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包浪费有多严重”的话题引发热烈讨论。有报道称,有的烘焙门店每天面包报损率甚至可以超过50%。与此同时,几十元一块的面包、上百元一份的吐司等“面包刺客”话题也多次登上热搜。
一边是面包价格居高不下,另一边又是浪费严重。不少网友建议,晚上临近闭店时,将当天未卖掉的面包打折出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浪费现象。可有的商家并未采用这一举措,似乎更愿意将其报损。
为什么不愿意打折?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从商家角度来说,打折出售有可能影响面包正常销售。比如,同一款面包,上午刚烤出来时能卖十几元,但等到晚上打折销售时只能卖六七元。这样一来,有些顾客可能就会等到打折后再来购买,而以正常价格卖出去的面包将会变少,影响商家营业额。此外,维持相对稳定的销售价格,还有助于稳定顾客对产品的价格预期。
很多时候,高价格往往与高品质、独特体验相关联。一些烘焙品牌特别是高端品牌,想要保持自己的品牌调性,需要统一的价格体系来支撑。如果价格不断变动,那么就会影响品牌调性,还可能会影响忠实客户群体的购买行为。
从顾客角度来说,大家常说“便宜没好货”,打折促销的面包可能会让顾客产生“之前的价格是怎么回事”之类的不信任感,怀疑是否物有所值、是否质量过关、会不会不够新鲜等,进而降低对面包店的信任度。
那么问题来了,卖不掉这么多面包,又为何做出来这么多?
一方面,店面橱窗摆放求“满”。有研究显示,产品多样性与顾客的购买意愿呈现强正相关关系,产品多样、购物环境称心能增强顾客留在店里的意愿,甚至能在无形中培养回头客。也就是说,将橱窗摆得满满当当且种类齐全,能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为了将产品摆满货架,商家选择生产充足甚至过量的面包,若在保质期内未完全售出,就会造成报损情况。
另一方面,烘焙行业是传统高溢价行业,即使加上损耗浪费的部分,毛利率仍然有较大空间。为了弥补高报损率带来的成本增加,面包店会保持商品的价格以保证盈利。产品的售价越高,报损率越高;而报损率高,又刺激售价越高。商家有自己的定价权,宁可多做一点,也不能没货卖。
还有一个原因,面包店通常会提供多种口味的面包,以满足各类顾客的需求。这意味着即使某些口味的面包销量不佳,面包店仍然需要制作,以保持品种的多样性。
对面包店来说,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减少浪费、提高性价比,探索一条兼顾利益与降低浪费的共赢之路,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比如,可通过优化生产和库存管理,依托客流量、购买记录等大数据进行需求预测,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库存管理,合理安排生产量,避免过剩造成浪费。
希望更多商家通过创新,找到更多解决浪费问题的有效途径。面包店卖不出去的面包该如何处理,你有什么好建议呢?
(责任编辑:佟明彪)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