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表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多地明确表示,2024年将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而优化营商环境被视为重要抓手。
明确发展目标
2023年,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陆续出台,涉及财政、金融、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在政策支持下,多地民营经济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重庆市披露,2023年以来,重庆民营经济企稳向好,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108条改革举措,出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9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进入2024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然是各地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各级政府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枝繁叶茂”。
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多地将推动产业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工作重点。重庆市政协委员刘贤宁建议,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细化梯度发展规划,完善专精特新培育政策和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多地还明确了2024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例如,广东省提出,遴选一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新培育超25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推动55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让广东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江苏省提出,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新创一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破除隐性壁垒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各地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抓手,细化了工作部署。
着眼于降低企业成本,四川省提出,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出台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意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融资、用地、用能、物流、生态环境等要素成本。开展供水、供电、供气等入户施工环节“潜规则”专项整治。
在破除隐性壁垒方面,上海市提出,深入清理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探索一批衔接国际通行规则的创新举措,提升营商环境综合优势。河北省提出,深化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惠企强企政策将继续完善。重庆市提出,健全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绿色发展等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机制,实施新版减负清单,加大融资信贷、场景应用、库存消化、能源保障等支持力度,推动政策精准对接、直达快享。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建议,新的一年应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实施一批普惠性帮扶政策,加快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多渠道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婉莹)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