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司马衷开疆欧洲的影响

字号+作者:4sjs4 来源:红歌会网 2021-11-25 06:3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司马衷开疆欧洲的影响:司马衷是中国的开疆皇帝,中国仅晋元两朝开疆到欧洲,司马衷是开疆到欧洲的首位中国皇帝。司马衷是华夏首位向草原大量移民的皇帝'...

  司马衷开疆欧洲的影响:司马衷是中国的开疆皇帝,中国仅晋元两朝开疆到欧洲,司马衷是开疆到欧洲的首位中国皇帝。司马衷是华夏首位向草原大量移民的皇帝,草原晋人和拓跋部人数相当,司马衷受到草原民族树碑效忠,他任命的管理拓跋部猗迤的司马腾被草原民族称赞规略超远,司马衷和司马腾任命猗迤在297年帅晋胡联军西征,历时五年,行程数万里,在《晋书》是最早记载晋朝陆路行使到欧洲五万里的地理情况,这次远征对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晋朝的制度是对边疆百姓称远民,是收取二十八文钱,不用向中央输送粮食布匹,这不仅是能减轻边疆百姓赋役,而且能促进商业发展,司马衷时代商业发达,经商普遍,晋中央政府为追求获得边疆货币收入也是推动远征的动力。加上为防止在中亚的匈奴恢复、西域焉耆增强,鲜卑怕匈奴打回草原,鲜卑和晋朝中央同样有西征愿望,所以司马衷时代西征到欧洲是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司马衷团结鲜卑赶走匈奴的战略在唐朝也被效仿,唐朝是团结回鹘赶走突厥,又团结黠戈斯赶走回鹘,华夏中央政府通常不会希望草原地区由强大的游牧民族控制,担心劫掠华夏民族或支持中原分裂叛乱。xqp品论天涯网

  司马衷西征对中亚和欧洲的历史也产生了影响,晋朝的中亚属国康居和大宛、奚轲等长期被匈奴压制,匈奴灭亡了有十余万兵力的奄蔡(阿兰),对康居和大宛也构成威胁,晋胡远征军打败了在中亚的匈奴,基本上让匈奴都西迁离开中亚,保护巩固了康居和大宛,并且继续追击匈奴,到达欧洲。此时欧亚交界的是最早的斯拉夫国家沙楼,斯拉夫民族的名称应该就是来源于沙楼,从这时期开始,斯拉夫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司马衷派遣的晋胡远征军是联合沙楼共同继续向西进攻,沙楼最早到中国是司马炎和司马衷过度时期的太熙年间,首领钐加同晋朝通使,两国友好合作共同向西发展,以后斯拉夫人就在东欧和中欧占多数,司马衷远征促进了斯拉夫民族形成发展,在欧亚地区也留下很多司马氏的痕迹。xqp品论天涯网

  司马氏参加西征的人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司马氏痕迹却非常多,鲜卑参加西征留下的痕迹仅有鲜卑利亚的地理名称,就是西伯利亚,但西伯利亚原住民族萨摩耶德,显然是受司马氏影响形成的民族称呼,古代萨摩就是翻译为司马。日本九州的萨摩在古代是翻译为斯马,也是司马读音。在东欧的斯基泰人中,把农神和种子神称司马格尔,斯基泰人是游牧民族,其农业显然也是受司马氏领导的晋朝影响。在中欧最早建立的斯拉夫国家也叫萨摩,其首领名字就是萨摩,现在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都包括在萨摩公国,就像萨摩耶德同样受司马氏影响。在东欧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农业社区长期被称为斯美尔德,其读音也类似司马,都体现当时农业发达的晋朝对司马衷西征沿途的影响。司马衷西征打击匈奴同时是为了发展商业,为了货币收入增加,也是为了打通陆路达到罗马帝国。和晋朝贸易密切的罗马帝国,在这时期的希腊历史学家马尔塞林称赞晋朝是强国领土辽阔,也称赞晋朝是友好邻居,可见晋朝是打通了和罗马帝国的联系,成为罗马帝国的邻居。xqp品论天涯网

  马尔塞林评价晋朝人最善于养生,寿命二百岁,这是在评价晋朝的医疗技术和养生学,他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是有根据的,和当时晋朝的实际状况相仿。司马衷时代重视医学,宰相张华、裴頠都是医学家,而且在当时丝绸之路同时被称为香药之路,晋朝出口丝绸,进口香药,尤其是松香在晋朝被当成长生不老的仙药,是晋朝赚钱的商品,在东欧出产松香的地方中,斯摩棱斯克(斯莫伦)的音译也类似司马,可见晋人在当地经营松香,就像十六世纪欧洲人追求香料航海地理大发现,四世纪中国人是追求松香开疆到欧洲。松香作为仙药服食,马尔塞林称赞晋朝人活二百岁是夸张,但服食松香活到百岁是有的,晋朝的单道开就是吃松香活百岁。司马氏集团和晋朝中央在东欧是有常驻的官员和商人,晋人到拓跋部的很多人都没有南返而留在草原,很多应该是在东欧的,莫含是最不愿待在草原的,后来却没南返,应该就是在东欧。司马衷打下的欧亚控制区在司马睿时代仍被晋人控制,通常可以认为376年左右晋朝在东欧的控制区被占领,当时匈奴击败哥特控制了东方到罗马的边界,在欧洲开始民族大迁徙,而此时晋朝的代国也被灭亡,无力维护草原向西的商路。司马衷西征欧洲不仅让自己成为草原民族树碑效忠的皇帝,让晋朝和罗马通商,更有利于斯拉夫民族形成发展,促进游牧民族农业发展,司马衷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xq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