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医药领域的关注焦点,业界纷纷看好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中医药人工智能、新药创制等备受瞩目,相关研发项目加快乘势推进。中医药前沿科研也不断走深,着力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医药新质生产力巨大潜能激活可期。
数智赋能中医药强基层
中医人才紧缺、服务能力不足……面对种种挑战,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受到关注,技术创新被视为抓手之一。近年来,业内人士日益将目光投向中医药人工智能,医工融合步伐加快。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一批新产品、新项目落地试点,服务基层效果初显。
近日,广州探索AI助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试点,受到不少当地居民点赞。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只需要坐在一部智能中医体质辨识仪前,面对屏幕摄像头拍摄几张面部和舌头的照片,再回答5道问题,就会在手机上收到一份详细的中医体质辨识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人工智能中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伍骏介绍,该智能中医设备的基础是一套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模型由三甲医院的中医专家进行训练,通过机器学习“掌握”了体质辨识能力,可根据面部和舌头图像识别用户体质类型,进而输出相应的个性化调理方案。
2023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承担的“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下沉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AI智能中医体质辨识仪,开展“AI智能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服务项目。截至2023年10月,该项目服务已累计覆盖广州市内11个社区,服务社区人群1.2万多人次。
“有了智能设备,过去耗时约20分钟的中医体质辨识,现在只需2分钟就可以完成。”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海文说,人工智能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居民也乐于参与,配合度更高。
“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对医疗资源不足的基层尤为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医学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王正飞说,人们都喜欢看老中医,是因为传统中医诊疗中医生的主观经验特别关键,而偏远地区恰恰缺乏经验丰富的医生。“如果未来借助成熟的中医药人工智能辅助,基层医生能获得老中医、名中医同等的技术能力,提升其诊断准确度,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中药创新研发惠及全球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国内中药新药产品和源于中药的新药研发持续推进,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复方、组分、成分,蕴藏着新药创制的巨大潜力。
1700多年前,有“岭南医祖”之称的葛洪写著《肘后备急方》,留下青蒿抗疟的最早记载。受此启发,我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青蒿素,为全球抗疟带来了“特效药”。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当时我国青蒿素抗疟研究项目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该校李国桥教授研究团队研发的复方青蒿素药物,如今为全球抗疟提供重要支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已有药物存在的药效时间短、服药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团队开展复方青蒿素药物的研发,并不断升级。
2004年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新南方集团共同组建广东青蒿抗疟团队,成功研制出第四代青蒿素复方——青蒿素哌喹片,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被商务部列为我国援非抗疟药品。
在非洲岛国科摩罗,当地在中方帮助下实施“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通过全民服药方式阻断疟疾传播,取得显著成效。科摩罗实现了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下降98%,短期内实现了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
“通过将青蒿素与哌喹的抗疟疾有效成分结合起来,复方青蒿素解决了因单一成分引起疟疾原虫与蚊虫等传播媒介耐药性的问题。”新南方青蒿药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已建成包括青蒿资源研究、南药种植、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的完整青蒿产业链。
在该公司位于广东梅州的南药资源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航天选育青蒿种子、同源四倍体育种研究、杂交选育等,培育筛选出优良品种,优良单株的青蒿素含量从原来单株0.5%含量提高到2.97%,产量翻番。“在其他地区种植的青蒿每吨可提取青蒿素5公斤左右,在广东梅州丰顺则可达12公斤,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南药资源研究所种植负责人罗宗伟说。
目前,青蒿素哌喹片已获得全球40个国家专利授权和26个国家药品注册批件,全球3000余万疟疾患者受益。据介绍,该研发团队正进一步加强青蒿素基础机制研究,充分发挥青蒿素的综合作用,进一步释放中药源头创新潜力。
攻关前沿科研寻突破
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我国中医药学界瞄准关键科学问题,组成科研队伍踏入前沿领域的“深水区”“无人区”。
2023年9月,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广州正式启动,这是目前我国中医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杭州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广东省中医院等共同建设,聚焦中医药疗效机理的攻关目标与任务,开展中医学科的前瞻性、集成性、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
“中医证候及证候治疗研究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认为,一是核心诊疗技术尚存在缺陷,二是中医药疗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三是中医证候科学原理解析不够透彻。“例如,病证结合诊断的生物学基础不明,‘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诊疗规律不清,以及基于证候的方证对应中药复方治疗作用机理未明确。”
记者了解到,该实验室致力于攻克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瓶颈,在中医药诊疗策略与机理、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基于“证候”的中药新药创制、临床药效评价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以证候为核心的“科学内涵-诊疗策略-优化方案-创新药物”全链条融合创新技术体系。
刘良表示,发展中医药科技和高质量中医药产业的时代已经到来,新质生产力也正是以这些前沿技术为核心,有望实现中医药从“现象到规律”的作用机理梳理、中医药拓展与应用、高质量产品研发,最终形成现代的中医药诊疗体系,提高中医药临床价值。
(责任编辑:刘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