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闽南某海域。风高浪急,“炮声”隆隆。一场以小规模海战为背景的海上联合演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呼叫,呼叫!我舰遭敌炮火袭击,2名战士身负重伤,请立即救治!”接到指令后,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175医院野战医疗队队长莫群一声令下,由8名医疗队员组成的“前沿复苏手术分队”,随即登舰展开救护。
航行中的舰艇像一片树叶在海上飘摇不定。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模拟开颅……医疗队员将保险绳系在腰间,救护有条不紊,手术一丝不苟。半小时后,“伤员”转危为安。
一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175医院院长夏挺永远铭记3年前的那次败走“麦城”。
那天傍晚时分,指挥部帐篷内的军用电话骤然响起。“10分钟后,将有30名不同伤情的‘伤员’送往你所,请迅速做好救治准备!”以往伤员救治考核课目,通常都是提前预设好的,而且一次最多救治5-6名。这次一下子送来30名,怎么展开啊?夏挺心中一凛,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5辆救护车呼啸而至。30名“伤员”被紧急抬下。有的昏迷不醒,有的浑身是血、四肢断裂,有的精神失常、大喊大叫,现场乱作一团。
面对突发情况,医疗队顿时乱了方寸。最终,因检伤分类缓慢、特情处置不当、救治通道不畅等,当场被考核组亮了“红灯”。
“假如明天上战场,就你们这个救护水平,恐怕连自救都困难,还敢指望你们救伤员。身为军医,无论你们是硕士还是博士,上了战场都是白衣战士。要永远记住,你们是为打仗而生,更要为打赢而备!”上级首长的点评,像一记重锤,沉重地敲击着夏挺和全体医疗队员的心。
想起医院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炮火洗礼中走来,形成了“绝对听指挥,随时上战场”的优良传统,院领导一班人顿感汗颜:能打仗、打胜仗的“红色基因”,绝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
治训先治虚,求胜先求实。一场训练改革的“攻坚战”在全院打响。医疗方舱救治一度是各级前来考核观摩的“必看节目”,可“明星装备”不能成为展览品,关键是要不断适应战场需要,当好官兵的“生命守护神”。为此,野战方舱先后28次走上“战场”,与作战部队官兵一起“走、打、吃、住、藏”,贴近实战进行卫勤对接演练。
之后,院党委又将目光聚焦到数字化卫生营建设上。莫群带领队员们集智攻关,将自主开发的医疗救护分队、野战PACS等信息系统融为一体,实现“前线”和“后方”互联互通。野战医院可以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同步读取伤情信息,迅速做好手术准备,伤员有效救治率提高了20%以上。
莫群引以为豪的是,假如现在上战场,野战医疗队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集结,30分钟紧急出动,45分钟内展开12节野战医疗方舱,建起一个功能齐全的数字化野战医院。昼夜最大伤员通过量可达400人次,能同时展开4台手术。
院务处长林德昭做梦也没想到:在一次卫勤考核拉动中,他这位“后勤部长”,竟被点将成了“首席指挥”。
这一天,无锡联勤保障中心考核组突然“降临”,临机抽考野战医疗队。按照抽组方案,指挥员无疑是医疗队长莫群和教导员温连英。
“林德昭!此次拉动,请你指挥!”考核组长的命令出人意料。林德昭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其他院领导也捏了一把汗。
临阵换将,阵脚不乱。只见林德昭快速镇定下来,稳坐中军帐,将任务一一下达给医疗、护理、医技、防疫和后勤保障模块;带领手术小分队前出至“敌前沿阵地”,指挥开展火线损伤控制手术;临机导调,面对突发批量“伤员”涌入,组织检伤分类、野战手术、紧急后送……各项程序有序推进。这一次,林德昭带领战友们打了一个“漂亮仗”:考核优秀。
二
想起那位“尖刀班”班长林晓卫,第175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林斌至今还很自责。
3年前的一天下午,在一次实战演习中,某师小有名气的“武教头”林晓卫在冲锋时严重摔伤,造成颅骨开放性损伤、右腿粉碎性骨折,肌肉外翻,血肉模糊,当即休克。这名战士被紧急送往175医院后,林斌和专家们经过6小时手术,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因缺乏有效的辅助训练设备,术后的林晓卫只能躺在床上静养。重返训练场后,由于肌肉长期缺乏有效锻炼,训练成绩大幅下滑,曾经的“小老虎”失去了往日风采。年底,他遗憾地离开了部队。
得知这一消息后,林斌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羞愧。他想:如果是在战场,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名战斗员离开战场,这将直接削弱我们的战斗力啊。
“科研要闻枪炮声,实验室要对接演兵场。”痛定思痛的林斌将科研的焦点对准了战场,萌生了研发下肢可调节康复支具的念头。
说干就干。林斌深入到作战部队训练一线,收集官兵训练伤数据,面对面了解官兵康复训练需求。那段时间,他白天忙临床,晚上搞科研,只要有空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分析数据、琢磨模型、设计图纸。
这一课题研制成功后,获得国家专利并投入临床试用,随即投送到训练一线。林斌欣慰地说:“部队伤员依靠这个支具开展康复训练,出了病房就能以最快速度走上训练场。”
林斌和同事们瞄准战场搞科研,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9项、发明专利14项,项项都运用到战场救护上,救护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院外同行跟他开玩笑说:“老林,你这个大专家,怎么总搞这些‘小儿科’?这些发明的‘含新量’‘含金量’都不高,有什么意思呢?”
