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老家的生产大队林场里,有一个知青点。虽然我同他们接触不多,但认识的人却不少。读小学时,我见过县城的学生利用暑假来生产队支援农忙,每天去田间地头参加集体劳动,烈日下,风雨中,他们一身泥,一身汗,不怕苦,不喊累,跟群众关系相处融洽。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对我这个见面熟的毛孩子很亲热,偶尔还打赏几块饼干和糖果。读初中时,经常有知青到学校临时代课,或者组织球赛,亦有知青劳模给师生作报告。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知青给我的印象是有信仰,有理想,有觉悟,有道德,有文化,有激情,有吃苦耐劳品质,有积极向上精神,并且充满青春活力。在毛泽东时代,人民普遍有共产主义信仰,立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全民崇尚英模,向好榜样学习,干部群众争当焦裕禄、雷锋,社会上风清气正。自古以来,这样的官民关系独一无二,这样的社会面貌绝无仅有。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英雄辈出的时代,必然是伟大的时代。毛泽东思想让中华民族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崛起世界民族之林。
这些年看过一些上山下乡的负面话题,既有无良公知的诋毁,又有极少数老知青的抹黑。我敢肯定,他们的言论只代表一部分人,不代表广大的知识青年主流。可以摆事实,讲道理。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古时候,汉文帝不知民间疾苦,夜聊不问苍生问鬼神;晋惠帝听闻闹饥荒饿殍遍野,竟然说何不食肉糜。如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悲可叹,况且城里学生不乏辨不清麦苗与韭菜的笑话。农民是最好的老师,去农村学习劳动,锻炼自己,感恩衣食父母,本来无可厚非。再说农民对知青非常包容、关爱,除非你不懂得珍惜。
换言之,上山下乡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各地城市青年及工人子女无不积极响应。即使有人不愿意或者拖后腿,那也是屈指可数的例外。不想去的原因,无非是城乡差别,乡下生活条件艰难,怕苦怕累,私心作怪,思想境界低。这种人就算有才华,将来只会变成寄生虫。知青上山下乡顺应时代潮流,是每个人做出正确的选择。从大处讲,这一举措缓解了城市人口就业压力,有益于千锤百炼未来人才,又充实了农村劳动力,让文化人发挥聪明才智,为农业生产做贡献。不可否认,知识青年、回乡知青和工农兵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不遗余力,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功不可没。他们无私奉献青春,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不愧是共和国的赤子,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佼佼者。
从伤痕文学开始,否定成为主题,历史虚无主义冒泡,封资修兴风作浪,恨国党推波助澜,所谓的反思演变为反噬,反噬伟人,反噬崇高的信仰,反噬科学体制,反噬优良传统,反噬美好时代,反噬先进事物。于是乎知青题材小说和影视剧出笼,虚构的故事情节含沙射影,为的是丑化上山下乡运动。虽然知青群体中确实有一些人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乃至迫害,也有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无限放大,不能以消极因素否定积极因素。昔日革命者舍生忘死,甚至被同志误解,却无怨无悔。相比之下,你吃苦受累没啥抱怨的。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存在善与恶。社会上分布着不同身份的群体,谁受了委屈冤枉,不应该殃及池鱼,去诅咒大局。阳光下有阴影,不能否认晴天。某处产生的个别形象,不能混同普遍现象。有人拿自己的遭遇给整体定论,无异于知青中的败类。
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确实有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物质十分匮乏,文化生活不怎么丰富,知青未免遭罪。要想接受考验,长期坚持下去,必须具备毅力、韧性和勇气。但是跟红军、八路军和农民比较,当然不值一提。再说那年头僧多粥少,城市工厂就业岗位有限,安排不了所有人,只能向农村分流。工作无贵贱,人人平等,谁都不能搞特殊化,也不许有居高临下的自我优越感,大家的心态相对平衡。那时候不像现在,等级社会,贫富悬殊,人心失衡,怨声载道。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让大儿子去乡村拜农民为师,学习种地本领,可谓上山下乡首例。三年困难时期,领袖的身体因营养不足,导致腿脚浮肿。某些牢骚满腹的知青及其家长不觉得汗颜?遵义会议前,毛主席在党内屡遭排斥,他没有记恨谁。抗美援朝,毛岸英牺牲在战场上,葬身异国他乡。革命英烈不为一己私利考虑,想的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那些阴损的公知和网渣们不觉得无地自容?
西方自由世界看似人间乐土,实际上欧美从来不缺少贫民窟、失业者、乞丐和流浪汉。当下疫情泛滥成灾,天堂灯塔国已经沦为死亡之地狱。漂亮国尚且如此,乌鸦们还有啥呱呱的呢?不管怎么说,毛泽东时代竭力保障全民免费医疗、教育、住房、工作、养老;保证人人温饱,吃喝安全无污染,大众无忧无虑。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想当知青没门路,下乡无立锥之地。平心而论,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时代不亏欠知青,毛爷爷呵护知青,人民心疼知青,无须知恩图报,最起码别忘恩负义。知青,上山下乡,激情燃烧的岁月,铸造辉煌的业绩,青史铭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