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世纪葡萄牙崛起为海上霸主探索人类文明之驱动力兼论郑和的航海功业
中篇
目录
一、葡萄牙的海洋霸主之路:向大海寻求生路
葡萄牙的生路在哪里:靠海吃海
南欧的商贸集散地
商品经济兴起
欧洲第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开拓海疆定为国策
重视海军建设
二、航海家亨利王子横空出世
为大海而生的王子
王子的独特优势
王子的时代背景—生逢其时
亨利王子—开启葡萄牙和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正文
一、葡萄牙的海洋霸主之路:向大海求生路
1、葡萄牙的生路在哪里—靠海吃海
上面提到的四个人文社会的基本驱动力(四力),生力、灭力、物力、心力,葡萄牙走上开拓海疆之路,就是这四力交相作用的合力所促成的。
首先是生力,生路,是生物、动物、更是人类的基本本能。所谓生力,当然首先是生存,生计,过活、过日子;其次是生路,不但过活,还要过上好日子,舒坦的日子。葡萄牙既是个海洋国家,只能靠海吃海,依海而生;但葡萄牙在15世纪前后,面临严峻的内外客观环境,在传统的格局下,却过不上好日子,这是十五世纪前后困扰葡萄牙亟待解决的大难题。
为什么会这样?
追根究底,首先当然是物力;塑造葡萄牙国家的物质力量,也即葡萄牙的海洋环境和所处的地理区位。这是人力改变不了的天条,宿命。
葡国偏处西欧大半岛所属的伊比利亚小半岛的西南端,国土面积九万平方公里左右,比荷兰的四万平方公里大两倍,但比起北邻西班牙的五十万平方公里要小五倍之多,所以只能算是个小型的滨海国家,不是像英国一样的一个孤悬海外的大岛国。
其东部和北部,背靠大陆,邻接的是个虎视眈眈的强邻西班牙;西部和南部面向大西洋,海岸线长达1794公里。内陆多山,不宜农业,资源贫瘠;人口在十五世纪时只有150万左右。也就是说,葡萄牙是个天生的海洋国家的命,单靠陆地无法生存,更不要说是过上好日子,所以注定只能依海,像岛国一样向大海讨生活。
依海则只能靠渔业和商贸。其依海的自然条件,虽然比不上其他欧洲国家,例如希腊、意大利、荷兰,但也有其特殊的优势,地势北高南低,半岛的四条大河流都在葡萄牙沿岸入海,众多的大河口深入内陆,特别是河口港的进口狭窄,出港遇西风顶风,培养了葡萄牙船员敏锐的观察力和抢风航行的能力。在靠风驰航的风力时代,葡萄牙沿岸风向多变,西风、北风频繁,葡萄牙水手天生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操帆能力。这很像中国的南人北人之分一样,北人习陆,南人习水;北人善马,南人善船;此自然生态使然,物力决定了心力,心力又反作用于物力。
充沛的雨量使居民顺河入海,而这一带是块富渔区,盛产海鲜鱼类,所以世代务渔,以捕鱼为生。其次是从事海上商贸活动而言,由
于位于葡萄牙加那里海流和东北信风所形成的海上航路的边缘,在靠风力和海流航行的帆船时代,这个自然区位的特点使其港口成为联系南北欧、非洲和欧洲航线之间的中间站和起点,因此商贾云集。
由于濒临大西洋为西班牙阻隔,无法像意大利、希腊一样,充分利用地中海的资源,只能向渺茫的大西洋,寻求民族的生路;难怪葡萄牙的历史学家雅依梅·科尔特说,葡萄牙的历史,就是一部竭尽全力去利用大西洋,向有“死亡绿海”之称的大西洋讨活路的悲怆历史。
2、南欧的商贸集散地
如上所述,葡萄牙偏居西南欧南端,远离欧洲的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个长期以来一直被欧洲中心国家边缘化了的国家。这对葡萄牙而言十分不利,就拿商品经济来说,在十四至十七的三四个世纪中,北欧诸城市结成了强大的汗萨商业政治同盟,以北德意志诸城为主,与盟城市多达70多个,最多时达到160个,主宰北海和波罗的海广大海域的商业活动,其南方的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既然无法向北方谋求生路,被迫只能向西南或向西发展,寻求生路。
