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本《未来学校》的书籍在中小学悄然流行。
这是一本怎样的教育理论书籍呢?
说好听一点,这本书是一种完全不切实际的乌托邦似的空想。如果要点到这本书的病根子的话,那就是一本抹杀教育本质,混淆教育阶段性,引导教育实践走向邪路的理论。
凭什么给出如此的判断呢?
请容我具体分析。
一、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期待
在讨论教育时,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对教育而言,任何脱离教育本质的讨论都是不得要领的伪命题。
那么,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以往一提到“教育本质”,我们的一些的教育大咖以及公知理论家们都能滔滔不绝地给出一套一套的说辞,云遮雾罩的,就是不得要领。其实,教育的本质可以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期待。
在“社会期待”的前提下,才可以引发出很多关于具体期待内容的理论和说法——家庭的期待、时代的期待、不同国家及社会阶段的期待等等。
相对于“社会期待”的就是“个人兴趣和理想”。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个人兴趣和理想”引导到“社会期待”的轨道上来。“个人兴趣和理想”是教育的基础,“社会期待”是教育的方向。使两者融合为一体,就是教育的功能。
教育自出现以来,就有其利益的属性。利益有半径的大小,却绝对没有超越“利益属性”的所谓“纯教育”。
反驳者会说:“难道马克思没有说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吗?’”
可是,他们恰恰忘记了最核心的一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其共产主义学说有机组成部分,是不能脱离共产主义学说来单独谈人的发展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是人类社会的终极期待。
二、学校自出现之后,就注定要伴随人类到永远
《未来学校》有一个奇怪的逻辑:“人类本来是没有学校的”,因此未来学校也会消亡。该书甚至提出了“非学校运动是现代学校最早的掘墓人”;教师将淡出“职业化”而由“自由人”担任的观点。
作者似乎完全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学校是人类社会彻底从“动物”脱胎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并将伴随人类社会“终身”。
因为学校的出现,人类文明才得以系统地代代相传。只要人类文明不终止,这种传递就绝不可能中断。而学校,正是担负这种传递功能的主体机关。人类社会越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就越高,学校的权威性就越强。
为什么呢?
因为在社会之中,任何人都是有利益属性的!每个人都企图张扬个人的本能欲望而凌驾于“社会规范”之上,如果没有专业化的教师和权威的学校来规范“个人欲望”而引导入社会期望的轨道,那人类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无休止的内耗之中。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景啊!
教育活动说到底就是人影响人的活动。一旦离开了人的情感的影响、心灵的沟通,教育便不复存在。教师并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社会期待。学校是规范社会期待的权威机关。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都将只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工具及学校进行管理的工具而无法取代教师和学校的本身。
三、人类社会是需要统一意志的
在茫茫宇宙之中,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星球,人类只是宇宙生物的一个小小的单位。尽管我们目前对宇宙生物还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然而,在这偌大的宇宙之中不可能只独独存在着地球人类。人类是一个整体,有共同的利益,因此需要统一的意志。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就开始了不断探求统一意志的努力。这种统一意志绝不是把一种强权的意志强加于其他的弱势意志之上的意志,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之上的,包含了所有人利益的一种意志。在没有实现人类的大同社会之前,这种共同意志就无法完全实现而只能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共同利益的半径越大,所体现共同意志就越强。
《未来学校》鼓吹的所谓“新教育”恰恰是在“人性自由发展”的美妙词语粉饰下,完全抹杀教育本质、彻底否定人性的一种臆说。
教育有一个高频词“个性化”。那究竟什么是个性化呢?个性化其实包含了两个内容——人性水准和个人的知识能力结构。
人性水准是什么?人性就是个人本能欲望(食与性)与社会约束(道德与法律)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和谐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因此,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没有抽象的人性。每个人的觉悟和修养的水平不同,所表现的人性就不同。
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具体个人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我们称之为“特长”。每个人都是以其特长而自立于社会的。换言之,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特长(知识结构与能力)服务于社会并在社会规则的制约下自食其力的。社会总是对个人的贡献程度给予肯定和表彰。当个人行为对社会规则造成破坏时,社会则给予相应的惩罚以规范其行为。这种矛盾就是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
人类不可能没有统一意志,个人不可能超越人类社会的统一意志而独立存在。人类的统一意志体现着人与人的和谐,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意志就是这种和谐的共同体。
四、用“学习中心”取代学校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未来学校》实际上在教育摆脱“功利性”幌子下把教育的功利性发挥到了极致。假如真的实行起来,必定导致人类社会的严重两极分化及严重混乱。
所谓的“学习中心”实际上就是把“知识”变成了商品,学习者变成“消费者”。早几年有人把这种“学习中心”的形式形象地比喻成了“知识超市”。当时还只是局限于“学校课堂”,《未来学校》则扩大到了整个社会。设想一下吧,假如我们真的把这种“知识超市”的模式应用到了整个社会,那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首先就是“知识商品”良莠不分,学生各自为政,各取所需,混龄学习,游戏化学习,每个家长都只顾着为自己的孩子挑选商品,教师无须资格,“知识商品”无资质的网络化销售。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
接来下学生要面对的现实就是商品是有价格的,而学生家庭的收入是不同的。有钱的购买“高质量知识商品”,没钱的只好购买低质量甚至垃圾知识。难道这就是《未来学校》主张的“教育公平”?!
