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势力介入,内部势力力图阻止,而内部势力是划分阶级的】作为一种事实,他在中国近代历史以来经常出现、反复出现,至少就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情况就如此,这基本取得了共识;然而怎样对这段“经常出现、反复出现的事实”以恰当的描述,以及给这样的描述一个简单的命名、名称、称谓,却成了一个问题。我看最大的问题还是……
最近接连读了几篇文章,关于“闭关锁国”争论的文章,这些文章争论点在“是否存在‘闭关锁国’”,我以前参与过,今天不介入。这类争论有关于“文革”前后的,有关于1949年革命的,有清末民国时期的,还追溯到满清的,甚至还远推到明清时期的。
这一系列争论,我勾勒出一个大概轮廓:“闭关锁国”似乎是个错误的名词,对以前所有这样的命名要重新审查,重新命名。或曰:罗列了这么几个时期,他们是如此多样、如此复杂,会有同一个“轮廓”吗?
我找到一篇论述明清时期的文章,他就断然否认那时存在“闭关锁国”。我仔细读了几篇,推敲了一下发觉,不完全在“描述”、“命名”、“名称”、“称谓”方面,问题是对这个事实本身的“认识”上,也即是否承认这个事实,是否承认“外部势力介入,内部势力力图阻止,而内部势力是划分阶级的”这个事实。
一些争论回避“外部势力介入,内部势力力图阻止,而内部势力是划分阶级的”这个事实本身,却在给“闭关锁国”下断语,这样的“争论”不是很值得推敲吗?
这些争论并没有直接下断语说:我不承认“外部势力介入,内部势力力图阻止,而内部势力是划分阶级的”,而是在给“闭关锁国”下断语时回避了这个事实。我以为这样的争论就含金量不高。
满清诸时期宫廷中充斥了从机械钟、八音盒到西洋画之类的西方事物,却不允许传教士们跨越长江向北挪动半步――宫廷本身虽也不乏传教士们身影的穿梭,类似对西方事物的诡异举动,充斥了明清以来的中国历史,不联系“外部势力介入,内部势力力图阻止,而内部势力是划分阶级的”这个事实,你怎么就给“闭关锁国”下断语呢?洋洋洒洒动辄千言万语,你怎么会有更高的含金量呢?
【文/道一人,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