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中段反导 抓住信息化战争主动权

字号+作者:记者 来源:中国网 2015-06-10 22:4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消息,2013年1月27日,我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国土防空,在现代军事科'...

 RLu品论天涯网

099548fb30164394e3d21789e49a15b1.jpgRLu品论天涯网

 RLu品论天涯网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消息,2013年1月27日,我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RLu品论天涯网

  国土防空,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条件下,主要防御来自空中航空兵器携带的导弹、巡航导弹和航空炸弹,陆基弹道导弹,水面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袭击。导弹拦截能力是检验各国防空能力试金石。导弹防御能力一般分为三个拦截阶段,导弹发射初始阶段、中段飞行阶段、再进入大气层的拦截能力。对导弹的拦截通常采取多层拦截理念,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导弹拦截分系统,如陆基高空拦截系统、海基高空拦截系统、空基激光等拦截系统。中段是弹道导弹飞行高度最高、速度极快的一段,在理论上拦截难度比“爱国者”防空系统更高,因此试验的意义很重大。RLu品论天涯网

  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是从导弹预警系统获取数据,陆地(海基)发射平台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地上或海上发射拦截器,在敌方弹道导弹尚未到达目标之前,在其飞行弹道中段,也就是太空中对其进行拦截并将其战斗部摧毁。RLu品论天涯网

  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系统组成庞杂、技术难度极高。陆基中段防御系统通常由远程预警系统、拦截系统和指挥管理系统组成。RLu品论天涯网

  我国2011年1月11日,我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时至今日中段反导再次成功,说明中国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以进入实用阶段,中国已经解决了反弹道导弹最难解决的问题。RLu品论天涯网

  1963年12月,毛泽东提出要建立中国“反弹道导弹系统”的主张,并经过几年的初步论证。1967年1月,中国在军方和科研系统内部召开“640工程”会议,确定了五个分系统代号、各研究单位的分工、系统的研制规划,并决定加快反导靶场与反导核弹头的研制。会上提出计划在73年到75年左右开始实弹试验。预研阶段,从71年10月到72年4月,中国先后进行了六次1:5模型弹的试验,其中五次成功。该计划在1973年中止。1977年召开了“反击三号”反导弹系统高层拦截计划论证会。1978年8月到9月,中国两次进行了“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的模型弹试射。 同反击系列的反导弹拦截弹相比,640工程的战略预警雷达系统发展比较顺利。该雷达系统包括7010相控雷达和110单脉冲跟踪雷达。77年全部完成。该雷达可以连续跟踪十批以上目标。到1978年,长征二号和返回式卫星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到了八十年代就干脆把长征二号的二级火箭整个搬过来用,1981年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一箭三星”外界认为这是多弹头导弹的技术验证。RLu品论天涯网

  1997年,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但是离实用的战略激光武器还很遥远。其中的困难,一是动力源和定向问题。二是目标精确定位,这比动能弹更为复杂。1999年10月2日,美国才首次进行真正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即首次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飞行拦截试验。美军从加州范登堡基地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作为靶弹,从7000多公里外的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发射了一枚外大气层拦截导弹。拦截导弹在太平洋上空将靶弹击毁。此后,美国先后进行了10多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其中多次失败,问题主要集中在拦截弹丢失目标、拦截弹头未及时与助推器分离等方面。RLu品论天涯网

  2007年1月11日,我国首次用导弹击落距地面800公里报废卫星,说明我国反卫星系统已经进入实验成功阶段。2008年中俄联合提案禁止在外太空部署武器,但遭美国拒绝。2010年1月我国被迫进行再次地面反卫星试验并取得成功。RLu品论天涯网

  美国国防情报局长罗纳德-博可斯认为: “中国只要有20枚反卫星导弹,就可能对美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中段反导的成功是加强自身防御力量采取的必然措施,说明我国已经获得了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否则,在高度信息化作战领域,中国就不可能获得主动权。RLu品论天涯网

  中国再怎么发展太空武器,都无法弥补中美之间的差距。美国外太空打击能力的优势是绝对的、压倒性的。在中美关系在战略不确定因素消除之前,中国拥有外太空关键性杀手锏武器是必要的,这是中美战略平衡的最低要求。中国必须拥有可靠的战略报复能力,这是压制美国对华冒险的保障。RLu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