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志。
这是个在当代互联网中小有名气的名字。
他24年平凡的人生,因其诗歌而被世人铭记。
1990年7月28日,许立志降生在广东省揭阳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与同村的许多前辈一样,成为亿万农民工中的一员。
但谁又能想到,不久后他会凭自己的才华,取得一个与其职业看似并不相称的身份——诗人。
2010年,他开始创作诗歌。
2011年初,他进入富士康,迎来其诗歌生涯的高产期。这个全中国最有名的工厂,带给他最多的题材和灵感,也给了他最深重的痛苦和绝望。
枯燥僵化的流水线工作将其驯化成螺丝钉,也因此,他的大部分诗作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甚至在其中,我们还能窥见社会主义的影子。
他在《这城市……》中写道:
这城市五脏俱全五脏皆烂
这城市城中村距市中心有十万八千里
……
这城市李白饿死街头口水歌手功成名就
这城市虚岁是1980-2013
这城市实岁是1966-1976
他在《北游记》中写道:
不止一次我在梦里撞上胡同
发现天安门没关,《毛泽东选集》没上锁
我对师傅说这是空城计,师傅说阿弥陀佛
思想和文化都要改革,上帝要发笑
群众要听从紧箍咒和红袖章
京广高铁从我眼中驶出
我不坐高铁我要走路
走出广东我把脚印种满全国又开满首都
和毛主席携手登长城
他叫我立志我叫他润之
在诗歌外,他是站立如铁,双手如飞,于白天黑夜的劳动中站着入睡的流水线工人;在诗歌中,他则是与李白作朋,与润之登长城,与天地谈生死,让诗歌为其掌灯的才子。
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风华正茂的青年诗人,竟在2014年9月30日,从17层高楼跃下,草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当人们探究其死因时,发现还是离不开富士康——这个他出卖了三年血汗的地方。
富士康白夜班轮替,每天工作十余小时的疲惫生活摧残了他的健康。令他抑郁、失眠、偏头痛。在这里,他被“治得服服帖帖,不会呐喊,不会反抗,不会控诉,不会埋怨。”
当三年合同期满,他以为终于挣脱了这独裁冷血的工业帝国,于是罕见地在其诗歌中留下了充满理想主义的话语:
这个早上我不再是低着头颅的打工仔
我是抬头挺胸的汉朝将军
誓以最后一箭
洞穿匈奴首领的胸口
而后,他北上江苏,想在那里开辟自己新的人生。
可惜,他这支箭,没能洞穿任何敌人的胸口,经过短暂飞行后便无力地坠入黄土,迅速被现实的风沙掩埋。
在江苏,只有中学文凭,最擅长打螺丝的他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即便是其引以为傲的诗歌,也因沉重阴郁、不合时宜的风格而不被出版单位看好。
他失业了。
半年后,他又无奈地站在富士康的门前,签下三年的卖身契。
一切,仿佛没有改变,可是,又好像都改变了。
他还能忍受那单调重复,毁人灵性,掏空青春和健康的工作吗?
已不能了。
有人说,青春是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可是对许立志来说,青春只是耗材。
他沿着铁轨奔跑
进入一个个名叫城市的地方
出卖青春,出卖劳动力
卖来卖去,最后发现身上仅剩一声咳嗽
一根没人要的骨头
许立志看透了,绝望了。然后,他死了。
在文学中,死亡是个复杂的词汇,它有时消极、可怖、凄凉,又有时壮丽、绚烂、浪漫。许立志的死很像屈原,他们的死亡都是对现世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对尊严的捍卫。
现实辱没他们的人格,可是在他们的肉体沉入江底、坠到平地的一刻,他们的灵魂却实现了飞升,彰示了他们生而为人的尊严。死亡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胜利。
正如海明威所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然而,许立志是死了,胜利了,工人阶级却没有胜利。
在他身后,还是有千千万万的人,继续在工厂里搁浅青春,省下物质金钱,省下一切幸福不幸福的情感,用于应付往后贫穷的生活。
而工人阶级是无法死亡的,他们必须用现实的胜利取代死亡的胜利。
所以,我们同情许立志的结局,却不能模仿他的选择。
许立志生前怀疑黑色的眼睛能否寻找到光明。
然而,世上有黑暗,就必然有光明。就像寂黑一片的宇宙深处,总会有璀璨的恒星在发光发热。
可惜的是,许多人在寻找光明的路上便已死去。
也因此,为最终寻找到光明,我们必须练就坚定的志向和坚韧的精神。
在这一点上,儒家文化对我们有所启发。
儒家的最高理想是天下为公,精神上追求自强不息。
但提及儒家,受近代历史的影响,我们常将之视为封建糟粕,认为其是保守落后的代名词,于是对其思想我们总会做片面武断的理解。
比如《中庸》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段话,容易被认为是灌输等级观念,让被统治阶级甘心被统治,不要有挑战秩序的想法。
然而,“素位而行”思想,体现的实际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强调自由平等的现代,我们当然反对等级,可是现实中,总是会有等级存在的。有人聪明,有人愚笨,有人强壮,有人羸弱。男人体力比女人大,大人智慧比小孩高,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等级,是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改变的。
强行地去挑战自然规律,一定会被自然规律所打败。
那改变不了规律怎么办呢?就是适应规律。
所以后来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顺应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顺应自身能力去改造世界,就是儒家想要教会我们的道理。
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渐次地去取得进步,改变命运的时机,自然就会到来。
这一过程,就叫修身。
故《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以,我们不必过分地关注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悲叹没有有钱有势的父母,没有大城市户籍,没有称心的伴侣。而应注重自己已有的东西,珍惜健康,珍惜一技之长,珍惜和平的国内环境,运用现有条件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许立志如果没自杀,以他的才华,在这个资本丑态毕现,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或许足够成为一位优秀的针砭时弊的博主,从而改善其窘迫的经济条件。
可惜他没有撑到这个时候。
但我们也欣慰的看到,一批新的90后甚至00后在觉醒。他们没有被苦难的生活压倒,而是在风浪中愈挫愈勇,走向成熟。
他们是在罢工中呐喊的工人,是在学校里激扬文字的青年学生,是在夜晚回家路上仰望星空的普通白领。是每一个为着幸福生活顽强奋斗的劳动者。
死很勇敢,因为人人都畏死。
死也懦弱,因为活着比死还难。
故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