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齐金钊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兴起,让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进入“破晓”时刻。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机器人视觉赛道的企业之一,奥比中光深耕行业9年,如今已成为该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随着机器人逐渐由传统的自动化、机械式,向智能化、自主化、交互化方向发展,下游各类创新型机器人将不断涌现,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将迎来需求爆发。”奥比中光董事长黄源浩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紧抓具身智能的发展机遇,基于“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持续开展机器人视觉传感器、AI视觉感知和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等研发和技术攻关,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
打造“机器人之眼”
“我们致力于让所有终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黄源浩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迎来爆发期,未来有望从简单的内容生成发展为具有预测和决策能力的深度认知智能。而智能机器人需要像人类一样具备三大核心能力,即用于思考和推理的“大脑”、用于感知世界的“眼睛”、用于与世界交互的“身体和手脚”。而奥比中光的核心能力便是为各种终端硬件打造真正的“机器人之眼”。
黄源浩介绍,作为“机器人之眼”,奥比中光的3D视觉传感器可以模拟人类眼睛的功能,全面感知空间环境状况,为各类型机器人提供导航与路径规划、环境感知、物体识别与抓取等能力,让机器人在“看到世界”的基础上进一步“看懂世界”。
据悉,奥比中光的3D视觉传感器由芯片、算法、专用光学系统、驱动及固件等组成,最后落地到各类型的硬件终端和应用场景。公司向各行各业客户提供3D视觉感知层的行业解决方案、硬件及软件产品,产品和方案涵盖了人工智能产业链之“基础层-技术层-落地应用层”的三个层面。自2015年底量产以来,公司已先后服务全球超千家客户及众多的开发者,截至目前在机器人、三维扫描、3D打印、AIoT、消费电子等市场实现了商业落地。
“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带动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将显著降低。”黄源浩表示,目前AI+手机、AI+PC、AI+机器人等逐步走进大众视野,AI+开始赋能各行各业。而奥比中光的核心团队有近20年的光学测量、芯片、算法、硬件研发的经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5G时代的到来,公司长期耕耘的3D视觉感知技术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探索大模型与硬件结合
近年来,奥比中光持续发力搭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黄源浩介绍,2023年底,公司利用语音、语言、视觉-语言大模型,辅以Gemini 2系列深度相机,打造出了能够理解和执行语音任务的机械臂1.0,打通了多模态大模型在机械臂上的应用部署baseline,初步探索实现大模型与硬件终端的适配结合。
对于“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这一定位,黄源浩解释称,公司将持续构建视觉感知芯片、相机及雷达硬件、AI视觉感知及多模态算法等研发中心和视觉传感器制造基地,为下游机器人、生物识别、三维扫描等行业客户及百万级AI视觉开发者提供3D视觉感知等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向人工智能化方向进化。
据了解,目前,奥比中光已凭借“研发+制造”的一站式产品和服务,推出了全方位的机器人视觉技术与产品方案,帮助各类型机器人实现识别、导航定位、避障、路径规划等功能,在商用清洁、配送、迎宾、教育、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成功落地,服务于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包括轮式机器人、机械臂、多足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
“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早期阶段,为新一代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黄源浩表示,3D视觉感知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关键基础共性技术之一,公司未来将努力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钻深钻透核心底层技术,夯实平台能力,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和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3D视觉感知技术支撑。
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作为一家持续高研发投入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奥比中光的科研转化情况备受投资者关注。公司最新披露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291.15万元,同比增长51.66%;归母净利润亏损2878.07万元,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亏损大幅收窄。
黄源浩告诉记者,公司近两年重点聚焦刚需下游市场进行业务突破,凭借自研核心技术和产品量产优势,业务拓展已初见成效。未来AI及机器人产业旺盛的下游需求,将促进各种主流3D视觉感知技术快速进化迭代,进而推动新兴行业加快发展。
“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商业成果转化’战略正加速落地。”黄源浩认为,3D视觉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附加值,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升级。
面向未来,黄源浩表示,依托先发布局优势,奥比中光一方面将继续深耕现有的3D视觉规模化应用场景,深挖客户群体,扩大市场规模。另一方面,公司将大力开拓新兴应用场景市场,特别是在智能终端AI视觉、机器人、消费电子等大规模应用场景中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对3D视觉感知应用市场的占有率,以期进一步打开公司的业绩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