林斌嘿嘿一笑,底气十足地说:“军医首先是军人。对于军人来说,‘含新量’和‘含金量’,都不如瞄准战场的‘含军量’!”听了这句铿锵有力的回答,周围的同行们齐刷刷地投来赞许的目光。
三
戈壁滩上,一次反恐枪战中,一名武警战士腹部中弹。隔着防弹衣,他的数根肋骨被冲击震断,当时看着并无大碍。两个小时后,他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救治,却因腹内出血过多引发血气胸,这名年轻的战士不幸牺牲。
“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这名战士,是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听到这一案例,郁毅刚十分心痛惋惜,同时也陷入深思:如果随队配属一支小型医疗救护手术分队,当即为重伤员实施损伤控制手术后再后送,也许就能保住战友的生命。
那段时间,郁毅刚像着了魔,细心研究了世界各国军队的医疗救护模式之后,他发现:战场救护伤死率低的军队,都无一例外地配属了前沿外科手术分队直抵战场实施救护,为重伤员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要想降低战场救护伤死率,白衣战士就必须离炮火近些,再近些!”郁毅刚大胆摸索“前沿复苏手术分队集群”的战救新模式,打造多支由6-8人组成的前沿外科手术分队直抵炮火一线,灵活开展生命复苏、损伤控制手术,第一时间控制伤情、抢救生命。医院成立“野战外科教研室”,跨专业遴选6名专家领衔,专门负责这一战救模式的攻关。
登舰艇、钻坦克、乘战机、进坑道……郁毅刚忙得不亦乐乎。一听说哪里有演习,他就两眼放光,总是想方设法将他的课题带上“战场”,进行实战检验。
牛刀小试,锋芒初显。如今,由郁毅刚领衔成立的“前沿复苏手术分队”,已先后20余次与作战部队开展对接演练。部队领导兴奋地说:“‘手术刀’直抵烽火前沿,使战场伤死率大幅下降,野战救护能力明显提升,更让我们打仗备战的信心倍增!”
四
“假如明天上战场,你准备好了吗?”第一次被问到这个话题时,当时还是普通护士的俞嘉有点不以为然。“我一个聘用护士,护理好病人就行了。战场,离我可远着哩!”她当时心想。
“心中无战,就不配在175干!”全院大会上,院领导的这句话掷地有声。渐渐的,从野战医疗所的一次次拉动中,俞嘉闻到了越来越浓的“炮火味”。她逐渐认识到:身处175医院,心中无战是待不下去的。后来,她主动要求加入野战医疗队。
6年前,一次微光下采血演练令俞嘉终生难忘。模拟战场上,昏暗的帐篷内,要求在燃尽一根火柴的时间内,快速完成对“伤员”的采血。一根,两根,三根,一次次穿刺,一次次失败。担架上的“伤员”疼得龇牙咧嘴,俞嘉也急得浑身冒汗。她不禁纳闷:平时微光下的模拟人采血训练,我次次考核优秀。咋一上“战场”,就开始掉链子呢?
“来,扎我吧!你要过的不是技术关,而是心理关!”时任护理部主任郭彩云撸起胳膊,走上前来。
“主任,那不行。扎您,我更紧张!”俞嘉连退几步说道。
“战场上没有主任,只有伤员。我就是你的模拟人,扎过我这一关,你就赢了!”郭彩云坚定地说道。
又一根火柴被点燃。俞嘉调整呼吸,镇定自若,一针下去,鲜血涌出。那一刻,她的眼睛湿润了。后来,因野战救护训练成绩突出,俞嘉被作为护理骨干转为文职人员,还当上了放疗科护士长。
党委谋战,人人思战。神经外科护士长吴文丽,已是技术8级,参加野战医疗队长达16年。面对军队调整改革,她积极为党委分忧,今年主动提出自主择业。之后,又和其他3名自主择业干部,一起返聘回医院工作。“脱下的是军装,脱不掉的是融入血液的‘红色基因’。若有战,召必回!假如明天上战场,我照样会冲锋在医疗救护的最前方。”
年终岁尾,野战医疗所补缺27个岗位。部署不到一天,收到请战书232份。人人都把能成为一名“白衣战士”,当成一种荣耀。厚厚的一摞请战书,犹如175人用实际行动发出的庄严承诺:假如明天上战场,战场救护,我们准备好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