但这时欧洲传统的商道却发生了有利于葡萄牙的重大变化,即中东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并定都于此。此后利用黑海、地中海的贸易优势和丝绸之路西端的有利位置,建立一个经济繁荣,金融稳定的伊斯兰国家。在土耳其势力范围内,任何商船都要购买许可证,以此掌控地中海至中东的商道。所以,当时依靠地中海经营商贸活动的国家意大利、法国,自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曾经被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垄断的中东的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现在被崛起的奥斯曼帝国的土耳人阻断,以致欧洲市场上这些货物的价格飙升。
对葡萄牙来说,坏事变好事,靠地中海为生的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和法国商人,被迫不得放弃传统的地中海,转向大西洋,群集于葡萄牙各海港来谋求新的生路了;从而使葡萄牙,这个一向被欧洲中心国家边缘化的国家,时来运到,成了新宠,成了欧洲开拓海洋贸易的货物集散地了。
盖14世纪以来,大西洋沿岸已形成一些对外贸易的港口,西欧各国特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不少商人和航海家,纷纷聚集于伊比利亚半岛之上,当西欧迫切需要开拓新航路时,半岛上的葡萄牙、成了理想的出发基地。但单有这一个有利的条件,也远远不足以使葡萄牙能够成为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领军国家;因为这只是外在的客观条件,还需要有必要的主观条件相配合。
3、商品经济兴起
这就是葡萄牙的本身的主观条件,否则就是有再好的外在客观条件,也无法成就其引领欧洲航海事业的先驱功业。这时的葡萄牙,自从711年至14、15世纪这七八百年来,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广泛采用水利灌溉,促进农业和商品交换,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例如瓷器、陶器、珐琅器、棉纺织品等行业,都一一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城市,如制造刀剑、钢、盾、皮鞋、铜铁铸造、呢绒等的城市,盛极一时。还出现了一批港口城市,如巴塞隆那、里斯本等,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海港。到了15世纪,半岛的商品经济直追甚至超过西欧其他国家,提供了有利于率先向海外开拓的经济条件。
其次,就贸易的货币而言,也诱使葡萄牙从事海外开拓。因为13、14世纪的欧洲,在威尼斯、热那亚商人的带动下,商品经济日益昌盛,亟需金银作为交易中介,从而掀起一股金银热。马可波罗等对东方中国富饶的描述,“遍地黄金,香料盈野“,使西方商人渴望到东方冒险致富。
为了掠夺买卖黄金香料,只有另辟通路,成了西欧人当时从事航海事业的另一主要驱动力,寻金热的渴望,也即心力。
淘金热和贵族们开疆拓土的渴望,诱发了商品的强烈需求。商品经济需要货币交易中介,然而西欧极度缺乏货币,葡萄牙尤甚。1253年,佛罗伦萨首先铸造金币,随后各国继之仿效,葡萄牙直到1383才自铸金币。
到了15世纪,葡萄牙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更亟需黄金、白银等硬通货,作为贸易中介,于是掀起了黄金热潮。但葡萄牙国内又没有大型的金矿和银矿,所以就必须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开拓海疆。需求决定供给,有了需求,就有了商机,这个商机当时就有赖于海洋新航路的开拓!
