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60年代大饥荒”一直是被拿来攻击新中国30年的口实。只要讨论新中国,这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透。
导致60年代的大饥荒的直接原因就是浮夸风。而早在1959年4月29日,中央就在致全国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领导干部的《党内通讯》中明确要求:“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呢?”“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但是,这个越过中间层层环节直接发到小队的“通信”依然遭到了层层阻碍而难以传达到最基层。信阳地委严重违背了上述重要指示的精神,在大灾之年依然高估产。最终由于高估产导致了高征购。然后不惜采用法西斯手段迫害农民。当时信阳粮仓是有粮食的,为什么老百姓没有抢粮呢?因为老百姓知道这是“下面的人”在胡作非为!他们冒着各种风险给中央写信,传递消息,却遭到了地方的花式堵截。直到21世纪以后,地方“堵截、抓捕”上访人员的现象也没有绝迹。难道还不明白吗?
中央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并果断地处理了信阳事件,派出调查组、处分了违法乱纪的干部,调拨了粮食、医药等物资救灾、明确规定要向农民足够退赔。现举出以下史料对当时救灾情况可见一斑:
中共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信阳事件”始末》一文中说:“1960年1月11日和13日,信阳地委分别在潢川、汝南两地召开县委第一书记紧急会议,检查自贯彻河南省委关于安排群众生活的紧急指示以来群众生活安排情况。截至会议召开之前,全区拿出统销粮1.7亿公斤,救济款240多万元,贷款400余万元,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安排群众生活”。
中共信阳地委1960年4月向河南省委提交的检查报告中说:信阳地委“对缺粮地区,先后拨了57234万斤粮食统销指标,把粮食统销指标和购粮证一律发到食堂”,“并且大抓了蔬菜生产(全区共种蔬菜260万亩),大制各种淀粉(共8000多万斤),大量采集各种代食品。对缺款购粮的地区,先后拨救济款、贷款、调整定金、穷队扶植款5621.5万元”。(中共信阳地委:《关于发生浮肿病、紫疳病和其他疫病造成死人情况的检查报告》)
信阳地委对浮肿病等各种疾病也采取了积极的救治措施。信阳地委1960年4月检查报告中说:“据今年三月底统计,全区发生浮肿病、紫疳病和其他疫病累计596176人次”,“全区现有浮肿病和其他疫病79627人,都已经全部集中,正在积极治疗”。信阳地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全区抽调了20817名干部,7195名医生,14939名护理人员,投入了防疫灭病的工作。”“不论轻重病人,一律采取了集中免费治疗的办法,重者集中到县,轻者集中到公社,一般轻微的集中到大队”。“在治疗期间,特别强调了休养,对病人的生活,作了特殊照顾,规定每人每天吃到一斤粮食,二两肉,一两红糖,二斤青菜,四钱食物油。”
除此之外,信阳地委还多次会议安排生产救灾工作。其主要措施有:坚决贯彻执行“以生产自救为主,国家补助为辅,自力更生消灭灾荒,迅速发展生产”的生产自救方针;努力开展秋季增产运动,千方百计争取秋季大丰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切实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保证群众吃好、住好、休息好、生产好、身体好;切实加强疾病治疗预防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信阳事件”究竟是怎样的性质呢?
可以明确地说,信阳事件是一起 “地方干部利用权力,用法西斯手段对待人民群众的一起严重的违法乱纪的事件”。
具体地说,就是信阳地委的领导,从“浮夸风”开始,接着以反“瞒产私分”为理由,实施了搜、打、关、杀等令人发指的手段对农民进行压榨、盘剥!这就是信阳事件的真实性质。
人民革命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缩小社会差距,决不允许内部出现利益集团。信阳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旦权力的性质发生了变质,利益集团就形成了,就真的要出现“千百万人头落地”了!
后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搞浮夸风的人、用非正常手段整人的人,反而成了“反浮夸”、“反整人”的英雄,他们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都被推翻,恢复党籍、平反,然后众口铄金地咒骂“30年”。这种情况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