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手稿封面 资料图片
1939年除夕之夜,冼星海应邀出席抗敌演剧三队的内部联欢晚会,光未然现场朗诵了新作长诗《黄河》,“掌声刚落,星海同志霍地站起来,把歌词抓在手里说,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杂以欢呼,祝贺这诗与音乐的心灵的契合。”(光未然:《黄河大合唱的诞生》)3月26日,冼星海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写下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个音符,他把对祖国命运的思索、对民族灾难的忧愤、对锦绣河山的赞颂、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全部倾注在这部“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杰作中,如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在创作过程中,冼星海力图创造出既借鉴西方康塔塔的体裁,又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新形式音乐,他曾对田冲谈及,“一提到颂,很容易使人想到赞美诗,我是在国外学西洋音乐的,我不能把黄河颂谱成教堂里的赞美诗,所以,我曾经想从昆曲中能找到一些适合民族风格的旋律,但又行不通,古老的曲调不能把黄河的气魄和作者的意图表达出来……作者心目中的黄河是活生生、有生命力的,它既是母亲,又是一个巨人”。经过六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和反复推敲,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初稿杀青,冼星海又用一周时间完成乐曲的配器。在他看来,“《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了。”(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
4月13日晚,抗敌演剧三队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黄河大合唱》(邬析零指挥),光未然亲自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颂》《黄河怨》由田冲、蒋旨暇演唱。首演效果在冼星海眼中显然并不完美,在5月11日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纪念晚会的演出中,独唱换上了鲁艺音乐系的陈地和莎莱,合唱队和乐队也全部由鲁艺师生组成,冼星海亲自指挥。据何其芳回忆,“冼星海穿上一套黑色哔叽的中山服,很整齐。他一手拿着指挥棒,挥动两只手臂指挥,有力极了。”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都给予充分肯定,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今晚的大合唱可算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我永不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黄河大合唱》也由此成为延安的保留曲目,“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恩来题词)。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观看《黄河大合唱》后这样评价:“我在延安第一次听到冼星海的作品,这位年轻作曲家的乐曲和合唱曲现在从黄河到黄海到处都在演奏……虽然它有许多从外国借来的东西,它仍然是中国的”,并对毛泽东表示,“这是我在中国听到的最好的大合唱了”。(斯诺:《为亚洲而战》)
1944年,爱泼斯坦访问延安,与叶君健合作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译成英文,《黄河大合唱》由此登上国际舞台,蜚声海外,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杰出战歌。1945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成立庆祝大会上,美国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用英文演唱《黄河颂》。1955年10月30日,莫斯科举行冼星海逝世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全苏广播交响乐团用俄语首演《交响大合唱黄河》。正如严良堃所言:“《黄河大合唱》在海外侨胞中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在其巨大的艺术感召力下,来自不同地域的华夏同胞被包融在共同的民族情感中。”1992年,《黄河大合唱》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黄敏学)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