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其实也是“酹江月”。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前小序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我这样断句。
有,是指长久地有,永恒地有。
根据就在下半阙中的“长向别时圆”。圆月长久,纵然分别亦圆。
中秋明月太好了,什么时候才能永恒呢?答案就在下一句:
把酒问青天。
参照“酹江月”:
酒象征着人身,青天则是天性、大道等。
古人把人称为“丈夫”。丈,代表着人身,身高大约一丈。
夫是天出头,喻为比天高,比天大。
法国文豪雨果曾说: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可是一般人的心量很小,难于容人容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而怨天尤人。
只有道心才比天空更宽阔。
古人认为只有人,才能悟道证道,所以人为天地之灵,无比珍贵。
可是能悟道的人很少很少,寥若星辰。大多数人糊里糊涂、浑浑噩噩而被大浪淘沙。
那么,怎么才能悟道呢?
问,反问,类似于禅宗的参禅。
苏轼的禅宗造诣很深,号称东坡居士,与佛印禅师等创造了很多禅宗佳话,更创作了很多禅诗。其中就有一首,生动地表现出了苏东坡的好问: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与君指上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破题……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传说中天上有天堂,无比的美好,什么想衣得衣、想食得食等。苏东坡却认为太过冷清。其实要命的是:“死于安乐”。
天堂是物质享受的极处,沉迷于物质享受,哪里顾得上修道呢?
道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富贵可说是人间的天堂。“富贵学道难”,佛经如是说。
修行成道者大多是劳苦大众。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的梅花扑鼻香?
何似在人间?
修道还得在人间。
三世诸佛都是在人间成佛。
这样,人身显得最珍贵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我们人间,劳动人民很辛苦。中秋明月就显得格外的美好,禅意盎然。
中秋明月太美好了,沐浴在中秋月光中,一夜无眠,恨不得永远如此,于是发出了开头的问题:
明月几时,有?
上下阕开头呼应……
照无眠:
其实是禅境的写照,是道心的意境意象,……
照,月光照,清凉清明,寓意为妄心沉寂,……
我们的妄想多得不得了,参禅修道的第一步就是要降服妄想,好不容易降服妄想,昏沉又来了,“眠”,消除昏沉,真心朗然现前,“照无眠”,……
古德云:
惺惺寂寂是,
惺惺妄想非;
寂寂惺惺是,
寂寂无记非。
元音老人解释说:
寂寂者,一念不生,有“不动”义,不动就是定;
惺惺者,了了分明,有“观照”义,观照就是慧。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中秋明月无比的美好,团圆更加可贵。
可是中秋明月一年只有一回,与弟弟等的团圆更少。让人遗憾,甚至怨恨。
长,在这儿当作“常”,永远、永恒。
怎么样才能在分别时也圆满呢?这样就能永远圆满。纵然是分别,也没有遗憾和怨恨了(不应有恨)。
长,与结尾的长久,开头的“有”,呼应:
明月几时有;
长向别时圆;
但愿人长久。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照无眠……
相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永远的圆满,从物质层次来讲,是不可能的。
唯物主义说:世界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佛教讲来就是无常。
但愿人长久
人身无常,也是没法长久和永恒的。
那,怎么样才能“人长久”呢?这个问题,与开头的“明月几时有”类似。
把酒问青天!
就是酹江月,献身给天性、真理,就是悟道修道证道。
张宏良老师说:
“生命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只有把自己短暂的生命和永恒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生命才会永恒。”
毛主席的诗词说得很清爽:
管却自家身和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天上的月亮,必然阴晴圆缺;
心中的月亮可以永恒地清新和完美,“照无眠”……
心中的月亮怎么永恒呢?
管却自家身和心。
管却自家身和心的极处就是献身给天性、真理和人民,就是牺牲,就是“酹江月”。
毛主席诗词为证:
把酒酹滔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跟前面一句话对照起来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但愿,是抉择:
人生无常,物质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这是客观规律,精神享受不能寄托在物质之上,应该:
管却自家身和心。
照无眠:
胸中日月常新美。
千里共婵娟。
那证道后是何景象?“新天”是何景象?
千里共婵娟!
约略的描写。
婵娟,指嫦娥,代指月亮和心,暗喻天性、大道、本体等。
与弟弟远隔千里,但是月亮却是共有的,暗喻兄弟同心。
千里也可以是眼睛看到的一切。出处在著名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所以,千里也是指一切物质。
一切物质,共婵娟,都是天性的显现,本来都是一体。
都是一体,空间就消失了。
爱因斯坦说:
“所谓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只不过是人类的幻觉。”
佛教讲来:
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都是妄心分别。妄心消融,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也就随之消融。
空间消失了,时间也就消失了。
于是,古今共婵娟。
也就是说:
明月永恒。
这样就实现了结尾点题,首尾呼应。不愧是最好的中秋诗词。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也就超越了生死……
千古风流苏东坡,
一樽还酹江月;
把酒酹滔滔,
万古风流毛泽东。
毛主席曾评价鲁迅说:
“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奴颜和媚骨……是文化战线上的英雄。”
毛泽东说过,“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两位伟人虽从未谋面,心意却始终相通。这相通,是因为鲁迅在如磐暗夜中洞见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洞见了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这相通,是因为他从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未来,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恰如他所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
(附录)
东坡诗词为证:
溪声尽是广长舌
——宋·苏东坡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
一树春风有两枝
——宋·苏东坡
一树春风有两枝,
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
一片西飞一片东。
《水月寺》
宋 苏东坡
千尺长松挂薜萝,
梯云岭上一声歌。
湖山深秀有何处,
水月池中桂影多。
吴宁一
2016年11月22日
2022年5月11日修改发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