假如真的出现了这个局面,所谓的“监管和评价”就会限于疲于奔命状态而不得不躺平,最终默认这种两极分化和混乱愈演愈烈直至一场新的REVOLUTION爆发。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五、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实现教育高效率唯一的途径
《未来学校》实际上是基于精英教育思维的一种主观臆想。热衷于想当然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而毫无可操作性。只要拿到实践中就会造成极大混乱。比如前几年所谓的几个疯子搞课改的闹剧,全民写论文的荒唐,以及刚刚谢幕的“万门大学”都完全证明了这种理念的荒谬性。精英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亡,诸如《未来学校》之类的“伪理论”和实践还会次第上演,但是绝无可能成为教育的主流。这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新中国人民教育的理论是系统的、完备的、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是成功的。
人民教育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实现教育高效率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或者不相信这一点,对比和较量还将继续。然而,以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以学校教育为骨干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形式必将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并以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而获得普遍的肯定与接受。
人民教育的历史是辉煌的,人民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灿烂的!这不是口号,而已经是并将继续是铁的事实,
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
教育必定具有的鲜明的阶段性(再谈《未来学校》之谬)
《未来学校》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未来的教育将是不分年龄段的“混龄学习”,提出了“10岁的孩子可以跟70岁的老人在同一个课堂上课”。“10岁儿童可以教60岁老人”等一系列“标新立异”、“振聋发聩”的“理论”,彻底否定了教育的阶段性和专业性。
教育可以没有阶段性吗?
当然不行。
因为人的心智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有其鲜明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育必须适应他们的心理特点才会有效。不同职业的教育则具有其专业性。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到了“学者”那儿居然被弄得无比复杂混乱。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学者”仅仅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完全不需要对现实负任何责任。他们还狂妄地要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拿来改造社会,以为是灵丹妙药,一旦实行,教育就会云开雾散,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效率,社会就歌舞升平,一派繁荣景象了。
进入21世纪以后,有一批号称“海归高知”的人搞了一个““幼儿精英教育工程”,公开喊出了“给我30万,还你一个爱因斯坦”的口号,让幼儿学习“高等物理”等课程,当时权威媒体还做过专题报道。还有家长声称“后悔把孩子送来迟了”。20多年过去了,一个“爱因斯坦”也没有培养出来。最后不了了之。
随后出现的便是由一家报纸主导的“轰动全国”的“推倒讲台封老师口”的“课改大革命”,又称“几个疯子闹课改”。公开把弄虚作假当“典型”,当时号称“教育精英”的一部分人几乎全数为之推波助澜。“新教育”的口号也是在这个时期提出的,当时搞了一个“教师成功保险公司”——只要老师每天写教学笔记,10年不成功包赔。掀起了一股全国上下人人写“论文”的热潮,带火了一个“论文代写代发”的产业链,至今余波未平。
现在又要彻底否定教育的阶段性,搞知识超市型的“学习中心”(最近谢幕的“万门大学”就是“学习中心”的一个样板。)
鼓吹大呼隆学习,把过去的“我的课堂我做主”改头换面为“我学什么,我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说了算”。照例又从西方的陈词滥调中引经据典写满一本书以为时髦、权威、经典。我们的吹鼓手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喧嚣。
那么,假如真的取消了教育的阶段性,我们的教育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明白,假如真的取消了教育的阶段性,我们的民族教育就消亡了。“有条件”的可以去追逐国外名校,“没条件”的只好“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地自生自灭了。
这是多么精妙的设计啊——如同哲学的虚无、历史的“曼德拉效应”、心理学的《乌合之众》、文学的伤痕,艺术的“大裤衩”。设计得确实很富有想象力,但中国的老百姓并不傻。我们一如既往地要求:
大力普及完善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师质量,实行幼儿教育普惠制,提供充裕的幼儿园学位。
努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基础教育形成以公立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为辅助的格局,实现教育公平。
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使之与高等教育同步发展,齐头并进。
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努力全面进入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世界前列。
更新观念,根据社会需求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尽量实现“想学者皆有学”的目标。
鼓励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与活动。
