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经济日报:向“三化”目标持续发力——中国资本市场创立30周年“盛年再出发”(下)
资本市场创立30年来,并非一路坦途。围绕着不断推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目标,资本市场有三方面问题至今仍在积极探寻答案:一是目前的直接融资市场特别是'...
资本市场创立30年来,并非一路坦途。围绕着不断推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目标,资本市场有三方面问题至今仍在积极探寻答案:一是目前的直接融资市场特别是A股市场依然缺少长期资金,针对居民长期持有、获得绝对收益、保值增值的投资诉求,市场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资管产品,导致部分金融机构交易呈现“散户化”、投机化特征;二是上市公司质量仍有提高空间,退市公司数量偏少,助长了炒壳、炒小、炒差的不良市场风气;三是上市公司分红、信息披露、再融资等基础性制度还有完善空间,补齐资本市场制度“短板”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长期资金配置,A股市场短期波动较大、局部定价扭曲以及融资功能不足,尤其是在投资风格上,“牛短熊长”、追涨杀跌情况明显。一方面,居民存款“搬家”虽然有一定趋势,但配置房地产、实物黄金的习惯一时仍难以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投资者对稳健理财产品的需求没有办法完全满足。 监管部门早就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列入未来工作的重要议程。交银施罗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韬认为,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与促进直接融资与绿色发展相互协调成为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推动经济高水平循环,需要逐步摆脱对间接融资的依赖,以资本市场改革为突破口,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一个大幅波动的市场,容易助长投机情绪,成为资本博弈的场所,不利于企业融资,也不利于吸引投资者。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能够平抑市场波动,具体措施包括逐步打破刚兑以提高机构配置股票比例、吸引社保等长期限资金入市,以及放宽境外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和额度限制等。 如何引导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从投资端看,随着海外资金配置我国权益市场步伐加快,资金沉淀较多。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权益资产并不缺乏吸引力,关键在于形成符合居民和企业配置偏好的金融产品,打通长期资金进入权益市场的通路。 马韬认为,居民配置房地产行为本身隐含了长期持有、获得绝对收益、保值增值的诉求。未来,替代居民配置房产的金融产品应具有波动可控的绝对收益、期限较长、回报率和名义经济增长率相匹配等特征。比如,能有效控制风险、结合权益和固收类资产的“固收+”类或FOF类产品接近以上配置需求,也是近年来许多机构发力的方向,积极做好这类产品将成为未来引导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渠道。 从融资端看,需要保险资金、养老资金等更多长期资金入市。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认为,此举无疑是希望保险公司能够通过加大权益投资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长期发展资金,希望鼓励资本充足的大型保险公司增加权益类投资,进而提升经营业绩。未来,险资权益投资比例的提升,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合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资本市场发展30年里,尽管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已成为我国企业队伍中的“优等生”,但进一步提升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的任务依然紧迫。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曾表示,在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经常被忽略,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比如,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资产占用、违规担保等,反映出上市公司治理独立性不够、治理失效、内控缺失等深层次问题和道德风险。 多年来,包含中国证监会在内的多个监管部门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不遗余力。202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中国证监会2019年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上市公司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计划》主要包括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推广科创板经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7个方面46项具体任务。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顶层设计文件的落地,说明国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强调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新提法,但在当前产业升级和全球经济环境大变化的时点显得格外重要,中国企业需找出自己的强企之路,打破技术壁垒,提高全球竞争力。 补齐基础制度“短板” 中国资本市场30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根本宗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认为,成熟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成熟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需要强化信息披露和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形成、退出和交易便利,严格依法监管和立法司法执法的法治体系,树立投资者对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信心。二是成熟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要科学,有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成熟定型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要保持基本稳定,注重与相关规定配套衔接,填补制度空白,加强横向协调和衔接。 目前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要补哪些短板?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介绍,首先,完善注册制制度,要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审核注册的质量、效率和透明度;其次,要健全市场化法治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再次,增加长期投资资本来源和提升机构投资者力量。需要完善第三支柱养老金等制度,扩大长期资本来源,还要壮大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力量。比如,活化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将其投资到各类私募基金、产业基金中。 30年来,A股改革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先导,并向退市制度、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等各个领域推进。未来完善基础性制度的方向在哪?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表示,当前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短板”之一是退市标准多,退市效率低。未来在完善制度方面可有4个着力点。一是要抓紧为注册制的配套规则全覆盖提供法律支援。二是在代理人诉讼制度方面,要抓紧完善法律法规。三是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投票人制度。四是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需要在法律层面继续完善。 【责任编辑:李沐霖】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