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领袖人物如民族的山脊,他高耸于历史过往的诸峰之上,更似民族命运交汇处巍然屹立的灯塔,他们以其伟大的人格和精神,指引着未来,照亮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史笔如铁,勿忘历史,给领袖人物立传,铭记他们的伟大功绩,无疑是一件传承精神、承先启后、惠及后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和善举,理应给予弘扬和支持。但是,如果在写史立传中,因为趋之于功利,或屈从于某种威势,或者逢迎于某种意旨,失之于客观,虚与成笔,曲笔成史,恐怕不仅不会因之而成为功德,很可能还会误及子孙、遗害千秋。
下面,着重就为纪念建党95周年而创作的领袖题材剧,《海棠依旧》的创作和涉及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海棠依旧》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要首先得说一点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真实的历史。
毫无疑问,二十世纪的中国正是因为有周总理、毛主席、朱老总这样的伟人,才让中国变得如此精彩。
周总理作为一位伟大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无论是放眼世界还是纵观古令也都是极其少有的伟大人物。
且不说他在建国前,为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给中国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就以建国后他担任总理,领导人民发奋图强、改天换地、进行新中国建设做出的伟大贡献,也足以震古烁今、名垂青史。
他担任总理27年,我们的国家按照毛主席的思想路线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以“排除万难、争取胜利”、“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精神,在工业建设、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人民教育,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正是因为有新中国前三十年一代人吃几代人的苦,才有了我国大庆油田的建成、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万吨水压机的生产下线、万吨远洋货轮的建成下水、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两弹一星的试验成功,大飞机、大轮船、精密机床、大型电子计算的研制成功。也才有了根治淮河、根治海河、根治长江、根治黄河等重大水利设施的建成,及袁隆平、李振声等农业科学家的重大研究成果。可以说,那时候我们的国家是“宏图梦笔绣山河,神州处处动地歌”、“翻身农奴把歌唱,人民走上幸福路”;那时候,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产生“铁人”的时代、“雷锋”的时代、“钱学森”的时代、“陈永贵”的时代、“邢燕子”的时代;那时候,中南海的灯光就是人民心中的希望,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的笑容就是人民的幸福。虽然说,那时候国家还很穷。但是,那时候劳动人民充满着幸福、国家在飞速的发展、人民在当家作主。可以说,那时候“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领袖同人民心连心”绝不是文学的夸张。正因是这样, 1976年周总理的逝世,让全国亿万人民像失去亲人一样心疼,“神州万里飞白雪,举国九亿恸地哀”,“十里长街送总理,声声总理寸断肠”,人民在滔滔泪水中送别总理。
纵观《海棠依旧》这部作品,给人的总体感受是,故事完全勾不起人民对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故事情节基本疏离于历史的大事之外,铺陈于细枝末节,全然见不到五六七十年代的社会面貌和宏大叙事,用空洞的抒情塑造周总理的个人魅力和人格伟大。完全没有抓住时代特征和人民所思结合周总理的身份,表现他作为人民总理,在领导国家方方面面,操劳于人民生活幸福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没有艺术地再现他作为人民总理时常挂怀的工农业建设,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国事上的作为。没有扣住他“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这个最能打动人心的“主题”。因而无法用饱满的艺术语言直击心灵、感动观众、引发共鸣,从而磨灭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因此,它是一部令人非常遗憾的作品。
这个遗憾,不仅表现在艺术水平的低端上,它更重要的体现在,是用一种错误的历史史观解释一个伟大的时代和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二
用“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
“伤痕”文学的创作手法,解释伟大的周总理行吗?
对于《海棠依旧》这部作品,有人说“它是一部遵循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大事不虚”的基本历史原则,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事件及人物所作的散点式的透视”。
“剧中呈现了周恩来总理建国以来的功绩——从筹备开国大典时的事无巨细,到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中国政协会议的真诚周到;从将军出任大使时的细致工作和礼仪培训,到抗美援朝时的运筹帷幄和后勤保障;从粉碎敌特对新中国的破坏,到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从出席万隆会议赢得世界瞩目,到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等等,无不体现着开国总理周恩来的雄才伟略、高风亮节、公仆意识、忘我精神,及他对党、对人民、对战友、对身边人无比的忠诚和深情厚谊。
不错,以上总总,固然是我国建国以来的重大事件,但与之相比,按照周总理的职位和身份,他领导的工业建设、农业生产、国防科技这些涉及人民生活、国家命脉的大事,不更是摆在一国总理案头的头等大事吗?这些不更能体现周总理殚精竭力、操劳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吗?怎么作品丝毫没有触及?作品既看不到周总理在世时那个时代勃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更看不到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火热场面,不知道,这是编导的无心疏忽还是刻意为之。
历史虚无主义者总喜欢抛开真实的历史,大谈周总理的个人魅力和人格伟大,难道周总理的个人魅力和人格伟大不正是建立在他对人民的付出和对国家建设成就上的功绩人民对他的崇敬吗?不正是建立在那个时代,人民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真心拥护,因而对人民总理的真心爱戴吗?试问,抛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周总理是因何赢得人民爱戴的?难道仅仅是因为关心小路的婚事、先军的家庭、关心民主人士、不让自己的亲属享受特殊吗?
