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抗日战的胜利后,关东军在苏联红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东北成为一片军事真空。时任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的司令员曾克林根据中共中央的命令,迅速率领只有1500多人的部队挺进东北。
由于受《雅尔塔条约》的限制,在苏联红军撒出前,其他任何军队都不能进驻东北,因此,中共中央指示赶赴东北的军队,不能打出正规军的番号,不能大张旗鼓,不能进入大城市等等政策,需要低调再低调。
曾克林部只有一部电台,由于信号较弱,加上老旧,在进入关外后就已经与中央失去了联系,相关的政策也不知道。既然是胜利接收,曾克林自然是一直采取高调的方式大摇大摆的行军和做事,然后就直接向沈阳开赴过去。
这种“高调”的方式马上就给曾克林带来了麻烦。很快,在行进的路上,便与苏联红军狭道相逢了。这支突如其来的军队,并没有在苏联红军的计划之中,苏联红军感到意外和不解。八路军除身上那套皱皱巴巴的灰军服外,既无军衔标志,也无部队番号,乍一看,与民间武装无异。苏联红军呼拉一下子围了过来,枪拴拉得啪啪直响。
八路军当然知道对方是苏联红军,是革命同志,奈何语言不通,便使劲比划。然而越比划,问题越大。俄罗斯人都是一根筋,以为对方要玩空手道,三下五除二就搬倒了旁边的几个小战士。危机迫在眉睫,再不解决就真的就要当俘虏了。这时候,曾克林忽然灵机一动,话不通,劲使不上,我们可以唱歌啊。抗大学习时,老师不是讲过,共产党人可以通过《国际歌》在全世界找到同志吗?想到这里,曾克林当机立断,马上就指挥部队合唱起这首全世界无产者为之奋斗的歌曲。战士们心领神会,卯足劲一展歌喉,顿时,《国际歌》雄壮的旋律感染了刚才剑拔弩张的苏联红军,他们立刻用俄语加入了这场特殊的大合唱。歌声中,苏联红军终于知道了这是一支共产党的军队。歌声中,两支不同国籍的战士紧紧拥抱。
后面的事就不说了,曾克林配合苏联红军,一鼓作气拿下山海关。这是中苏历史上两国军队第一次胜利会师,也是第一次携手作战,最后取得了胜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