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文学影视创作骨干培训班侧记
4月10日,30名来自火箭军基层部队的文学影视创作骨干集结在火箭军工程大学,参加为期两周的火箭军文学影视创作骨干培训班。培训班先后邀请施战军、裘山山、朱秀海、徐剑等16位军内外知名作家围绕军事文学与新时代、战争经历和战争文学等主题登台授课,使参训学员有效开阔了创作视野,强化了文学自觉,提升了文学创作水平。
在新时代,如何引导基层文学创作骨干有效提高军事文学创作水平,艺术记录改革强军征程,为强军事业鼓与呼,是此次培训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参训学员大多有作品在媒体杂志发表。然而,这些作品多以抒写自我情感为主,缺乏真实反映火箭军部队练兵备战实践的现实题材作品。“大家来自一线,对军营生活有最深刻的体验,如果我们不能书写军营、赞颂英雄、讴歌强军,那还能指望谁来扛起这面旗帜?”在题为“军事文学与新时代”的课上,《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的观点引起所有学员的强烈共鸣。原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西南军事文学》主编裘山山结合自身30余次进藏采访的经历,以“行走高原,书写高原”为题,讲述自己40余年军旅文学创作历程和人生感悟。她用脚步丈量雪山、用真情讴歌军营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每名听课的学员。因创作《穿越死亡》《出征夜》等蜚声军内外的海军创作室原主任朱秀海,结合两次参加边境作战的经历,讲述他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创作体验,让人深受启迪。来自工程部队的上士陈仁海说:“我们导弹工程兵常年鏖战深山,与山为伴的征战岁月是文学创作的‘富矿’,回去后我一定要深入生活、思考生活,将文学创作的笔触聚焦在火热的施工一线,聚焦可敬可爱的工兵兄弟,浓墨塑造新时代火箭兵的血性担当和昂扬风貌。”
“文学的生命在真诚,创作应当注意读者的感受。”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说,应当像对待生灵一样去珍惜、尊重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作品都该给读者以“陌生感”,而非像“标准间”一样。这一观点,让刚刚踏入创作之路的学员感受到了著名作家的创作状态。空军青年作家王凯在跟学员交流时说,“当务之急是要把准兵的脉搏、感悟兵的情怀、了解兵的关切,有意识地触摸最基层的军营生活和普通战士的内心世界,写出他们在圆中国梦、强军梦、人生梦过程中的艰辛、温馨和感动。”还从未写过小说的某部干事喻华刚说,老师的传经授道解惑,为他打开了文学创作那一扇虚掩的门,进一步坚定了自己进行军旅现实题材文学创作的信心。
灵感的火花需要碰撞,好作品是改出来的。为让学员们对作品有更清晰的定位,对创作有更明确的目标,真正实现“在学习中写作,在写作中提高”,培训班每天晚上组织开展“一对一”辅导、座谈研讨和读稿交流,“探班”交流成了培训班的一道别样风景。此次培训,共收到学员递交的小说11件、散文18件、诗歌12件。《解放军文艺》主编姜念光讲评时说,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历史事件的思考写实,又有现实生活的情感抒发;既有基层一线的讴歌解读,又有官兵群体的深度分析,有质量有见地,对火箭军军种文学创作开启新篇章充满期待。
这次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瞻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旧址等。学员们在历史文物前驻足,在老照片前沉思,思绪飘向战火纷飞的岁月,体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英雄先烈的不朽功勋,不断涌起为民族书写、为军队书写、为英雄书写的创作热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