《海棠依旧》“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子和“伤痕”文学的色彩随处可见。剧中从1949年周总理进中南海西花厅到1976年他去世,全部用近似于哀乐阴郁、深沉的主题乐作为背景音,仿佛带人进入古墓一般阴森森迫近死亡,这种阴沉、压抑、苦涩、焦虑的气息,除了让人感受窒息,哪能感受到新中国那欢天喜地、欣欣向荣和大国总理挥洒大度的精神气质。这种背离历史真实的类似于《芙蓉镇》、《牧马人》、《于无声处》“伤痕”文学的艺术处理,不就是要否定那段火热的历史吗。作品用“海棠依旧”这个讳莫如深的名字,和用所谓“海棠不惜烟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创作主旨,不正是要按照“伤痕”文学的标准,将新中国前三十年写成一个 “阴霾笼罩”、“濒临崩溃”、“不堪回首”、如同“黑牢”一样的年代吗!周总理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解放后他在党内的实际地位是仅次毛主席的“第二号”人物,毛主席对他的信赖有目共睹,他执掌着国家实际最高权力,统揽着党政军国家大事,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深受着党和人民的爱戴,不知何来的“独立蒙蒙细雨中”的压抑?
剧中的小路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周总理病重其间,用一句“总理都病成这样了,他们还不放过,怎么这么狠啊!”,这是在指责谁呢?这样的艺术处理符合实际吗?周总理可是一位非常讲纪律、讲党性和讲团结的人啊!他能允许身边的工作人员随意指责、诽谤其他领导人吗?这样的艺术处理到底是在提升周总理的形象,还是在抹黑伟大的总理呢?
三
在领袖题材剧中,
《海棠依旧》的创作水平的确是欠些火候的!
虽然,这部作品有人溢美它是一部“领袖题材剧中‘史诗品格、诗化语言’的史诗级作品”,“是一部“以史彰人、以人带史、史中有诗、诗中有史,铺展1949-1976的社会横断面”的写实。是一部“穿透历史的心灵诗篇,烛照现实的人格咏叹”;是一部“大事不虚、史实交融,真实而不虚空,亲切而不疏离的精品之作”。而笔者认为这不过是创作方和受邀人员,为给制作方涂脂抹粉、邀功请赏,进行的 “粉饰”和“虚美”。
而笔者认为,这部作品不仅没能达到以上所谓“溢美”的艺术成就,无论从创作主旨、思想意蕴、艺术视角、叙事结构、作品取材、文学审美都是一部制作水平较为平庸的作品。
作品用“煽情”代替“叙事”、用“轶史”代替“正史”,视角混乱,情节雷同,让全剧陷入空洞的抒情中。剧中的周总理只见他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忙忙碌碌,时而带着袖套伏案写作、时而凝望院中海棠、时而与剧中人物空洞对白、时而看望民主人士、时而看望外国友人的孩子、时而看望老帅,仅关心看望泰国友人帕它努泰的孩子常媛、常怀重笔描写就重复了好几集,这样的艺术处理岂能算是史诗级作品。
作品选材不当,线条单一,视角狭窄,写人写事不写思想,写景写情不坦露内心,使整部作品陷入人物内心提炼的欠缺和精神写照的聚焦。剧中除了小路、先军、秉德、八婶母、邓大姐、罗青长、老帅、常媛、常怀这些人物穿插,见不到“工农兵”大众,见不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场面。故事虽然写的是周总理,但作品记录的大都是外交事务。只有视察邢台地震一处,是反映周总理与人民群众接触的画面。其它有较完整故事情节的细节,全都是外交事务,这样的剧情设计,又何谈是艺术精品。
如果要对《海棠依旧》这部作品作出评价的话,可以说,它是一部用错误的历史史观和创作意识,用狭隘的艺术视角和敷衍的创作态度,创作的一部带有“历史虚无主义”色彩的文艺作品;是一部慑于决议“用玩弄细节真实,掩盖真大历史真实”的空洞“虚无”的文化次品;是一部既想用直笔颂扬周总理,又想用曲笔否定前三十年,在“颂扬”中揉搓着“否定”,“否定”中杂揉着“颂扬”的类“伤痕”文学的娇柔之作。这部作品不仅没有升华周总理伟大光辉的形象,反而给人塑造是一位“事无巨细”的“事务主义”者的形象。这与伟大光辉的周总理的形象相去甚远。
这部作品与同期创作的其它领袖题材的作品相比,也显得十分逊色。譬如电视连续剧《聂荣臻》、《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虽然,这两部作品也带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分,但在塑造人物方面各有长处。如,《聂荣臻》通过抓住解放后,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和“两弹一星”研制这条完整主线,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通过精雕细刻,很好地展示了聂帅的伟大功绩,展示了他“心忧国家”的老帅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通过描写邓小平1976年“复出”主持文教卫工作。抓住给知识分子和老干部平反“恢复工作”、“恢复高考”这些细节,召集各部委开会,用大段高端大气的讲话“旁白”,一下子把这位“政治家”宏大的气魄展示了出来。并通过向主管财经的李先念借钱买国外教材,很好地扣住了他一贯重视科学教育的形象。而《海棠依旧》在这方面就欠缺了很多。
