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 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 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 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一代代中国共产党 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始终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长期奋 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与发展的理论 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接续奋斗中共创新时代的新 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 产党人精神谱系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及其革命精神。崇高的革命理想铸就伟大的革命精神,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饱含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 念,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发扬革命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 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 正确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 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 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理论探索 和实践中培育了革命精神,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铸就了永葆生机活力的中国 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熔铸了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这些 弥足珍贵的精神品格转化为独特的精神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筑,是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初具雏形。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孕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以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八一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以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命名的张思德 精神、刘胡兰精神、白求恩精神等精神成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打下了红色底色。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塑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不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形成了改革开 放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精神成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迎来新的概括,新增了脱贫攻坚精 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成果。可以说,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共同构 筑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完整精神谱系。
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 中,孕育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伟大精神集合体。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提炼红色精神,不断构筑起类型丰富、生动具体、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谱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孕育而生。面对 严峻的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人不惧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克服各种艰难险 阻,在领导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上,孕育产生了革命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从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实践中孕育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成果。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党的精神谱系在这一时期也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立 体多元的精神成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 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 产党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 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3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