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游记
【引子】梦回三万年前
3万年前,东方拂晓,溪水边,女人们手提陶罐在打水;丛林中,男人们手持削尖的木棒在追逐着奔跑的动物;土坡上,老人们在打磨石器;居落旁,孩子们在快乐地嬉戏。黄昏,男人们抬着猎物高兴地回到居落,孩子们欢呼雀跃,老人们用尖状器具分割猎物,女人们燃起炊火,一缕缕烤肉味四散飘香。夕阳的余辉给连绵起伏的山梁,水草丰盛的湖泊,成群奔跑着的野马、野驴和羚羊披上了金色,好一副壮美的水洞沟原始风貌。夜幕降临了,老老少少围绕在篝火边跳起了粗犷而富有活力的原始舞蹈,围观的人们击掌、欢叫,水洞沟一片沸腾……
忽然,灾难降临了!大地在颤动,水洞沟人在惊愕中四处奔逃,动物四处逃窜,大树被连根拔起,土崖崩塌滑落,火焰喷发,巨变毁灭着一切……当眼前刮起狂风暴雨时,一阵阵阴冷的空气扑面而来,雨水打在赤裸的胳膊上,冰冷!雨住风停,洪水回落,天空渐明,远山失翠,地面上,骸骨横陈……
远处,一群史前水洞沟人携带着狩猎用具、利器、火种,艰难而坚定地走向远方,去寻找新的家园……
㈠旧石器遗址遐思
光着屁股从树上跳下来,
半爬半直立着在水中捉鱼吃,
颤颤巍巍直起身子摘着树上的果子充饥。
看着茫茫的天,望着绵绵的大地,
我们的祖先才觉得在这横荒的世界里,
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堪一击。
不知那一天他们学会了,
用石头攻击比自己还幼小的动物,
用绳节去记录岁月的沧桑,
望望彼此的裸体,
他们害羞地用树叶遮住了隐私部位,
躲进半地上半地下的草庐中好几天不出门。
不知又过去了多少年,
他们敲敲打打粗加工起石头来,
用粗糙的石头砍刮出带尖的木棒
靠着这些简陋的工具,
养起了一大群猪狗和家禽,
种出了人类最早的粮食,
过起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虽然孩子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一座座穴居的地窝子,
留给了现代人无穷的遐思。
㈡古长城怀感
一条蜿蜒的土长城游龙一般,
横亘在一望无际的中国北疆,
把华夏大地分割成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
为了争夺版图上天然分配不均的人口和财富,
几千年的金戈铁马在长城内外演绎了无数遍,
惨烈的厮杀声震得土城墙矬了一截又一截。
一座座烽火台,
狼烟燃烧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火光映得戍边将士胆战心惊,
鼓声、柝声敲得战马悲嘶哀鸣,
八百里告急催得中原龙庭手忙脚乱。
望着眼前的残垣断壁,
我又一次想起了把长城哭倒了几百里的孟姜女,
眼前这段城墙是否浸透过她千年的泪水?!
我的脚下是否还掩埋着累累的白骨?!
秦始皇和明成祖如果能复活,
可敢把长城和烽火台修上钓鱼岛?!
㈢藏兵洞怀古
暗道、陷阱、机关、射击口,
能容纳数百上千个将士藏身,
却遮挡不了一个内忧外患朝廷的覆亡!
地下粮仓、饭堂、议事厅和兵器库,
可储藏数月经年的武器和粮食,
却笼络不了早已涣散的军心和民心!
藏兵洞阻挠不了鞑靼人烧杀抢掠的铁蹄,
古长城同样也挡不住八旗兵席卷华夏的战火,
流遍了荒原血,
多少白骨和着泪水随风飘。
【写在中间的感慨】大明王朝废墟上的祭奠
蜿蜒东去的古长城遗址、曾经巍然屹立的烽火台残迹、空留下一片萧瑟和荒凉的神秘的古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和迷宫般的地下藏兵洞,令人遥想当年大明王朝“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守边情形,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惨烈场景,崇祯皇帝梅山自缢而死时的无奈身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什么具有着悠久农耕文明的中原王朝屡屡被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和外夷欺侮甚至灭亡,除了人种的彪悍、熊熊的扩张野心、军事科技的后来居上,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反思吗?!
㈣驼马道怡情
叮叮当当的铃声,
和着马儿轻盈的步伐,
载着我又回到了童年娶新娘的车上,
田野里飞扬着脆格盈盈的欢歌和笑语。
乘着悠悠的驼车,
时光就这样慢慢从身边溜过,
象轻风掠过芦苇荡和盐碱地,
静静地我什么都不想,
一切的烦恼都留给坎坷的山崖去屏蔽,
留给宁静的湖水去融化,
除了欢乐和恬淡,
我什么也不想带走。
㈤漫游红石崖湖
沟套着沟,
野芦苇连着野芦苇,
小土路的尽头蜿蜒着竹板桥,
在高耸贫瘠的黄土崖下,
埋藏着一眼延续生命的清泉,
翻过高高的大坝,
我们来到了一泓清澈的湖边,
荡悠悠的船儿,
把我们的郁闷和惆怅让轻风送给了宁静的湖水,
两岸的黄土高崖把岁月的沉思装满了我的脑海,
兴奋的我好长时间难以平静,
睡梦中经常浮现那片古战场,
还有那一泓清清的湖水,
还有那古长城内外的刀光剑影与惨烈的厮杀声。
【结束语】寻找怡静的倦鸟
漫步在三公里长的芦花谷,小径两旁摇曳多姿的芦苇令人陶醉于这难得的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坐在叮叮当当小步快跑的驼车或马车上,极目四周盐碱滩,回味一下儿时坐在娶亲牛车上的闲情怡致,让时光在这一刻静静地驻足,什么烦恼也不用去想。跨过凉亭,泛舟湖面,碧绿的湖水,不时掠起的鸟儿,苍凉的黄土高崖,水岸长城巍然屹立,面对此情此景,思想起尘世的尔虞我诈和肮脏聒噪,令人由然而生“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和“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之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