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察

中国能建:川藏“无人区”的电力天路

字号+作者: 来源: 2014-08-2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8月上旬,《中国企业报》记者一行抵达四川稻城亚丁机场。在这个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里,记者感受到的除了寒冷和呼吸困难,就是电力的匮乏。“为什'...

8月上旬,《中国企业报》记者一行抵达四川稻城亚丁机场。在这个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里,记者感受到的除了寒冷和呼吸困难,就是电力的匮乏。“为什么没有开空调?厕所为何没有灯光?”机场保安告诉记者:“机场为了省电。”就在记者疑惑之余,来自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的黎亮告诉记者:“包括稻城在内的康巴藏区,长期以来电网都是孤网运行,所以他们尽可能地节省电量。”通过进一步沟通记者了解到,随着川藏联网工程的投入运行,这一状况有望在半年后发生根本改变。eY4品论天涯网

    难于上青天的电力天路eY4品论天涯网

黎亮是1981年生人,是川藏联网工程设计总工程师,由于一米八五的个头加上浑厚的嗓音,以“老黎”自居。对于他所参与工程的建设难度,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川藏联网工程副总指挥丁燕生这样向媒体描述:“川藏联网工程施工海拔高、没有路,施工难度比新甘石、青藏联网还难,是电力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据黎亮向记者介绍,自工程开工至今,中国能建组织精干力量探路川藏“无人区”,穿越千里雪域高原,勾画出又一条“电力天路”的蓝图,为圆川藏两地百姓的光明梦付出了坚实努力。据悉,川藏联网工程总投资约66.3亿元,是继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之后,第二条连接西藏与内地电网的高电压等级线路。公开资料显示,该工程最高海拔4926米,线路塔位距公路最大高差1800米,最长索道4522米,单条索道最大高差1661米,索道最大单跨长度1650米……一系列数据表明,川藏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超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对于如此具有挑战性的电力工程,前期的设计工作是较为关键的。据了解,中国能建所属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完成了川藏联网工程规划咨询工作,西南电力设计院(简称“西南院”)作为设计总体牵头单位承担了工程的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并与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简称“甘肃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一起承揽了川藏联网工程的两个500千伏变电站、5段500千伏线路及1段220千伏线路的勘测设计,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航拍图、索道运输设计配合及数字化工程管理平台建设工作。“来之前就听说工程最难,但没有吓退我们。”黎亮称,“每当有困难时我们都是咬牙坚持了下来。”eY4品论天涯网

用毅力和心血绘出工程图纸eY4品论天涯网

自古以来,川藏路艰险难行广为人知。勘察设计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探路人,率先进入到工程沿线的崇山峻岭之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双脚丈量“电力天路”,为工程建设获取准确详实的数据和资料。高原反应成为所有勘探人员首先要面对的难题。据了解,工程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其中近一半的人员头晕、呕吐情况严重。“严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头痛得快要裂开了,呼吸都很困难,有好几次都差点吐出来,我硬是忍住了。”来自西南院的“80后”甘睿说。芒康县脱果洛至察雅县前进线路条件最艰苦,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山区,沿途地质灾害频发、路途艰险、广大藏区牧民至今还未正常用电,仅金江峡谷一段,人车只能在河水和乱石滩上穿行,给勘测设计和后续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一路上高原缺氧、紫外线灼人,漫长无人区、大桥垮塌、山体滑坡路毁等诸多险情让工程组人员经历了一场现实版的人在囧途。”来自甘肃院的李群告诉记者。环境的艰难没有阻碍勘测的进展,中国能建的小伙子们用毅力克服了困难。面对川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复杂地形,黎亮所在的西南院设计了五跨金沙江,由原来的“三跨”增加“两跨”,只为绕开自然保护区。eY4品论天涯网

工程建设中永冻土地区的施工设计、高海拔地区的电气绝缘问题等都是电网建设的世界性难题。在川藏联网工程经过的部分季节性永冻土地区,设计人员在水文和地质专家不断考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装配式基础、桩基础、斜锥式基础等各种方案,并采用了“热棒”技术来防止对基础形成的影响。在高海拔电气绝缘方面,设计人员总结国内外已建高海拔交流线路绝缘设计及运行经验,结合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开展海拔5000米地区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正,确定了绝缘配置参数,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将对环境的破坏和干扰降到最低,结合工程开展了环境保护施工图设计工作,其中包含了对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和施工环保的具体要求,范围深入到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施工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在我国乃至世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史上进行了首次尝试。种种艰险都不能阻止这些电力建设者的脚步,在规定时间内中国能建旗下各设计企业都快速高效完成了各自标段的野外终勘定位工作,为科学设计、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eY4品论天涯网

    用青春和汗水让西藏亮起来eY4品论天涯网

自开工建设以来,中国能建各参建单位第一时间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进驻各施工现场,积极展开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工作。像黎亮、甘睿、李群这样的能建80后们,用青春在浇筑事业。“线路沿线地层以基岩为主,岩体风化程度和完整性差异较大,为了克服基岩开挖困难、局部坍塌难以成型、施工进展缓慢的难题,提出‘早排水、早护壁、少爆破、早浇筑’,及时解决了施工中的问题,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保证工程的整体进度……”川藏联网工程总指挥部对中国能建参与川藏联网工程旗下企业及建设者给予高度赞誉。“工程的建成将结束西藏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并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严重缺电和无电地区通电问题,为该藏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极大地支持其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西南部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称。“目前中国经济的转型期已经箭在弦上,更多的中央企业如何被寄予厚望。从鲁甸地震可以看出央企抗震救灾的速度之快,作用之大。中国能建这类的中央企业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川藏联网建设,克服千难万阻,最终普惠于民,送来光明,更多的是体现中央企业的社会价值,彰显出共和国长子的责任与风范。”李锦如是说。随着川藏联网工程的不断建设,一座座银色的铁塔正开始在川藏线沿途悄然矗立,一条条电力高速公路在崇山峻岭间穿梭,一条条幸福的银线即将延伸至广袤的农牧区,斗志昂扬的电力建设者正为早日给藏区送去光明艰苦奋战。当夜幕降临,我们的采访也即将结束。望着漆黑一片的大山深处,“老黎”动情地告诉记者,“正如我的名字一样,参与川藏联网的我们这批‘80后’,承载着西藏‘亮’起来的希望。” eY4品论天涯网

 eY4品论天涯网

(本文章摘自8月26日《中国企业报》)eY4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