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伤痕文学里的伤痕是谁的伤痕?
你立马就会发现它的奇特之处。
嗯,这是我们当年上当代文学史课,老师开始这堂课的切入点。
按一般伤痕文学的定义,“伤痕”的主体是“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和普通城乡民众”。
但根据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实际作品,所谓伤痕文学主体是“知青”和“知识分子”。
还有被知青和知识分子叙述的“受迫害官员”和“受迫害民众”。
在写作主体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通民众”来实现伤痕文学写作。
鉴于伤痕文学的作品就那么多,且在初期的部分作品里,体现了部分自传性质。
可以认定,“伤痕”的承受主体和表达主体是知青、一部分知识分子。
但是它的问题就是在于,在伤痕之后,有人力图把一部分人的伤痕,解释成整个民族的伤痕。
在这个叙事里,伤痕的施加主体就是“文化大革命”。
有趣的一点是,作为伤痕的施加者,文化大革命被描述为一种生活氛围,一种文化气氛,一种难以抵制的政治潮流。
而在这些作者笔下,他们在写施暴者的时候,都是面目模糊的,很少有真正目的明确的的施暴主体出现。
伤痕文学整体表现出了一种广为诟病的“暴露性”。
就是被打了就喊疼。
但是他为什么被打呢?这点没有展开。总之,就是淋漓尽致展现自己被打的痛楚。
“喊疼”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一时间,全中国的人都被打了一个大嘴巴子一样。
伤痕文学作为一个既有定论的文学名词,在它被记录于教科书上时,它就已经被定义为一代人的伤痕。
我们现在看到它的吊诡之处,就是在于,一群人的声音代替了一代人。
因为他们喊得挺惨,的确声音凄楚。
我们的视角就像是不明究里的班主任,一推门,一个学生倒在地上,声泪俱下地捂着脸。还告诉你,班上其他同学也被打了。
第一反应,我们就认为这个班级里所有人是被人伤害了。
而奇妙地是,伤痕文学就如此发展下去了。
这个学生为什么被打?
到底班上其他人被打了么?
我们没有深究,伤痕文学就如此成立了。
它存在的基础,基于一小部分人对于整个民族的代言,基于某一群发言人捂着脸的动作,控诉了一个意味不明的主体。
至今我们都不知道,伤痕文学里给了他们大嘴巴子的是哪群人?倘若全中国都在被打,那被他们控诉的运动里谁是收益者?以及,他们为什么被打了这个大嘴巴子,而这伤口到底多深呢?
这一切都无从得知。
不过,再次审视伤痕文学,它还有一个有趣的点。
目前它力图展现它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自发控诉,但我们顺着它的发展脉络,很明显能看到它是自上而下的。
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卢新华,在1978年,作为复旦大一新生,发表了《伤痕》一文而一举成名。
一夜之间,他就成了作协会员,上海市青联常委,全国文代会代表等等。
他经历过上山下乡,之后应征入伍,成为《文汇报》记者。
这份作品最开始只是在墙板上,作为学生小团体的活动出现。它的广为传播,主要依赖于《文汇报》破例以整版篇幅登出,从而让他一夜成名。
而在此之前,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就已经在《人民文学》上刊登,并且被倡导和肯定。
作家王九余发表于的安徽文学杂志上的《窗口》也引发了轰动。
而卢新华的存在,最终使得这一揭露文革带来的的痛苦的文学类型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而卢新华本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他的身份是美籍华裔。
当年他辞去工作,到了美国留学,因为缺少资金,只能最开始靠蹬三轮为生。
他最近期广为人知的作品是《紫禁女》,讲得是天生石女和几个男人的故事。她为了打开自己,经历了很多努力。
而这册,很明显是对于中国的象征性描述。古老的中国,就是个人和民族打破先天限制,走向自由开放的痛苦历程。
怎么说呢?这部作品很符合东方学。严丝合缝的匹配。
这位应该就是典型的一本书作家。他近期的文学作品,应该还是能看到当时一群人写作的初衷和思想演变。
再次回看伤痕文学,它让我们在现在不适的点是,它有三部分的矫饰:
1.通过故事渲染,用一类人的痛苦命运代言了一群人。
2.暴露痛苦本身,但不解释痛苦来源。
3.明显是自上而下的文学策动,被完全诠释为民众自下而上的发自肺腑的呼声。
它自带一种基于政治操控文学和人心的厌恶,但它本就是时代政治的一个最强音。
最后,仍然值得一问的是,我们在回看伤痕文学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伤痕。
但批判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一种发现,当年声称暴露伤痕的伤痕文学,最终暴露伤痕的那些人,他们迎风而起,他们呼吁而重新降临的东西,成为了之后其他人的伤痕来源。
号称暴露时代创伤的伤痕文学,真正让他嘴里的受害者都治愈了么?
大部分写作的人,的确是通过权力和金钱治愈了,其他人不得而知。
编辑于 2022-07-14 11:15
作者:晏晏老师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文章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402284/answer/2573719805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