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彩灯、月饼……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欢乐祥和氛围。其实,早在魏晋时期,民间就出现了中秋赏月的活动,到了宋朝,夜市还会通宵营业,游人络绎不绝。
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场、新酒上市……饮食可谓非常丰富。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月饼的身影。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传到民间,只是当时还不叫“月饼”,而是俗称“小饼”和“月团”。
发展至明朝,月饼成为中秋节节令食品,这一习俗也在民间彻底流传开来。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做成图案印在月饼上,更加惹人喜爱。
到了清朝,月饼的制作技巧越来越高。《随园食单》记载“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读来令人垂涎欲滴。
而且,如江南一些地方还有“卜状元”的习俗。简单说来,就是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放,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按照点数大小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取相应的月饼吃掉,其乐融融。
除了吃月饼以外,中秋节的习俗还有祭月、拜月、赏月、燃灯等。民俗专家萧放解释,拜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至于具体的仪式,一般是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在家里或者户外摆上“月神”牌位,然后放好瓜果梨桃、月饼等供品,然后进行叩拜,祈求福佑。
“那个时候,男女拜月的愿望不一样。男子一般希望科举考试能取得好功名,女子则希望能够拥有美丽容颜。”萧放说,随着习俗演变,明清以后才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由于地域原因,以拜月赏月为中心,各地中秋风俗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过去在北京,“兔爷”可算是过中秋的标配。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这么描写过:“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 不止孩子们喜欢,大人也会拜拜兔爷求个吉利。
古代,在浙江一带,观潮算得上是中秋时的一件盛事,据说,“中秋观潮”早在枚乘的《七发》中已有所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创作的《八月十五看潮》诗中也写道:“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可知此风俗由来以久。
“中秋节南北地区习俗差异不大,北方偏重亲人团聚,南方户外活动比较多。”萧放说,除了拜月、赏月之外,较为典型的民俗活动还有烧宝塔灯、放孔明灯,偷月亮菜等,一家人会在中秋当天团圆饮酒、吃新米饭,“此时,未来女婿上门送礼提亲”。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