适度允许合法的校外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在这些方面,深圳做得真的是很好。)
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其教育的阶段性一定是明确的,针对性是一定是很强的,公民在任何阶段想学习都可以获得充足的学习资源支持。
那种取消教育阶段性的大呼隆“混龄学习”的“学习中心”,与其说是无边际教育、无限制学习,倒不如说是取消教育——在美丽的语汇下的取消。
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
基础教育:儿童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三谈《未来学校》之谬)
《未来学校》对于“什么是学习中心”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学习中心是没有围墙的校园,甚至是虚拟的网络空间;然后又举例说“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也可以是学习中心”; 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天候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也没有上学放学时间,没有学制,无论8岁还是12岁都可以入学,10岁的孩子和70的老人可以在同一课堂上课,该书最后说“家庭再次成为学习中心,父母是未来学习中心的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
那政府充当什么角色呢?作者说“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划定底线,降低学习难度”,“当裁判员,当采购员(采购优质课程)”云云。整本书完全是零碎资料的堆砌,逻辑相当混乱。比如说他在论证“家庭式学校”的优越性时以美国家庭式学校为论据,家庭学校学生的SAT成绩要“比美国平均成绩高出67分”。既然最终还是以考试成绩论高低,那必定是“高知家庭”的孩子要比一般劳动者家庭的孩子占极大优势。这种状况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弊端”显然要比作者所一再批判的“学校教育弊端”要大出不知多少倍,只是在“学习中心”的幌子掩盖下把所有的“教育不公”都给合法化了。谁让你不出生在“好的家庭”呢?认命吧!既然优质教育资源都“近亲繁殖”了,那还侈谈什么“有教无类”呢?
如此之荒唐的言论居然还能以“重新定义教育”自居!这样的“学习中心”古来有之。比如封建社会有些地主家庭就办了专门供自己家孩子读书的学校。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学习中心”。上溯到奴隶社会,夏、商、周所设“庠、序、学、校”都是贵族子弟的“学习中心”。再比如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只有极少的学校,也是以僧人、贵族、官员子弟为招生对象,以培养西藏地方政府所需的各级僧俗官员为目标。学习课程除领主贵族的道德规范外,还要学一些做统治者必备的知识技能。没有统一的学制,没有专业的教师,也没有统一的教材、专门的校舍。“僧侣即教师,经文即课本,经堂、卧室即课堂”。官方明文规定,不准铁匠、屠户子女入校(农奴就更不用说了),平民子弟即使有幸陪读,也不得和贵族子弟坐在一起,毕业后也只能回家劳动。显然这就是当时西藏贵族子女的“学习中心”。
在《未来学校》中,从头至尾都在鼓吹“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的优越性而抨击学校教育的弊端。而“学习中心”的优势最终还是体现在“考试成绩”上。完全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篓子”,在比哪种形式往篓子里装得知识更多。
殊不知,基础教育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知识的多少。儿童阶段(主要指15岁以前的整个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化的核心是懂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具有一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作为一个“学教育、教教育、管教育”的专家,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无论出生于怎样的家庭,每个孩子都必须首先完成社会化的过程然后才能自立于社会。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在获取知识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条件。无可否认,“门里出身”的孩子在获取某些知识方面会具有先天的优势。比如音乐家的孩子学音乐,画家的孩子学绘画,以英语作为日常语言家庭的孩子学英语等等。但是,这只是孩子未来能够成才的可能条件而不是绝对条件。任何家庭出生的孩子,只要将来贡献于社会,就都能在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有这些位置和价值都是平等的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为了帮助所有儿童都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学校必须规定一些统一的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即便成年之后,为着某种职业(专业)而学习,学校同样会规定各种职业(专业)所必须完成的课程以及所达到最低标准。这就是学校的权威性所在。学校的权威性还体现在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规范、帮助和指导上。家庭教育也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权威机关,统领并指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法定职业人。相关法律为学校的这种权威性提供保障。
2022年4月22日星期五
教育的中国特色(四谈《未来学校》之谬)
颂明
现在一提到“中国特色”有人就笑了。他们讥讽说:什么是中国特色?不伦不类!人家把你边缘化了只好找个说辞自我安慰而已。典型的阿Q精神。
我不在这里反驳这种讥讽。我只从正面阐述一下“中国特色”的概念。话题稍微拉开一点。由于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那就不妨说说经济基础。
