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河岳,塞草黄沙。狼烟烽火,金戈铁马。中国军事文艺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底蕴深厚,光辉不减,已经深深融入到民族智慧的培育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之中。时至今日,重温那些古代战争题材文学经典,仍然能够有效激发出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新中国成立以后,军事文艺持续绽放时代光彩。20世纪50年代,持续三年零一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推动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大规模军事文艺创作活动。此后,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时期,军事文艺始终挺立时代的潮头,引领社会风尚。时至今天,我们打开那个时期的文艺作品,还能清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气息和情绪涌动。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当前,我军正经历“史上最强军改”,军事文艺工作者理应投身其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捕捉在改革强军这一时代裂变中飞溅出的那些传递人性光辉的火种,来点亮新时代新征程上人们的心灵火炬。
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文艺深情关注人民军队阔步前行的足音,通过鲜活的形象、生动的笔触、艺术的手法,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着人民军队的多彩生活和主流价值,旗帜鲜明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塑造了许多闪耀着时代光芒的军人形象。如上世纪50年代《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80年代《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靳开来,21世纪初年《亮剑》中的李云龙、《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这些文艺形象不仅深刻影响着几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还远播境外成为海外受众的“偶像”。近年来,《前卫文学》开设“强军故事会”专栏,配合每年的全军主题教育,以故事或小小说体裁,用较短篇幅对军队改革转型中的典型事迹进行文学加工、艺术再现。这些小故事洋溢着兵情兵趣,讲出了改革强军大道理,且短小精悍、生动鲜活,适合基层部队生活节奏和青年官兵阅读习惯,很受读者欢迎。作为“史上最强军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讲好官兵身边的改革强军故事,是我们这代军人和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责任。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互联网、新媒体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一带一路”战略正成为沟通世界的纽带、桥梁。这启示我们,我军的军事文艺不能把目标受众仅仅限定在基层官兵这个圈子里,还要积极拓展接受人群,谋求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强军故事,在世界坐标中寻求创造,从而跨越地域、种族、肤色、文化障碍,成为普罗大众所广泛喜爱的智慧结晶。在创作理念上认清文化差异,善于兼收并蓄。更多地注重人文关怀、英雄主义、和平正义等中外文化中具有相近性或共通性、一致性的部分,把尊重人的生命、彰显人文关怀、塑造丰满的英雄人物形象作为创作的核心;在叙事内容上提高作品的跨文化融合度。少用横向对比,尤其不做抬高自己、贬损他人、凸显文化差异的比照评价,而多运用纵向对比,既介绍了历史渊源、传播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又彰显了时代的发展进步和人民军队的崭新形象;在传播路径上抓好“翻译”这个再加工再创作环节。防止造成文艺作品在“编码、解码”中的意义失落和内涵畸变。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定会是军事文艺繁荣发展、走向世界的新时代。军队文化工作者应着眼搭建开展思想文化和舆论争锋的特殊武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殊窗口、促进军事文化交流互鉴的特殊使者这一目标要求,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文化使命;着力打造军事文化精品,让我军优秀的文艺作品走向世界,促进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人民军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