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你,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是否如一潭死水,毫无起色,而你则成天被资本主义制造的焦虑包围着?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整日为住房、医疗和教育发愁,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突然有一个人组织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抢劫——抢劫中央印钞厂,并且有近乎完美的计划,不出现意外情况一定会成功,而成功后你将获得1亿欧元,这笔钱将会完全改变你的人生,就算不成功,也不过是牢狱之灾,想想你会参加吗?
这就是《纸钞屋》的故事,一个关于抢劫中央银行印钞厂的故事。
最初提出这个想法的是故事主角“教授”的父亲,为了给教授治病在抢银行中去世,教授继承并组织实施了这一想法。这一想法不得不说是很大胆的,抢银行在各个国家很常见,但是抢印钞厂在国际上绝无仅有,这才更吸引人。
抢印钞厂,在警方眼里这可是犯大罪,而影片中群众却称赞他们,为之拍手叫好。
但抢劫是底层无产阶级的无奈之举,如果能拿出足够给孩子治病的钱,如果一家人吃穿不愁,有人会愿意选择做“盗贼”吗?
为什么富人不会做抢银行这份工作,因为他们不缺钱,银行的钱本就可以通过一系列运转以似乎正当的方式流入他们的口袋,这种方式便是在法律保护下的“合法”的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所以,谁才是真正的窃贼呢?
群众的呼声给出了答案!
在剧中,参加抢劫的大都是有前科的人,要么是偷盗多次入狱,要么是贩卖毒品,总之是为了生存不怕死的人。
贫穷滋生犯罪,也滋生革命精神。
从历史来看,最革命的是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只拥有他们本身,在革命中也不会担心失去什么。
而影片中的主角们确实是有着极大的冒险和反抗精神的。当然是基于个人的浪漫主义期待,一开始会想象他们选择抢印钞厂是否有更宏大的目标,结局总是有些失望的,除了主角们成功后个人生活水平的提升,其革命性的体现微乎其微。
在1905-1907年俄国革命时期,抢银行、袭击运钞车是比较频繁的,在当时被革命者们称作“没收行动”,将官家财产没收作为党革命的活动经费。而在当时,组织和参加“没收行动”的都是英雄,他们的行动是为了革命需要而进行的,完全不是为了个人享受。
当然,小兵说这一点不是批评这部剧,艺术作品本来就有其局限性,但如果说这部剧能在革命性上进一步,会更好。
在欧美国家,戴着头套、手持手枪抢银行的也大有人在,正是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贫富分化滋生了这一行为,不抢不偷人们便无法生存。
而在社会主义的毛时代,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没有偷盗和抢劫,孕育这些行为的是社会主义的土壤。
在这部剧中,教授的计划成功了,他们拿着近十亿欧元离开了印钞厂,而官方却没有办法,这一行为也许会刺激更多的难以生存的人们加入偷盗的行列,而单凭警方,是绝对无法消灭这一现象的。
要消灭偷盗行为,只有消灭其社会基础才能做到,也就是说只有打倒资本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做到!
【文/红色小兵,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美好毛时代”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