当前的人类社会,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 “资本控制”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发达资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支配、掌控和管理”着社会的全部双重生产——社会生产(活与物态劳动价值生产)与人类生产(脑与体劳动力资源价值生产)活动。这种社会生态必然导致少数人富,多数人贫而形成“富者恒福,贫者愈贫”的社会现实。不可否认,资本左右政治、文化、教育,富人决定着穷人的生活状况的现象还会长时期存在。
中国处在“资本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该如何生存与发展呢?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一是仰“资本”鼻息,接受资本安排,其结果就只能是“以出卖资源和劳动力为主要形式”下的“适度发展资本”,至于能够发展到何种水平,则完全由西方资本控制。稍有越矩便要受到“制裁”。
二是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接受资本控制,不惧怕制裁。这话说着容易,真要做起来就难了。由于资本对市场的巨大控制力且已经形成了一套有利于他们的游戏规则,我们要发展首先就必须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发展本国经济。不发展本国经济就无法抗衡国际资本,而发展经济又很难避免资本“控制”。一旦被控制了又会走到“出卖资源和劳动力”的老路上去。这就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两难境地”,或者叫作发展“双刃剑”。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既发展又不受资本控制呢?中国人是有智慧的。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
其实说起来就是简单明确的一句话:充分发挥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却决不允许资本操控政治。
如果换一种中国人的通俗说法,那就是“让资本也为人民服务”。
有人立马会跳起来: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当资本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它怎么可能“为人民服务”呢?
稍安勿躁。请容我把话说完。当然是可能的。首先,马克思的这句话是特指“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杀戮过程”的,有其特定的语境,不能孤立起来看这句话,更不能把它当成一成不变的定义。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资本的嗜血性暴露无遗;而只要改变这种生产关系,资本的嗜血性就会受到极大的抑制而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这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们中国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其潜力无可限量。只要我们充分搞好“两个循环”,就绝不会受制于人。你好好和我们做生意,那就一切按经济规律办事。
假如你把政治手段运用到了经济领域,那我们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我就有“往”,有来无往非礼也。
我们的市场经济讲求的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公平交易”,政治上讲求“命运共同体”。因此正义在我们一边。“德不孤,必有邻”,正义无敌。
那“教育的中国特色”又是怎样的概念呢?
教育必定是从属于经济、为经济服务的。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我们的经济相适应。教育的中国特色概括地说就是“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是相对于“精英教育”来说的:人民教育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教育;精英教育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孰优孰劣已在不言之中。
人民教育体现着全体人民的意志而不是只体现少数人的意志。我们的宗旨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至于学制,那得符合中国的国情。决不是外国怎么搞了,我们就必须也得跟着搞。外国行得通的在我们这未必行得通。因为我们不是“外国”。
学校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总是与时俱进的,但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是不能动摇的。《未来学校》所主张的“取消学校”观点其实是沉渣泛起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潮”。是根本行不通的荒谬臆想。
“教师、课程和学校硬件设施”是学校教育的三要素。缺一而不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加强课程的现代化、科学化建设,不断更新学校硬件设施而努力保持其先进水平;是学校建设的不变目标。
以上就是对中国特色教育的综述。你要是站在资本的立场上,你就无法理解人民教育。你要搞“取消学校”,那在世界任何地方最终都行不通。
“学分银行”是什么梗?(五谈《未来学校》之谬)
如果说《未来学校》大部分内容都是杂乱资料堆砌的话,那么第七章《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中津津乐道的“学分银行”则可以算得上是作者在“教师成功保险公司”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未来学校》在批判了我们学校的考试制度之后,受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美国的NAEP评价体系的启发,“发明”了“完善”的“学分银行”这一全新评价体系,并声称只有“学分银行”才最客观公正,才能彻底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细读一下作者关于“学分银行”的论述,你就会觉得作者简直就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在进行毫无因果关系的“奇思妙想”。他所做的论证完全是“无因果关系”论证。比如他以PISA等国际考试来否定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而事实上我们中国的学生在各种国际考试中成绩一直是处于领先位置的。
