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1月12日文章,原题:降薪逼近中国国企高管 2015年伊始,就在私企高管可能正因获得年终奖而喜不自禁之际,中国某些大型国企的“老总”们却在强颜欢笑应对其他“不速之客”:大幅降薪。
作为北京数十年来推出的最剧烈国企管理改革的一部分,来自中石化和中国移动等72家央企的约200余名负责人都将面临降薪,幅度可能高达70%。据报道,他们的薪酬还会被公之于众,且部分薪酬将取决于所在企业的长期表现。
专家们表示,尽管这项缩小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的举措意在平息社会不满,但随着中国努力在经济放缓期间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此举亦是更宏大计划的一部分——改革效率低下的国企。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表示,降薪是顺应民意之举。正如某些批评者所言,鉴于许多国企的垄断经营性质和不佳表现,其高管并无享受高薪的依据。
自中国领导人宣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来,中国就开始深化其庞大国有经济的改革。从那时起,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混合所有制和赋予某些国企负责人更大自主性的改革。但从数量上来看,尽管110余家国企在中央的管控范围内,但与10多万家省属和地方国企相比,他们占比显然微不足道。
据报道,按照改革方案,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额度将由目前职工平均工资的12倍降至7至8倍,且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而2011年央企高管平均薪酬为72万元,四大国有银行负责人(2013年)的年薪大都超过百万元。
专家们表示,降薪举措还具“象征意义”,在国有经济的全面改革问题上发出一个积极信号,更有利于推进国企的经营模式、绩效评估和企业管理改革。
不过,由于中国高管的收入已低于西方同行,一些人担心此举不利于留住人才,也有悖于北京有关让市场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承诺。▲(作者Esther Teo,王会聪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