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小朋友对我说:“你的《斗草》不错,不过要是能把苏、秦二诗解一下,再略加赏析就锦上添花了。我看不懂。”
我也只好不揣浅楼,勉为其难了。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白话诗试译:
乘坐滑竿去登山,遇到胜景游一番。
焚香拜佛探幽境,香茗素斋酒亦酣。
蒙蒙细雨时作停,清幽小窗更丽妍。
环山如盆难见日,草木自在愈苍然。
登上寺内最高塔,纵情放眼观大千。
卞山影照城郭上,太湖浩渺云如烟。
可怜深沉且厚重,更爱太湖吞云天。
游兴犹盛未可止,却望野村起炊烟。
归来笔记所游历,心中挂怀难入眠。
道潜如我无睡意,孤灯古佛同参禅。
赏析:
苏轼这首诗,既有幽静之美,同时又写得高山流水,酣畅淋漓。从“忽登最高塔”一句开始,诗风突然变化,令人眼前一亮。站在塔顶,放眼大千世界,看山影映照城郭,看太湖烟波浩渺,让苏轼悟出了一股旷达之气。寥寥几笔,由近而远,写景亦有哲思。最后的落笔,说自己睡不着,所以和道潜一起参禅。不但写了“禅”,顺带还写了“深”,抢了秦观的“戏”。清代名家纪晓岚、王士祯、赵克宜都认为,写得最妙的是“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这10个字。他们认为这一句是古今绝语,写得十分清绝。确实,在文坛中写微雨的诗不少,但苏轼这两句,用小窗衬托微雨,不写窗外之景,留给读者去想象,十分巧妙。
再看秦观这首诗: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太史抱孤韵,畅怀在登临。
别乘载邹枚,佳辰事幽寻。
参差水石瘦,窅窕[yǎo tiǎo幽深阴暗貌]房栊深。
清磬发疏箔,妙香横素襟。
复登窣堵波[sū dǔ bō佛塔],环回瞩嶔崟[qīn yín高大险峻]。
双溪贯城郭,暝色带孤禽。
凉飙动爽籁,薄雨生微阴。
尘想澹清涟,牢愁洗芳斟。
挥箑[shà扇子]订往古,援毫示来今。
愧无刻烛敏【注】,续此金玉音。
秦观的这首诗不如苏诗通俗流畅,用典及冷僻字较多,难免聱牙,凸显了“深”。用白话诗译不容易,就用散文逐句解释吧:
太史公文采孤高,如同登高抒怀意蕴超凡。
像邹阳、枚乘这样的气宇轩昂的高辩之士也常常乘车在良辰吉日探幽觅景。
今我与老师同游,眼前流水潺潺,山石嶙峋,幽静隐禅寺,密林藏深谷。
从饰有金箔的佛堂帷幔后面传来了清逸的敲磬声,阵阵殊妙的香气袭过了我的衣襟。
我们再次登上高高的佛塔,环望四周山峰高耸险峻。
两条溪水穿城而过,暮色中有孤鸟归巢掠过天空。
清凉的晚风送来了悠扬的丝竹之声,细雨之中天地一片朦胧。
清澈涟漪涤去了凡尘,醇香的美酒洗却了世俗的烦恼。
我们摇着扇子高谈阔论,提笔舞文弄墨谈古论今。
惭愧我没有刻烛为诗的敏捷才思,难以续此金玉之音。”
赏析:
秦观写这首诗时只有30岁,而苏轼42岁,师徒刚相识不久。在这两首诗问世的前一年,秦观带着自己的诗作赶到徐州,他说:“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苏轼)”,可见他当时对苏轼有多仰慕。就是这次见面,秦观拜在了苏轼门下,二人成了师徒。从那时起,苏轼就竭力为秦观的仕途奔波。在秦观两次落榜时,苏轼甚至放下面子,去求自己的老对头王安石,希望他能举荐秦观。他们这段师徒情,也被后世传为佳话。虽然后来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秦观也受到了牵连,但两人的师徒情却并没有变过。
秦观的诗开篇点题,用典以突出个“深”字,稍显刻意,似有堆积意象之嫌。而且,全诗从开篇到结尾都是同一个格调,少有变化和转折,稍显拘谨,不像苏诗收放自如,转折自然。此为微瑕之憾。从秦观信手拈来而用典,可见其学问渊博,才华横溢。诗中“清磬发疏箔,妙香横素襟。复登窣堵波,环回瞩嶔崟。双溪贯城郭,暝色带孤禽。凉飙动爽籁,薄雨生微阴。”皆入画入情。
【注】出自于《南史·王僧儒传》的一个典故。指限时成诗,形容诗才敏捷。《南史·王僧儒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即刻一寸,以此为率“。(萧)文琰曰:‘顿燃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南史·王泰传》:“每预朝宴,刻烛赋诗,文不加点,帝深赏叹。”
2022年5月5日星期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