以PISA为例,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旨在反映国家或地区教育整体水平。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2021年中国学生成绩一直是骄人的。2009年中国学生是总分第一(只有上海参加测试)。2015年,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参加,中国学生在阅读(555)、数学(591)和科学(590)三项测试中成绩均位列第一,其中数学和科学更是遥遥领先。我们不仅是平均分第一,还是高分占比第一,低分占比倒数第一。2021年在共有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约60万学生参与的测试中,由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依然保持领先位置(要特别提及的是我国学生“幸福感指数”较低。关于幸福感指数本文暂不作讨论)。尽管不是全国范围的学生参加,但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基本相同的。就是学生要频繁地通过学校的各种阶段性考试。假如以PISA的成绩来看,恰恰证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再比如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我国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我决不是说我们的考试制度完美无缺不需要改革了,而是说“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是考试制度的改革的正确方向。现行考试制度最大弊端就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实践。“学分银行”式的改革则完全是一种孤立学习的偏道。《未来学校》中所描述的“学分银行”完全是作者主观臆想,是经不起任何实践检验的。既不具有任何的可操作性,也充分说明了作者根本不懂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意义在于运用。在于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和做事的能力。发明创造也不是刻意通过读书而空想出来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做事情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不把学习与做事结合起来就只能成为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掉书袋”。哪怕你在“银行”里存再多的学分也一文不值。
《未来学校》除了在“我的学习我做主”的“自由学习”的幌子下取消学校教育之外,还把学生的读书孤立了起来,诱导学生“为读书而读书”。这对于学生的“精神发育”的危害是极大的。
你的学习你能做得了主吗?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做不了主!
比如说你学习医学,那就得由医学规律做主。你学数学,就得由数学规律做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学习者只能老老实实服从学科规律,刻苦学习掌握所学科目必须掌握的各种知识并在实践运用中加以消化、理解,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舍此再无正确的学习之路了。
教育只要脱离实际,就会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引发出种种精神问题来。可以这样说,除了器质性病变以外,思想脱离实际是一切精神问题的根源。思想与实际的距离越大,精神问题越多。这是我们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2022年4月24日星期日
2022年4月23日星期六
学生幸福感的培养(六谈《未来学校》之谬)
教育如何改革并不能以“外国做了什么”为风向标,而要立足学生发展的实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而真正把握住教育的规律。
比如我们有学者看到“德国小学半天课,中学三四种”以后便惊呼起来:“为什么他们用1/3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基础教育的目标,而且水平并不低,我们应当怎么办?”这些学者却完全不顾及德国的一个现实问题,德国12岁至17岁青少年吸毒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 18岁至25岁的年轻男性,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吸食过大麻。这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怎么样?
我们国内也有一些激进的教育改革派尝试过“半天上课制”。媒体也曾以“县中只上半天课,高考升学率不降反升”为题大加宣传。当地还扬言两年之内全面推广,结果怎么样?又是再无下文的一个不了了之。
试问,如果我们在现阶段推行“半天上课制”,老百姓能通过吗?
我们的某些学者完全不顾现实地从概念到概念地空想,拍拍脑袋就是一个“理念”,然后一些媒体便不分青红皂白一拥而上地鼓吹。全然不顾真实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以为只要离奇就一定是创新。
如果我们有一点实事求是精神的话,无论从哪方面比,我们的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都不落后。拿美国来说,他们的大学靠的是“全球掐尖”来维持其先进的。而我们则是靠“输送尖子生而”被认为落后”的。谁能统计一下,中国向全世界输送了多少精英人才?!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教育饱受诟病的应当是学生负担过重和“学生的幸福感较低”。
学生负担过重恰恰是“精英教育”作祟的结果,过于迷信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与实践的结合。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基础教育文化课实行通过制而不迷恋“比高分”。这就是基础教育“兜底不限高”的教学原则。“必须通过”就是强制性的。至于你能达到多高的水平,那则是“自由”的,学校提供帮助而不加统一要求。这个观念的改变,尚需时日。 加大活动课的比重。活动课主要包括劳动、文娱、体育、科普和学军活动。活动课要实现课程化,纳入教学大纲规划。 把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应当组织教育专家进行深入调研,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 从国家的层面来说,为了保障儿童的睡眠时间,似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儿童至少睡眠时间。可以考虑纳入《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也要有法可依。