据说《海棠依旧》这部作品,是以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的《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为题材拍摄的。当然,笔者在这里丝毫没有指责秉德大姐的意思。笔者的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编导为什么不就以《我的伯父周恩来》为片名,用周秉德的视角带领观众感受周总理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呢,这不更显得亲切真实吗?为什么要在个人视角中掺杂大众视角,既像“轶史”又像“正史”,不知这种“散点式透视”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四
给领袖人物立传,既要传神写貌,
表彰功绩。更要史笔如铁,展示真实,以史明志!
第一、给周总理这样的伟大人物写史立传,必须要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创作思想。只有站在马列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去理解历史、关照现实,用时代精神、人民视角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人格之美,艺术再现领袖人物的精神气质,才能创造出一部符合历史风貌的生动的作品。任何掺杂个人情绪、虚无真实历史和夹带私货的创作,必然损害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既是对历史的亵渎、也是对领袖人物的亵渎。《海棠依旧》这部作品之所以很难评价,难就难在它既是一部正面颂扬周总理,并有周总理亲人参与的创作的作品,但它又是一部被人为植入历史虚无主义“木马”的作品。如果评价不慎,唯恐伤及总理和他的亲人。
第二,周总理是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人物。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素材,只要翻一翻他的照片,看一看他的影视资料,完全可以构括出一副他伟大壮阔的伟人图景,根本用不了六年时间的艰难创作和苦思冥想。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如果没有驾驭重大题材创作的能力和直笔历史的勇气,就最好不要去碰这样的作品。想当然、胡编乱造的背后是根本没有认真。周总理才不是作品里那永远笑脸、慈祥过度、说话拿腔拿调、缓慢抒情,时刻像在诗朗诵的样子……”;有网友直言“我爱周总理但我不会因为这部剧是反映周总理的,就不客观、昧着良心说这部剧拍得好。那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更说明我枉学了周总理的精神了“!
第三、必须要客观地评价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海棠依旧》的失败,就是失败在不能真实评价新中国前三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上。主创人员是按照历史虚无主义的 “套路”在塑造人物,既想虚无历史,又想为其领导人塑像,这完全是陷入到一对自我矛盾的悖论中。其结果是既虚无了周总理解放后的伟大历史功绩,磨灭了他的光辉形象。更让作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第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历史虚无主义”和“伤痕”文学变成了文艺、文化界的主流。银幕、萤屏上基本沉浸在“伤痕”文学的无病呻吟和“牛棚”文学的“胡说八道”中,现在发展到了连领袖题材的作品都用上“伤痕”文学的创作手法,把一个极其伟大而光荣的时代涂抹到了一团漆黑。这样的写人叙史,文脉传承,哪有一点实事求是。
第五,常言道: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新中国前三十年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领导的,包括第一代领导人在内的,给中华民族开创的最无与伦比的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奋勇向前;这个时代,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这个时代,我们的民族昂扬向上、开拓奋进。任何轻蔑、诋毁这个时代的行为,都是对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第六,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给领袖人物立传,必须要遵循重大题材领袖作品的创作规律。只有当我们老老实向历史学习,坚持大事不虚,史笔如铁,向历史求真理、向历史求真相、向历史探未来,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以史鉴今、以史明志、以史崇德,才能创作出精品力作。诗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文/西北,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