恩格斯说,15世纪末,葡萄牙远航印度、西班牙远航新大陆,都是要去寻找黄金。”诚哉斯言!白人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就是黄金。“ 到东方去寻宝,发家致富,促成欧洲人,包括葡萄牙、西班牙人,渴望到东方去冒险发财致富,成为两百多年的十多次十字军东征的目的之一。北海的维京人、诺曼人,地中海的威尼斯人、热那亚人,莫不如此。
需求决定供给的另一史例,就是意想不到的提高日常生活品质的调味品的小小物质,就是这些今天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胡椒粒,香料,竟然成了撬动历史的主角。今天,连欧洲人自己也很难理解,他们的祖先为什么会对香料如此依赖!这个意想不到的小商品,竟然把葡萄牙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但历史没有无缘无故的因果关系,既然发生了,必有其原因,那就是正如西班牙皇家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卡洛斯·马拉穆德所说的那样,在没有冷冻设备的十四、十五世纪的时候,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赖香料,所以欧洲人对于香料的需求十分急迫,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质言之,渴求香料的热情,与渴求黄金的热情一样,驱动寻求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物力转化为心力,然后物力心力交互作用,开启了葡萄牙的海洋事业。
香料贸易,先是被阿拉伯商人垄断,接着,商路又被突然崛起的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欧洲急于摆脱困境,不论是神圣的宗教,还是世俗的商业,都希望能找到强有力的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在陆地上的军事突围失败之后,焦躁不安的欧洲人开始到海洋寻求出路。
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强大才心力在作用,就是欧洲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的文化思想原因。葡萄牙上层社会狂热信仰天主教会中方济各会教派的教义,鼓吹人接近自然,提倡冒险,相信远方有灵,为在大海上与风浪拼搏的船员带来慰藉,成为鼓励他们从事海洋冒险事业的精神力量。
这是消极性的驱动心力,积极性的驱动心力是,在十字军东征圣战精神的鼓舞下,深信一个盛传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关于祭司王约翰Prester John(Presbyter or Bishop John)的传说,即在穆斯林和异教徒统治的地域中的非洲中的阿比西尼亚Abyssinia,建立的一个基督教(宗主教)之祭司兼皇帝的神秘国度。在神权统治的中世纪的欧洲,这种宗教信仰,无疑是个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一些狂热的信徒去完成使徒的使命。
这个使徒,机缘巧合,就是史称欧洲的伟大航海家,葡萄牙亨利王子。详情见下节。
4、欧洲第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葡萄牙王国早在1139-1143年阿丰索一世时,就将摩尔人全部赶走,建立了一个欧洲大陆上第一个得到罗马教皇承认的独立统一的君主制的封建王权国家。从此不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而是一个人民的王国,得到贵族和人民的拥戴。
从葡萄牙的历史来看,截至亨利王子的父王所继承的王朝,是抵抗战胜外部侵略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因为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后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这块土地上曾先后被罗马人、日尔曼人和伊斯兰的摩尔人征服。正如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斗牛士一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入侵者的抗争战斗。
赶走摩尔人后葡萄牙强大的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但实现国家的强盛却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葡萄牙只有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资源十分匮乏,无休止的连年战火又不断侵蚀着这块贫瘠的土地,独立之后的葡萄牙王国在经历了两个世纪之后,也依然是危机四伏、风雨飘摇。
强大的君主制将会给它带来什么?葡萄牙民族的未来在哪里?一直靠近海捕捞和商贸为生的葡萄牙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被称作“死亡绿海”的大西洋,寻求生路和开拓国家的未来。
5、开拓海疆定为国策
葡萄牙的历代王国,由于国家滨海,都重视航海事业,原不足为奇;难得的是,历代国王都将开拓海疆定为国策,视为优先事项。因而在政策上,给私人颁发海外探险的营业执照,鼓励葡萄牙人前往之前已经发现的海外大陆进行探险活动。所以,在政府的鼓励引导下,在葡萄牙人中掀起了一股海外探险热潮,成为时代前进的主流。
