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说到大跃进,好像就是共产风、浮夸风,好像成绩是次要的,错误是主要的,好像就毛主席一个人在犯错,其他人都是对的,难道其他人都比毛主席高明吗?
今天,小兵看到了《忆毛主席》这本书中的记载,1958年11月,毛主席原想和各大区组长商量降低1959年生产指标,钢产量从3000万吨减为1800万,可结果反而是他们力图说服毛主席维持原来指标,毛主席硬是想不通,因为他们缺乏根据。还有的省要增加十几倍,还有三十倍的,这怎么能叫人信?毛主席说,看来郑州会议读了几天书,并没有解决思想问题,大家头脑还是发热。1958年钢铁翻一番,就使得6000万人上山,闹得天下大乱。明年再来个翻一番,以至翻几番,怎么得了?
本书的作者,新华社社长兼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还回忆说:毛主席提到,当时中央有12个部长写了报告,指标高得吓人,似乎要立军令状。铁道部长夸下海口,说一年就要完成原来5年修2万公里铁路的计划,怎么完成得了。如果真完成了,我毛泽东甘当机会主义者。
这段回忆,多少道出了实情,那就是头脑发热的不是毛主席,反而是毛主席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召开多次会议要求压缩空气、减轻任务。他对负责宣传工作的吴冷西说:不要再鼓虚劲,要鼓实劲,自己不要头脑发热,更不要鼓动人家头脑发热!
吴冷西在回忆录中说:“我主持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宣传也随大流,但因有毛主席的再三叮咛,开始还是比较谨慎,但到了6月份,农业上的生产“卫星”开始放了……虽然不能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应对1958年的浮夸风和共产风负有主要责任,但我主持这两个单位的宣传工作在这期间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深感内疚。”
那么,谁给了吴冷西那么大的压力呢?
显然不是毛主席。
因为毛主席曾专门对吴冷西说:我看瞒产比虚报好。没有打那么多粮食,你硬是充胖子,虚报了产量,结果国家按报的产量征购,多购了过头粮,受害的是农民。
小兵今天继续给大家推荐吴冷西回忆录《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片段》,本书记录了1956年到1966年,他亲身经历的评斯大林,大跃进,炮击金门等重大历史事件,更有许多毛主席对吴冷西多次直接谈话的详细记录,为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出版近30年来,不断再版,广受好评。
当然还有吴冷西的《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这部50万字的回忆录以亲历者身份(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阐释了1956年-1966年中苏论战前后的两党关系以及中苏论战的主要过程,主要是自斯·大林逝世及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中苏关系围绕着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关系,与帝国主义关系,以及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上展开的交锋,涉及到了苏共20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波兹南事件、匈牙利暴乱、莫斯科宣言、美英戴维营会谈、古巴导弹危机、苏美英签订的防核条约、81党莫斯科会议、布加勒斯特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赫鲁晓夫下台……
红色小兵
2023年2月20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