本文的重点是谈“幸福感的培养”。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获得“幸福感”的必要因素。
幸福感是一种自我体验。每个人对“幸福感”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幸福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答案是否定的。“幸福感”一定是与具体人的“三观”密切相关的。比如对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来说,你给他再多的财富他也没有幸福感。他的幸福感仅仅体现在“攫取财富的过程之中”。一旦失去了对财富攫取的过程,他的幸福感也就随之消失了。
从社会的整体来说,幸福感则与安全感和获得感(又称“成就感”)密切相关。安全感是幸福感的基础,失去了安全感,人心惶惶,那就谈不上幸福感了。获得感是幸福感的必要条件。获得感并不单单指“物质财富的获得”,更主要的是指个人行为能够被他人肯定、赏识,尤其是被社会肯定与褒奖。
从具体的个人来说,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责任感”。责任感是自我肯定、自我赏识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了责任感,人对于自己的一切责任行为都会感到幸福。当这种责任行为同时受到社会肯定时,其幸福感就会“爆表”。
生命的本质是一种责任。失去了责任感的人便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了。责任与能力相结合才能把“责任感”转化为“获得感”。如果失去了能力,责任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无法获得成就感,其心理就会呈现出无尽的内疚与自责。
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帮助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起儿童的责任感。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极度“自我”的人永远也不会有幸福感而只会有无穷无尽的抱怨。
《未来学校》完全脱离了人生观、责任感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完全忽视了“情感交流”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只是在侈谈“知识学习”的方法。这种“鼓吹”实际上就是“取消教育”。
2022年4月25日星期一
扒一扒《未来学校》的前世今生(八谈《未来学校》之谬)
纵览《未来学校》,我们找不到任何新观点,所看到的只是各种论著中的碎片汇集。该书的末尾附录了88条“主要参考引用”文献,作者的用意显然是要证明《未来学校》的权威性以及作者本人学识的渊博。可是,假如作者在“引用”之外却并没有给出自己的新观点而只是在给所引用材料添加注脚的话,那就弄巧成拙了,只能说明作者的“著作”仅仅是一盆“杂烩”而已。
笔者才疏学浅、阅读面也相当有限,却也可以清楚地看穿《未来学校》的前世今生。记得大概在1998年前后,笔者读过一本《学习的革命》,作者是珍妮特•沃斯(美国)、戈登•德莱顿(新西兰)。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学习理念,预言21世纪的学习将发生“颠覆性革命”。记不清是封面还是扉页了,印有特别抓眼球的字眼“怎样一天读四本书,并且把它们记住;怎样在四到八周内掌握一门外语”云云。当时在我们家庭的祖孙三代一起认真研究了这本书的内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本书可以当作一般科普读物来读却算不上学术专著,所介绍的学习方法只是一种猜想而不是成熟经验,没有实际的推广意义,可操作性差。”记得我的孩子把这个观点写成了一篇书评,发表在一本小杂志上。具体是哪本杂志记不清了,目的就是想提醒读者不要迷信这本书而盲目照搬。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本书极大地刺激到了学界的虚荣心和利欲,后来不但是盲目追风了,而且被“天才发挥”,他们在“全脑学习、”“快速学习”、“培养(其实是人造)天才”等名义下无限夸大其意义,创造出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新模式”。这可能就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各种近乎荒唐的“课改运动”的最初源头。我们的学者不善于分析我国教育实践出现的实际问题及其发生的内在原因去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却 宣称要与传统教育“彻底割裂”而发明创造出一套相当极端的“崭新理念和模式”,他们幼稚地认为只要彻底否定了教师及学校,教育就定能出现“柳暗花明”的崭新境界以及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从幼儿天才培养工程、人造神童、编造种种教育神话、课改大革命到《未来学校》,其想象力都没有超出《学习的革命》的范围而只是把其中的“超级学习法”等说辞变成了他们四处兜售的“灵丹妙药”。比如《未来学校》,其实就是对各种“超级学习法”的形象化。鼓吹者声称的“未来教育的蓝图”其实不过画饼充饥;自诩《未来学校》“超越了对教育的功利追求”,其实是把功利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声称只要用他们的方法学习,便人人都能成为“天才”。这又极大地刺激了一般家长的功利之心。人总有一迷,为什么不想想,当“人人都是天才”的时候不就等于没有天才了吗?像诸如“新东方”之类的培训机构鼓吹“学习中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需要招生赚钱(客观地说,新东方教育在单科、单项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上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却并不会“减轻负担”和“缩小两极分化”;恰恰是增加了学习负担、扩大了两极分化。新东方的模式适用于专业培训及学科补习并不能取代基础教育。其教学方式也完全没有摆脱传统的学校教学方式)。学者鼓吹更可以理解,他们既要卖书赚钱还要誉满天下、名垂青史。这样的好事再没有比信口雌黄地写书更容易了。老百姓盲目消费就显得有点傻乎乎的了。你的孩子真能够靠神奇的学习法成为“天才”吗?
