功。但是在教育领域的革命还没有取得成功,无产阶级还没有完全按照自己思想完成对教育领域的改造。因此毛泽东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在此之前,毛泽东就曾经发出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毛泽东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已经有一些青年学生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到农村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做出了成绩,涌现出一批知青到农村去的先进典型,如邢燕子、董家耕等。
文革初期,北京一些中学生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及知青上山下乡的先进典型事例,针对学生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的现象,提出学生中学毕业后应先到农村基层工作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再上大学的建议。这个建议最终被毛泽东所采纳。所以毛泽东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想法,而是听取了一些中学生对教改的建议才形成的想法。毛泽东在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时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也就是说毛泽东把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当作是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一种方式。毛泽东本意并不是要把知识青年简单地当作劳动力送到农村,让所有的知青都在农村扎根,过一辈子。而是要让知识青年在接受学校的教育后,再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之后再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继续完成学业。这才是毛泽东进行教育革命尝试的一个完整的思路。
一些人之所以对知青上山下乡持否定态度,认为知青上山下乡违背社会进步和知青的择业意愿,似乎是毛泽东不讲道理,是把个人意愿强加给知青。在他们看来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所有的学校都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是一个个人通过努力,掌握知识,决定自己命运、改变自己命运的场所。而不是一个讲政治的场所,不是一个按照某一个人的思想去塑造人的场所。他们忘记了一点,过去的学校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培养学生的费用主要是由学生自己的家庭来承担的。学生的父母之所以要拿出钱来培养自己的子女,就是把自己的钱作为一种个人的投资,把子女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决定个人能有个好的前途作为回报。这样的学校只能培养具有私有观念的人,只为个人着想的人,即只能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当作私有财产,当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资本。很难培养出具有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思想的人。这样的学校可以说只属于少数有钱的人,而不属于许多付不起学费,上不起学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尽管过去的旧学校也出现过像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那样的革命者,也出现钱学森、邓稼先等那样爱国的科学家,但这些人的思想并不是从学校获得的,而是在学校之外,通过其他社会影响获得的。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后,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国家投资,也就是由全体劳动人民投资,因此学校不再属于少数有钱的人,而是属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之所以投资建学校,就是要培养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人。如果学校培养的人,不是能够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而只为个人着想,这显然不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和需要。不仅如此,学校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我们国家还是很有限的,特别是高等教育更是一种稀缺的教育资源,并不所有的劳动人民的子女都有机会获得这种资源。如果我们的学校培养的人不能够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甚至跑到外国去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去为外国人服务,那么实际上就是浪费了我们国家有限的、稀缺的教育资源,就是浪费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血汗钱。在我们国家作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学校办校的方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学校这种有限的、稀缺的教育资源来培养对自己有用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所以我们国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学校,只能培养具有公有制思想观念、愿意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人,而不能培养具有私有制观念思想、不愿意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人。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提出的教育革命的思想,提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主张,正是贯彻了《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就是要实行两个“决裂”,这完全是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教育的需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教育革命,改革旧的教育制度的伟大尝试,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在笔者看来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青年通过和劳动人民的接触,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教育,思想发生很大的转变,克服了过去在家里处处依赖父母、贪图享乐、怕苦怕累的思想;学会了自己养活自己、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密切了知识青年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关系,增加了知识青年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使知识青年通过深刻地认识农村而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为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许多当年的上山下乡知青后来都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我国的各项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有的还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知识青年通过参加生产劳动,能够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改变农村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落后状态做出贡献。同时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在实践中了解到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知识不足,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后来的工农兵上大学对于在当时的条件下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也起到积极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