在此热潮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私人船只向海外从事探险活动。船长和水手们,早在亨利王子之前已经发现的海外土地上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冒险活动,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成了暴发户,在暴利的贪婪心力的强烈驱动下,航海探险活动风靡一时,特别是缺乏土地的贵族的子弟们,更是把发财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开拓海疆的事业上。
6、重视海军建设
开拓海疆、以商贸立国,都缺少不了船舶工业和海军建设。所以,葡萄牙历代王国、朝野上下,都重视造船业,和打造强大的海军。国家以此为政策,民间以此为时尚。在此政策和风气下,开放王家森林,用木材造船;招纳热那亚水手培养自己的海员,甚至不惜任命热那亚航海世家佩萨那斯家族为世袭海军领导人;更有创意的是,强制实行带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海上保险制度,以发展海运;鼓励贸易,以吸引外国商人,特别是有钱的犹太商人。1317年,堂· 迪尼斯国王与热那亚航海大师曼努埃尔,签订重建海军协定,系统学习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海图知识,从此具备了一支起码的海军;尔后在长期同北非和西地中海的阿拉伯穆斯林船舰作战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海上航行经验和壮大了海上武装力量,从而为其后的亨利王子开拓海疆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造船业和海军舰队的支撑。
二、航海家亨利王子横空出世
1、为大海而生的王子
风云际会,正当这个时候,葡萄牙出了一个英雄人物,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John the Great of Portugal的第三个王子,全名唐·阿方索·恩里克,维塞乌公爵(葡文为O Infante Dom Henrique Duque de Viseu,1394年—1460),英文为航海家亨利王子(Prince Henrythe Navigator)。
是他应时而生,是他把葡萄牙推上了海霸之路,奠定了葡萄牙的欧洲海上强国的基础,是他被公认为欧洲海上大发现和大扩张的开启者,是他继中国的郑和之后,开启了欧洲人征服浩渺无际大洋的征途,向波涛汹涌的海洋挑战!也是他启动了欧洲进入人类全球化的进程。
令人深为惋惜的是,在东方中国的另一个大航海家郑和启动的人类全球化的进程,有始无终,因后继无人嘎然而止,而让欧洲史家把这项桂冠戴到了亨利王子的头上。详见下文。
王子好像就是为大海而生,少怀大志,沉稳深潜,天生酷爱海洋,以海洋为家,海洋就是他的生命,终生未娶,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了海洋事业。他是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在十字军东征圣战精神的鼓舞下,深信盛传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关于祭司王约翰Prester John(Presbyter or Bishop John),在穆斯林和异教徒统治的非洲地域中的阿比西尼亚Abyssinia,建立的一个基督教(宗主教)之祭司兼皇帝的神秘国度的传说,因而对整个非洲着迷,矢志要到非洲探个究竟。在那个仍然神权当道的中世纪末期时代,决不能忽视宗教对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所起的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2、王子的独特优势
当然,不能过分夸大王子的作用,因为人毕竟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历史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上述的客观因素是必然的条件,王子的出现是必然中的偶然,是在这些必然条件中发生的偶然条件;即使没有王子,也会有其他葡萄牙人或其他欧洲国家的人,来完成这个历史进程;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和知识的积累,已经到达了向大海挑战的水平,正如轴心时代中西群贤毕出一样,因此必然会有一个人应时而出!西方出了个亨利王子,中国更早出了个郑和,就是最好的证明。
王子的一生,就是这种辩证唯物史观下必然与偶然辩证关系的产物,也是量态历史学中心物辩证关系的范例。
当然,毋庸置疑,作为王子,他享有较一般人远为优越的优势。例如,他享有一项私人航海家所没有的优越条件,他天生就是一个拥王子,不是一个只认钱的商人,不是一个只图名利、有勇无谋的探险家;他的航海爱好和事业,得到他父亲若奥一世国王和政府,承续一个两百年来雄心勃勃的开拓海疆的强力支撑,并得到国王的授权,主持实施。所以他手上握有大量商人、私人航海家梦寐以求的强大的物力人力的资源;他的航海活动,是在代表政府,执行国家长远的、雄心勃勃的开拓海疆的国策和规划,绝非一时兴起的个人谋取名利的行为。
所以,握有这样雄厚的人力、物力和政治资源的优势的王子,已成为国家命运所寄托的历史人物,岂是私人的商人、航海家和探险家所能比拟的?