醒醒吧,淑芬!
(昨天我在“七谈”末尾说此系列到此结束,可晚上又想了想,觉得话还没说完,还得再续上几篇。特此说明,并因为我的“过头话”而向读者致歉。”)
《未来学校》,未来是何年?(七谈《未来学校》之谬)
《未来学校》属于那种只适合赞美和获奖而不适合阅读的一本书。这就好比“皇帝的新衣”,因为什么也没穿,你无论怎么赞美“都不过分”,你赞美的只是你想象出来的“衣服”。
从大的方面说,《未来学校》就是在做着把教育全面市场化的努力。他说: “欧洲比较重视学校、学术的力量,美国比较重视市场的力量,中国比较重视政府的力量,各有各的特点。”其言下之意是,我们既不重视欧洲的,也不重视美国的,只是重视ZF的力量。 作者还直言不讳地说:“泰德 ·丁特史密斯在其新著《未来的学校》中已经给传统学校判了'死刑’。”所以,他立马要站出来做中国的泰德 ·丁特史密斯,写了一本中国的《未来学校》,同时宣称“传统学校已经进入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亡期,而未来学习中心已经呼之欲出,并不遥远了。’”
从小的方面说,《未来学校》在“真正的教育家办学”的幌子下,彻底抽掉了“教育家”成长的基础。连教师的职业都消亡了,家长可以成为教师,孩子可以成为教师,精英可以成为教师,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教师,连机器人都可以成为教师,依作者所言,那就是会说话的皆可成为教师,“学习中心”谁都可以办,无处不在。唯独学校里的教师该下课了。那么试问,“真正教育家”又从何说起呢?
作者信誓旦旦地说:“未来的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能者为师的时代,即将到来”!
可是,读者要问,你的这个《未来学校》的“未来”是何年,“即将到来”的“即将”又是何时呢?
“全国统一的文凭颁发制度”,何时正式取消?
“改由学习中心直接颁发自己的课程证书”,何时实行?
“我的孩子我做主”的家庭学习中心,何时王者归来?
作者能够给出时间表吗?
笔者却可以替作者回答上述的一系列问题:WILL NEVER!
基础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关乎国势国运。全面市场化是万万行不得的!
《未来学校》这种只是拾人牙慧而不能自圆其说的臆想,只会停留在作者的大脑中而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因为一旦成为现实,孩子就再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了。一旦取消了学校,一个民族的教育也就随之消亡。在实现世界大同之前,取消学校只是个天方夜谭。“学分银行”只会是一张蓝图,诚如作者所言,除了“舌不焦烂”以外,作者什么也不会留下。
至少在全球实现“世界大同”之前,学校教育绝无可能消亡。
到了大同社会,学校还会存在吗?
天知道,相信大同社会里的人会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说到这里,笔者想到一件事, 2012年4月,教育部批准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当时有很多人质疑。笔者在网络上不遗余力地支持南科大。笔者坚信南科大一定成功,理由是南科大的背后是深圳人民。有深圳人民的支持,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当时“万门大学”的发明者也以“创新教育”的名义到南科大蹭热度。笔者则断言,这所“大学”一定是短命的。理由是这种“私立”的教育机构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一定是“盈利”。而它不可能拥有那么多优质课程,教学也不可能系统化只能是“碎片化”,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总有一天会陷入“资金链断裂”。事实果然被“不幸言中”。接下来还有一所叫得很响的“民办大学”。我同样预言,除非这所大学最后转为公办或者“公助民办”(不改变学校性质而由国家拨款,会延长其寿命)否则也只会和“万门大学”一样。这又是什么理由呢?理由很简单,老子说过:“美言不信”。长于说大话、过头话,说明此人有思维缺陷。有思维缺陷的人可能做好某一个具体工作而绝无可能做好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多方面的矛盾,而不是“一根筋”所能胜任的。他不招本科生便罢(不招本科生就不能成其为“大学”),一招本科生便会矛盾百出。而“矛盾百出”则会暴露其全部弱点,直接的副作用就是“减少投资人”的信心。到那时别说“赶超清北”了,就是维持下去都难。因为,“大学是个资金黑洞”!谓予不信,请拭目以待。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的。读过、写过几本空洞的教育理论书籍,也未必真的能够办好学校。真正的教育家最终必定要从学校里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中诞生。而那些否定学校、否定教师职业的大嘴巴充其量只能算个“幻想家”而绝无可能成为实干的教育家。他们的话,姑且听之,只适合于吹鼓手们鼓吹。这就是我所能想到的对于他们的最好的评价了。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
2021年4月27日
完美主义与皇帝新衣(九谈《未来学校》之谬)
老百姓常常感叹:现在骗子太多,傻子都快不够用了。
保健品、电信、金融、传销……人们防不胜防。笔者发现欺骗的极品当属完美主义的“纯文学”和“纯教育”。
什么叫完美主义的“纯文学”“纯教育”?
