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三孩政策实施以来,不断出台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有哪些特点和趋势?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日,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其中提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
这是国家层面为进一步减轻生育、养育和赡养负担,又一项给出“真金白银”的举措。
在地方层面,近期包括郑州、浙江常山等地密集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措施。
鼓励生育政策的重心应该前移
今年9月起,《郑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全面启动实施。《办法》明确,郑州市将投入“真金白银”,实施育儿补贴制度,着力降低生育成本。政策规定,对新生儿入户郑州市的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家庭分别一次性发放2000元、5000元、15000元的育儿补贴。
浙江省常山县公布的《优化生育政策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出,对依法实施人类辅助生殖生育成功的家庭给予补助自费部分的50%,补助每户每次最高限额为3万元。对生育三孩的家庭,现城区人均居住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在常山县城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且面积不小于120平方米,一次性发放房票20万元;满足以上条件且已申领农民“集聚券”的家庭,发放房票再增加10万元。
浙江龙港市社会事业局和龙港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龙港市户籍人口生育养育补贴发放办法》,根据该办法,在龙港生育三孩至三周岁,可以领取生育补助和养育补助共计4.6万元。
整体来看,自三孩政策实施以来,密集出台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体现出了哪些特点和趋势?
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从整体趋势上可以看出几个特点:一是面上的拓展,从中央和国家部委的政策到各地出台的政策措施,还有个别地方的乡贤设立的奖励等。其次是量上的增加,不少城市不仅奖励额度提高,而且将奖励和补贴结合起来。第三是种类的丰富,不仅包括现金奖励,也包括用到一些其他方式,比如买房贷款的倾斜、入园入托的补贴等。第四是方法的创新,比如有些地方发放消费券等形式,不仅鼓励生育,而且可以激活社会经济的循环。
董玉整说,密集出台的鼓励生育措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广泛,在全社会营造起生育友好的氛围。董玉整认为,从下一步的工作来看,在一些方面需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比如,现在各地鼓励三孩生育的措施较多,二孩也有一些,相对来说一孩就少一点。但生育三孩的数量本身就较少,要显著提升积极生育政策的实际效果,生育补贴的重点就要前移,要巩固一孩生育的基本盘。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对第一财经分析,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初婚年龄推迟的现象十分明显,由此必然带来生育年龄也在推迟,另外不结婚不生育者的比例在上升。实际上,最终生育三孩的比例较小,鼓励生育政策的重心应该前移。
目前,有一些地方已将生育补贴的范围拓展至一孩家庭。比如郑州近期出台的政策对新生儿入户郑州市的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家庭分别一次性发放2000元、5000元、15000元的育儿补贴。温州、深圳、陕西宁陕县等地均将补贴对象扩大至一孩家庭。
不仅奖励一孩家庭,目前一些地方也开始奖励结婚,虽然发放的钱不多,但对于鼓励年轻人结婚仍然有象征性的积极意义。比如,浙江省常山县出台的措施提出,对于在该县双方均为初次结婚登记且女方年龄在2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的),将给予1000元的奖励。今年4月,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推出13条优化生育政策,包括“对每对在上虞区登记结婚的夫妇给予价值1000元的礼包”。
多家知名企业鼓励员工生育
当前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也需要社会多方形成合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线旅行平台“去哪儿”近期宣布,为员工设立生育补贴福利——“驼二代成长礼金”。所有司龄满3年及以上的正式员工,在2023年9月1日及之后新生育“驼二代”,每个孩子在1周岁至5周岁的生日时,均可获得一份1万元人民币的成长礼金。除了生育补贴外,“去哪儿”此前还向员工发放旅游基金。若拿满所有福利金,最高可达7.7万元(成长礼金5万元+旅游基金2.7万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以来,已有超过十家企业发布了鼓励员工生育的举措,包括去哪儿、大北农、携程、侨银股份、快手、侨龙应急等多家知名企业。
侨银股份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陶卓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企业在鼓励生育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多作用。首先就是不性别歧视,不仅不歧视,还要正向去引导鼓励大家,同时作为企业还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发放生育补贴、福利,内部文化的宣传等。此外,要有一些真金白银的投入,比如购买奶粉、尿不湿等的补贴,补贴上幼儿园的费用等。如果能形成这样的一个机制,假设有1万个大企业,每个企业有1万员工,那就可以解决非常多人的问题,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姜全保对第一财经分析,现在全社会都在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做得比较好,而有些企业可能经营压力比较大、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建立更多的生育成本分摊机制十分重要。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