当然,巧合的是,王子本人天性就热爱航海事业,乐此不疲,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甘愿为国家的航海事业,无私地奉献一生。
3、王子的时代背景—生逢其时
幸运的是,就在葡萄牙大张旗鼓地在海上开疆拓土并从中获利的近一个世纪里,处于欧洲政治中心的其他地区,还生活在中世纪的封闭中明争暗斗,忙于发动战争,抢夺地盘。处于边缘国家的葡萄牙也有其优势,就是当中心国家忙于内斗时,可以好整以暇,专心一致地从事自己的海洋开拓事业:这时中心国家的英格兰和法兰西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贵族之间战争不断;德意志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几百个邦国正在进行着无休止的战争;意大利的城邦正享受着传统贸易带来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而葡萄牙强大的北邻西班牙,也在忙于为光复国土与穆斯林作艰苦战斗。这就为葡萄牙亨利王子开拓海疆事业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4、亨利王子—开启葡萄牙和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中国人一谈起西方新航路的开拓、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伟绩时,马上就会脱口而出地讲到哥伦布、迪亚士、麦哲伦等西方的大航海家;其实他们都是后辈,都是踏着他们的共同的前辈--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的脚步前进的。
当然,中国人更不应该数典忘祖,忘记我们也有个甚至比亨利王子更早、更伟大的航海家,他就是郑和。西方人的欧洲中心观,主导的话语权,往往将王子的航海事业抬高到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高度,从而无意识地贬低了郑和对人类地理大发现、新航道的发现,作出的前驱性的伟大贡献。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来看,这是严重的偏见,是对郑和和中国人的不公,必须平反纠正。这也是作者撰写本文的附带目的和期盼。
初露锋芒,攻占非洲摩尔人堡垒城市休达
1415年,时年二十一岁的王子,跟随国王,跨越直布罗陀海峡,突袭摩尔人在西北非海岸的要塞休达城,并将之占领。王子不爱政治,但博览群书,尤喜兵学战史;此役,年轻气盛、豪气干云的王子,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神勇无比,立下赫赫战功,赢得国王的赞许和官兵的钦服。
此役的重要性在于:
一、打开了长期被穆斯林人锁上的葡萄牙通往非洲大陆大门的一把钥匙,从此: 休达是穆斯林世界封锁、进攻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前哨站,只有拿下休达,葡萄牙才能冲出穆斯林人的封锁,探险非洲,进而探险世界,探险辽阔的海洋,对葡萄牙乃至欧洲的近代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建立了第一个殖民点,也是欧洲海外的第一个殖民点,成为葡萄牙近代历史,当然也是欧洲近代历史的转捩点,揭开了葡萄牙和欧洲殖民主义的序幕。
三、从穆斯林俘虏口中和缴获的战利品、商品、书籍文件中获知,阿拉伯聚敛财富和航海秘密,原来阿拉伯金币来源于西非几内亚湾的金矿。也从阿拉伯人得知,香料之路是由许多海路和河流网构成,由此从东方购运香料:豆蔻、肉桂、丁香、胡椒、辣椒等向香料;丝绸、棉布、瓷 器、化妆品等奢侈品。葡萄牙人终于眼大开眼界,发现了所渴求的财富的来源。这些发现,为萄牙开拓海疆,寻找财富,注入了兴奋剂,进一步掀起了海外探险的热潮。
如果单从地图上看,只要穿过撒哈拉沙漠,就能到达一个中非遍地是香料、黄金的世界。 但是,由于要穿越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面积约达93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葡萄牙面积的100倍;不但面积辽阔,而且自然条件尤为恶劣,常有沙尘暴,温差极大。葡萄牙人完全缺乏穿越撒哈拉沙漠所需的科技工艺和经验;为了避免长途艰苦跋涉所冒的艰险难料的危险,只好别寻他途,另谋生路,改走大西洋海道。亨利王子便决定走海路去寻找这富饶之国。
所以,攻下休达,对葡萄牙海洋事业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会过分。王子由于对此役立下了赫赫战功,赢得了国王的信任,任命他为最南部的阿加维省的总督,成为握有实权的地方行政首长,为他大展宏图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建设开拓海疆基地、草创航海事业体制
1420年,也即休达战役的六年后,王子利用他作为阿加维省总督的职权,决定在欧亚大陆的最西南端、欧非洲航行的必经之地的萨格雷斯Sagres半岛(圣文森角 Cape St. Vincent)上的一个荒凉的小渔村、萨格里什(Sagres)小渔村,一个被葡萄牙人视为世界尽头的地方,建设一座航海事业的大本营和指挥中心,以便开展他雄心勃勃的航海事业。
