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周润健
天津市和平区山西路上,一幢浅灰色的小楼掩映在浓浓的树荫里,一块醒目的红色牌匾映入眼帘,这里就是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
中共天津市和平区委党校党史研究科科长史煜涵介绍,这座纪念馆前身为“中共天津建党纪念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天津成立的第一个地方领导机关——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诞生地。
1924年9月,中共天津地委在原法租界普爱里34号(和平区原长春道普爱里21号)正式成立,选举于方舟为委员长,江浩为组织部主任,李锡九为宣传部主任。在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内,还专门还原了当时中共天津地委召开成立大会时的讨论场景。
中共天津地委的成立,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天津第一个党的领导机构的诞生,从此,天津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从1924年9月成立到1927年8月撤销的这近三年时间里,中共天津地委先后7次转移办公地,留下8处机关驻地旧址,目前仅存2处。这也反映了当时革命形势的险恶,为安全起见,党的领导机关必须频繁变动办公地。中共天津地委虽然存续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它却是天津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强有力的、统一的领导核心。”史煜涵说。
中共天津地委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欢迎孙中山北上的活动、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爆发后,又领导了反对英、日帝国主义的罢工斗争和“反奉倒段”运动。
在此期间,中共天津地委十分重视党员发展和组织建设,革命队伍日益壮大,至1927年初,中共天津地委领导下的党支部已经发展到24个,党员450余人。
在中共天津地委成立前后,江浩和他的家人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浩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和出色的革命家。史煜涵介绍,为了从事革命活动,当时担任国会议员的江浩,月薪400大洋,但他却从来不置家产,把大部分收入都交给党作为活动经费。为了掩护党的地下工作,江浩把家眷安置在当时法租界普爱里,并且十分注意运用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经验,和家人一起守护着党的秘密。
江浩的妻子刘喻莲本来不识字,做家庭主妇,但江浩对妻子非常尊重,教她识字,后来刘喻莲也可以写一些简单的书信,积极配合党的活动,做一些保密掩护工作。
江浩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他教导孩子生活要勤俭朴素,并经常向子女讲授革命道理。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大女儿江韵清和儿子江震寰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早期党员。
有革命,就有牺牲。1926年11月下旬,江震寰等人被捕。虽经党组织多方营救,未获成功。
史煜涵介绍,江震寰等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江震寰在给已有身孕的妻子的信中写道:“敌人虽然打得我们皮开肉绽,但是他们得不到任何东西。”他在信中为将要出生的孩子取名“赤星”,叮嘱妻子一定要“抚孤之承我志……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期”。
1927年4月18日,奉系军阀当局下令把江震寰等15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押往刑场杀害。刑场上,江震寰面对刽子手的枪口,怒而不跪,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口号,最后,江震寰身中三枪,含恨倒地,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
“整个大革命时期,面对反动势力的一次次严酷镇压,共产党人在忍受失去战友和亲人的巨大悲痛中,依然在中共天津地委的坚强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战斗着。”史煜涵说。
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忘却。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生动翔实地记录下了中共天津地委成立近三年的“红色印记”。
回望青史守初心,传承精神再出发。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目前正在实施展陈改造工程。
“7月1日前夕,纪念馆将改造完成,重新开放。欢迎更多的人走进纪念馆,了解中共天津地委成立的这段历史,感受共产党人的火热初心。”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馆长高金铭说。
(新华社天津5月14日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