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蔡英文上台后,重大政策搅动岛内社会争议。
中国日报网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员、台美室副主任汪曙申的话说,蔡英文表面上走“中间道路”,实际上推行“渐进台独”,不断强化岛内“台独”社会基础。
最近,“不甘寂寞”的“台独”分子又挖空心思,在历史教科书上大做文章。
质疑《开罗宣言》正当性
据环球网报道,民进党台南市议员李文正和前中兴大学学者沈建德长期质疑《开罗宣言》的正当性,认为其“替中国提供一中原则的法律基础及犯台口实”,要求更正。近日,台南市教育局自行研拟内容,甚至拟将修正后的课文以公文方式作为补充教材。
此举一出,立刻引起岛内学者批评,直斥台南市胡来。
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功勤说,马英九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开罗宣言》在当时受到国际公法的认可,民进党当局为实现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大举修改正确的历史教科书,未来将造成广大学生对历史出现错误认知。
作家王丰说,“台独”分子可以不服气一切,但不服气历史,就有点好笑与无知。进一步说,若没有《开罗宣言》,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就什么都不是。
台湾的“去中国化”政策始自李登辉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时期。1996年,李登辉启动了“去中国化”的作为。2000年,陈水扁当上了台湾地区的领导人。民进党执政下,台当局“去中国化”的动作变本加厉,包括修改台湾中、小学的教科书,从学校教育开始“独化”台湾的年轻世代。
“去中国化”政策的产物
据中国台湾网报道,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认为,去年民进党的蔡英文上台后,嘴巴上虽然说她有善意和诚意改善两岸关系,手底下可是“文化台独”的动作绵绵不绝。包括废止马英九要调整教科书内容的计划,停止祭祀轩辕黄帝的典礼,制定稀释普通话的“国家语言法”,以及删减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比例等等。
在前述这些“去中国化”政策塑造的环境中成长受教的台湾年轻人,容易被蒙蔽误导,因而忽视海峡两岸血缘、文化的连结,并且用“妖魔化”的视角来看待大陆。
庞建国将这样的台湾年轻人称为“人工独”,认为其并非生下来就具有“台独”基因的“天然独”,而是台湾“去中国化”政策的产物。
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台湾年轻人之所以有“天然独”倾向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大陆“无知”。
经调查, 20岁到29岁的台湾年轻人,过去5年当中到过大陆的,只有17%,远低于整体受访者平均数的29%。在超过80%没去过大陆的台湾年轻人当中,相信有不少人受制于台湾的教育环境,而困在“天然独”的认知中,只要让他们有机会接收到大陆成长发展的客观信息,或者到大陆走走看看,“天然独”很可能就变成了“自然统”。
2017年8月,“台湾青年大陆互联网+梦想之旅”公益活动
大趋势谁也挡不住
今年暑假,有许多台湾的年轻人受邀到大陆参访和实习,去各城市的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参观,参加青年创新创业的比赛,或者到大企业去实习。
2017台湾青年艺术人才驻地实习计划在京开营
据中国台湾网报道,经过亲身体验,不少青年人改变了的态度。参访和实习的过程中,他们见识到大陆建设的进步,了解到大陆企业发展的雄心,体会到大陆年轻人的创新活力,于是,跳出井底,打开视野,不再被台湾闭锁的教育和媒体环境误导。他们挣脱了台湾社会“恐中”、“反中”氛围的束缚,开始理性务实地思考自己的未来,而决定向“台独”说再见。
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管理系学生黄文琪今年7月首次来到大陆,在上海台资网络企业实习。经过两个月的在地体验,黄文琪打算明年毕业后到大陆工作。
她说:“大陆的工作机会比台湾多很多,台湾现在力推新南向政策,但东南亚有语言隔阂,生活方式不同,文化也不同,我会优先考虑大陆,因为不需要担心语言问题。”
2017年8月12日,台湾青年学生在福州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观看台湾青年实习岗位信息。
数据显示,台湾青年失业率高、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低。参考消息网文章指出,在此背景下,大陆频频向台湾青年招手,正好打中台湾的痛点。
中国大陆的GDP目前已经是台湾的22倍,在高速的经济增长率支撑下,每一年大陆增长的数量相当于增加1.4个以上台湾的经济量体,其中的就业机会和创新可能为台湾青年提供了十分宽广的空间,开启了无限的想象。
参考消息网报道指出,“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无数事实早已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大趋势谁也挡不住。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