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批评的感觉真好。有了批评,讨论才可以真正展开。昨日有网友批评说“……似乎漏了一笔,孔子对于诗的兴观群怨的说明。记得钱钟书八十年代初就写过诗可以怨一文,针对的是当时对伤痕文学的不同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再次感谢这位网友。今天就专谈这个话题。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
这段话的白话释义:“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更多的是借鸟兽草木之名吟咏抒情。”(“识”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和金文同“戠”。小篆另加义符“言”,以突出有标志则可知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識”。汉字简化后写作“识”。“识”的本义为知道、懂得,又通“志”[zhì]。孔子这句话是专指诗歌的,这里应作“志”解。)
“诗可以怨”。首先要明确,“怨”是诗歌的一种功能却并不是全部功能。“怨”也要适可而止。
人的情绪是对现实生活境遇的反应。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祈愿而现实往往很严峻甚至很严酷,“人生十有九八不如意,可与语人无二三”。有了不满情绪,如果能运用诗歌发泄出来,不仅缓解了自己的积郁,还诞生了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但怨不能过,过犹不及。沉溺于消极悲愤情绪不能自拔就会伤害了自己的身心,也会伤害到别人,甚至污染了社会环境。
有注家说“怨”是“刺上政”的意思,即是对社会政治以及统治者的不满,这是以偏概全的说法。“刺上政”确实是诗的内容,而所刺的一定是危害到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利益的苛政,比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篇目;同时还应当看到,《诗经》中还有其他方面的“怨”,比如《采薇》表达的是人民遭受战争痛苦后的不满,有很深的哀怨却没有急切的愤恨。《氓》表达的是弃妇的不满……后世的诗歌则更多的是表达“怀才不遇”之怨。因此“怨”并不局限于“刺上政”。除开“刺上政”以外,一般来说,“怨”总是从个人欲望出发而表达对境遇的不满。个人有所有不满也要表达出来,不能闷在心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诗歌就是其中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
笔者在前文中说到,在传统的美学观中,最讲究一个“和”字。“和”是中庸哲学在文学中的表现。儒学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恨)。中和之美是中华审美的灵魂。
为什么中国的悲剧往往会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呢?
这是因为中国人总是期望并促使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极端思维不是中国美学的选项。
小结:
兴观群怨,“怨”是诗歌的一种功能并不是全部功能。
“怨”包括“刺上政”却不局限于“刺上政”。
“刺上政”只针对危害人民利益的苛政。
个人之“怨”也要适可而止。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恨)。中和之美是中华审美的灵魂。
中国人总是期望并促使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
2022年6月1日星期三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