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日讯(记者 李冬阳) 清明节临近,又到祭祀扫墓、春游踏青的时节。时值气候温湿多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为提高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有关部门发布了清明节消费提示、食品安全提示。
清明节假期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外出游玩时,饮食安全要注意,以免影响游玩体验。三门峡市消费者协会提示,外出就餐要注意现场查看餐饮单位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证和营业执照等合法证照,餐前要洗手,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分餐制,提倡节约粮食,文明用餐,注意食物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少吃生食、冷食。宣城市市场监管局提示,在购买土特产食品时,要仔细查验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不随意采摘和食用山上的野菜野果,坚决做到不采购、不接收、不食用野生动物,不购买未经检验检疫或来源不明的畜禽肉。
气温回暖,凉米线、凉卷粉逐渐热销。云南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提示,清明时节,天气潮湿多雨,凉米线、凉卷粉等即食米粉制品容易腐败变质,要特别警惕该类食品的食物中毒,家庭制作要保持卫生,食用前应保证无异味无霉变,贮存应低温避光并及时食用,一旦发现有异味、霉斑,就不能再食用。
清明前后部分地区有食用青团、蒿粑等节令食品的习惯。云南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提示,除选购与制作过程需要注意食品安全外,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要适量,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食用,谨防噎食,对某些食物过敏的消费者,购买时需查看标签上的配料表和致敏物质提示,选择合适的品种,防止致敏物质摄入。
(责任编辑:朱晓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