从此,王子便一直驻守在这里,孤独地面对大海、孜孜不倦地、全心全意地,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谋划、组织、发号施令,而奉献了漫长的四十年,直到离开人世,享年66岁。
掌握海洋规律
如果把海洋视为要征服的敌人,就得知己知彼,尽量了解你的敌人;如果不认识海洋,如何能够征服海洋?而当时的大海,对欧洲人而言,仍然是本天书,是个谜,是个未知的令人生畏的禁区。一千多年前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 约90-168 A.D.-?)所描绘的、影响欧洲人上千年对世界认知的地理知识,其中除了欧亚非三洲外(没有美洲),其余的世界是一大片漫无边际的海洋;难道大西洋真的是人类的禁地,无法航行吗?巨大的问号折磨着渴望向大洋讨生活但却望洋兴叹的欧洲政治家和航海家,当然也在困扰着王子。
所以,王子在迈出大洋远征脚步之前,必须尽可能地首先了解大海,掌握海洋规律。为此目的,就在萨格里什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国立航海学校。王子将有关的航海资料、海图都搬到此处,并设立气象台。更关键的是,无人不成事,所以为了招揽人才,王子面向欧洲,广招当时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威尼斯的著名的航海专家、学者(地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航海家),不论国籍(意大利、犹太、阿拉伯)、宗教信仰(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到校执教,聚集一堂,研究探索海洋规律。广泛收集地理、气象、风信、海流、造船、航海等方面的最新资料,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航海事业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造船业和有关的配套设备和海员培训
水,无船不行,但在地中海航行的传统船舶,无法在大西洋上航行。直到14世纪末,西欧多为单桅,只能在地中海内海或大西洋沿岸航行,不能在大西洋离岸航行,更不要说离岸远航。15世纪初以后,西欧造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出现多桅船(二桅、三桅的横帆、三角帆,顺风、逆风均可航行)。所以王子十分重视造船业,精心谋划,建造船坞,到1440年,终于把只配备一幅四角帆的传统欧洲海船,改造成配备两幅或三幅大的三角帆、长达20至30米、重达60-80吨的三桅轻快灵便的、适宜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船舶,这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船舶,严禁出口。海上利器成就了亨利王子征服海洋的雄心。
与之相配套的是海洋定位的仪器(罗盘)和海图。于是他重金雇佣犹太和阿拉伯学者专家,制作精确的航海仪器,如改进从中国传入的指南针、象限仪(一种测量经度,尤其是海拔高度的仪器)、横标仪(一种简易星盘,用来测量纬度等);但远洋航行,没有精确的海图就意味着盲人行路,于是亨利王子收集了大量地图,并让犹太和阿拉伯学者专家绘制了更加准确的新海图。
再就是,王子在基地上培训骨干船长和大批熟练水手。这一系列关于航海事业的理论、技术和人员建设,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技术和人力基础。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南风扬帆远航了。
初建海外殖民模式
葡萄牙人终于在王子的率领下,脱离陆地,要扬帆远航,沿着非洲大西洋沿岸,向南出发了。这时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就是王子的航海事业;王子的航海事业就是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两者可以画上等号。
1418年首次出航,发现马德群岛的桑特斯港。1420年,发现加纳利群岛,作为探险的落脚点;1427年,远航发现并占领亚速尔群岛(相当于到达美洲距离的三分之一的航程,是一次离岸的远程航行),作为大西洋航行的中继站;1432年,派遣16条船,船员数百人,殖民亚速尔群岛,奠定了葡萄牙殖民海外的模式。1437 年,全力经营西非近岸的一座小岛,开创许可证制度,从事奴隶、黄金、香料交易,获利丰厚,成为葡萄牙沿岸商贸的典范,称之为阿尔金商站模式。王子去世后,在巴西、西非安哥拉、东非莫桑比克、印度果阿、中国澳门,推广施行;也被荷兰、英国、法国的东、西印度公司所仿效,成为西方商贸殖民的基本模式之一。于此可见,此模式影响之广泛深远。