就是抽掉文学、教育中的利益属性(局限性)而把自己标榜为“超利益(超局限)”的“皇帝新衣”。
比如成功保险公司型的“万能学习法”的培训机构 ,声称能够“全方位开发人的大脑”,让你的孩子“快速成才”、轻轻松松成为“神童”、“完人”、“天才”等等。为了证实他的可靠性,他能够叭叭地说出一大套充满着“新名词”、“新概念”的“科学道理”来,使你根本无法辨别这究竟是真“科学教育法”还是“大忽悠”。直到有一天他人间蒸发、卷款而逃了,那才会暴露出诈骗的真相。假如这种“万能学习法”不以实体的培训机构出现而仅仅是写书卖,那只能是永恒的“科学教育法”了。你照着他的方法学习没有成功,那绝对不是书的事情而肯定是你自己的事情。是你读书不得要领,没有领会精神实质。为什么别人成功了偏偏你没有成功呢?反省去吧。
是不是对于这种完美学习法的“皇帝新衣”,人们就完全没有识别的方法呢?
其实是有的。
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几点看法,仅供读者参考、批判:
凡是声称自己的学习法(模式)是“万能的”,只要你用他的方法、他的模式,保你轻轻松松成功。那一定是假的。就如同包治百病的药根本不存在一样,“包你成功”的教育方法同样是不存在的。任何药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治疗范畴且一般都有副作用。超出了该药的治疗范畴那药也就成了毒药。
凡是把自己说成是“完美的”,把除了自己以外的都完全否定了的,那一定是假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人存在。无论头上顶着怎样的光环,是人都有缺点,都有局限性。一味自我粉饰的人一般不可信。
凡是诱之以利“开空头支票”的,一般都不可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很少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就是真掉馅饼了砸到你头上的概率也是极低的,更不可能是群体的。
完美主义的宣传首先是把自己、自己的方法说成是“完美”的。即便此条为真,那也不能对其盲从,因为即便他是完美的,你本人也未必完美。完美主义的万能学习法只有在一切条件都必须是完美的前提下才会有效。比如“未来将会以学习中心取代学校”的说法,我只要问一句它就不成立了:你如何保证未来社会上所有的“学习中心”都一定是完美的呢?
“完美主义”会经常宣传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设计出一个“完美的逻辑”,让你听起来好像真是那么回事,然后让你的思维坠入他设计的“完美逻辑”之中而对他深信不疑了。比如,在《未来学校》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类把所有的学习都留给了童年,把所有工作留给中年,把所有的休息留给了老年,这是非常糟糕的设计。”有人看了立马“顿悟”:哇,说的真对!可不是吗?
如果我们能够反过来想一下:难道这种设计有什么不对吗?孩子不学习,长大了就不会做事,就是小鸟还要学飞呢。中年学业有成,对家庭及社会都有了责任,当然要工作,起码要养家糊口。老了干不动了,难道不该休息吗?
我们还可以多问一句:那你是怎么设计的呢?你的设计就是小孩学习、中年学习、老年学习,那谁来工作呢?
把一个大概的阶段性分工的主要特征绝对化,以偏概全,把可能说成绝对,把事物说到极端,这种宣传基本都不可信。
只要我们遇事保持思辨的大脑,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很容易识别虚假的东西。我父亲曾经教过哲学。他在课堂上说过“辩证法就是有可能,但也不一定。”后来一直被学生当作“口头禅”调侃。我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去问他。他是这样给我解释的:“事物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因此只要把握住了事物变化的条件就可以预测事物发展的方向。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变化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变量出现,一旦出现了变量,结果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任何计划和预想都一定要先充分质疑而不能盲目确信。要尽量多地考虑可能出现的变量。这样成功的把握才会大一些。马克思的怀疑一切就是这个道理。怀疑一切就是保持思辨,保持思辨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凡是容易受骗上当的人都是取消了怀疑而陷入到别人“完美逻辑”的思维模式中去了。不允许质疑,经不起质疑的人和事一定是不可信的。
2022年4月28日星期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