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各路高手激烈比拼、争金夺银,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技能水平。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成长舞台。目前,我国拥有超2亿人的技能人才大军、超6000万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职业构成总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旧工种渐渐消失,新职业不断涌现。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不仅加快了这一进程,还将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已进入人口发展新常态,虽然人口和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但总量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大龄化特征明显,并存在供需结构性错配等问题。特别是在制造业一线,普工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更是长期保持在2以上。正在爬坡过坎的制造业迫切需要更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师、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当前,培养新一代技能人才的实施路径聚焦在加快发展技工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等方面,这也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其中,技能竞赛的作用不可小觑。赛场内,通过展示交流、技术比武,一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赛场外,技能人才队伍的振兴,对于促进就业创业、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应当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各环节做好基础工作。特别是因地制宜出台更多激发劳动者内生动力的好政策,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完善职业评价机制,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
培养技能人才还需突出重点,加强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制造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高技能人才用过硬的实操能力把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好技术转化吸收的“最后一公里”。单一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较量的是技艺精湛程度,而整个职业技能队伍建设则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注重高新技术、数字技能等影响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技能提升。本届技能大赛中,所有比赛项目均服务于实体经济,有超七成的项目属于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项目,近四成的项目属于先进制造业项目,近三成的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对当代劳动者来说,也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跟国家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不论是与毫厘较量的焊接、雕刻、砌筑,还是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基础打得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厦才能盖得高,个人成才成功之路也才能走得好。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