1441年已是47岁的亨利王子派出的一支探险队(终生未上船坐镇指挥),从非洲归来,献给亨利王子的礼物是10个穆斯林奴隶。从此,欧洲人从非洲大陆上掠取奴隶的罪恶行为就正式开始了;往积极的方面说,可发横财的奴隶贸易大大刺激了欧洲商人和探险家,进一步推进欧洲的航海事业,也为此后欧洲罪恶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事业添加了滑润剂。但消极面也很明显,就是为王子的辉煌航海事业,披上了一层违反人类罪行的丑陋外衣。
君不见,由于贩卖奴隶有利可图,三年后探险队有组织性地掠夺奴隶,带回来多达200多名的奴隶,并且在葡萄牙的街市上出售,使殖民主义肮脏龌龊的典型人贩生意更趋红火。从此开启了欧洲长达400多年可耻的贩卖奴隶的人口交易。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1448年在布朗角的阿尔金岛,建立一座运储金子、香料、奴隶的永久性中转站。在非洲开拓的奴隶贸易加上香料之路,使葡萄牙的贵族和商人,都成了暴发户,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葡萄牙,于是此前批评王子航海事业劳民伤财的声浪平息下来,转而成为王子航海事业的支持者。同时,也使欧洲各国妒羡不已,纷纷效尤。于是,一部欧洲主导的海洋文明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就这样,在王子开宗明义的引领下,谱写成篇了。
1445,王子的船队到达非洲最西端的佛得角,船员上岸深入几内亚湾,寻找黄金、奴隶、土产。王子本来是要完成到非洲寻找基督教祭司王约翰Prester John(Presbyter or Bishop John)国度的梦想,结果却带回来的是象牙、黄金、黑奴的财富。
葡萄牙人终于从西非几内亚湾获得梦想的黄金,和从东方购运的香料。随着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开拓,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里斯本,充满了葡萄牙的国库。然而,相对于郑和大量倒贴的朝贡贸易的远航事业而言,不但没有充实国库,反而使国家财政不胜负荷。这是郑和远航事业嘎然而止的一个重要原因,详情见下文。
奠定了欧洲主导的全球化第一块基石
远航的必经之路是罗卡角,这里是欧洲的“天涯海角”,是远航的水手们对陆地的最后记忆。千百年来,这块伸入海水的巨石,一块悬崖绝壁,就像一个孤独的老人,无奈地守望着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守望着欧洲的梦魇。直到16世纪,葡萄牙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卡蒙斯在搏击大海的征程中,创作了一首传诵不绝的史诗《葡萄牙人之歌》,由此罗卡角才一扫往日荒凉、失落的阴霾,一跃而成为欧洲人开拓新世界的支点。
“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公元1443年,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从罗卡角Cabo da Roca出发的葡萄牙航海家穿越了西非海岸的博哈多尔角,这是一次航海的壮举。在此之前,这里是葡萄牙的最西端,整个欧洲大陆的最西点,是欧洲人已知世界的尽头。因此,这里千百年来成为欧洲探险家们开拓新世界的起航地;可以说,它是一块奠定了欧洲主导的全球化第一块基石。
教皇为葡萄牙正式戴上海上霸主的桂冠
对于葡萄牙在王子的领导下取得的这些辉煌的海上开拓的成就,在欧洲握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的罗马教皇,当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尼古拉五世于1455年,也即王子去世前五年,特颁诏:“凡已征服或将被征服的地方,自博哈多角到几内亚全部海岸以及整个东方,今后将永归国王阿丰索及其继承者享有主权。”葡萄牙海上霸主地位,于是在欧洲的西方世界获得合法性。
总结而言,王子航海事业取得的成就,利远大于弊;历经十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原来神秘莫测、令人望而生畏的大西洋,逐渐显露出一些规律,不再是一片禁地,而是一片福地,让后来者例如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一批优秀的欧洲探险家、航海家,浮想联翩,充满憧憬,虽然人类此后面临的,不再是陆地而是海洋,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科技文明的发展、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提出又上一个台阶的挑战。
当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欧洲人竟然不择手段,践踏生命,毁人家园和财产,甚至犯下滔天的累累灭族罪行。看到西方的海外扩张,竟要人类为此付出这样高昂的生命代价,历史车轮血迹斑斑,怎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2022.3.25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