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治理农药残留超标守好百姓“菜篮子”

字号+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2025-01-2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治理农药残留超标 守好百姓“菜篮子”'...

春节将至,农产品需求量激增,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连日来,为加大监管力度,全国多地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抽检快检工作。Ohs品论天涯网

农药残留超标是不合格农产品的常见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相关国家标准,建立严格的市场监管机制,持续研发降低农药残留相关技术,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安全。Ohs品论天涯网

国家标准接轨国际水平Ohs品论天涯网

农药残留超标是指由于农药使用过量、使用不当或农药降解不完全等原因,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Ohs品论天涯网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农药残留难以完全避免。但农药残留只要不超过限量标准,就不必担忧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因此,作为消费者来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Ohs品论天涯网

我国相关法律条例对农药残留标准有着严格规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金芬介绍,如食品安全法明确,禁止生产经营农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药使用的监督检查、违法违规处罚等作了明确规定,为农药残留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Ohs品论天涯网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法律框架,推动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不断完善。”金芬说。Ohs品论天涯网

目前,我国现行的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是于2021年起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其中规定了564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092项最大残留限量。2022年,我国又对食品中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作出规定,作为GB 2763-2021的增补标准配套使用。Ohs品论天涯网

金芬告诉记者,我国是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标准委员会的主席国。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涵盖的农药品种数量,已经超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相关标准涵盖的数量;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数量也达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相关标准数量的近2倍。Ohs品论天涯网

在监管层面,我国的农药管理工作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严格的监管体系,有力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2024年,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豇豆、芹菜等重点问题品种精准治理,把小农户全面纳入监管,通过动态更新监管名录、加密巡查检查、批批速测把关等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首次达到98%。Ohs品论天涯网

科技助力农残持续降低Ohs品论天涯网

近年来,科技力量为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持。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农药残留快速筛查质谱仪,可以一次广谱性筛查百余种农药残留,且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直接离子化小型质谱仪可在30秒内完成120种农药残留的半定量检测,直接将“实验室”搬进了田间地头。Ohs品论天涯网

此外,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也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一技术能够满足基层监管部门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成为农产品在农贸批发市场准入的第一道关卡。“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大大推动了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向高通量、高灵敏和快速化发展。”金芬说。Ohs品论天涯网

在坚守国家标准底线的基础上,科技进步还有望让农药残留进一步降低。金芬告诉记者,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全面推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其中,植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生物信息素以及高效绿色新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创制,推动了化学农药的减量使用,从而降低了农药残留。Ohs品论天涯网

此外,无人机植保等精准施药技术,以及有机硅等桶混助剂的研发应用,也是科技攻关的重要方向。“农药桶混助剂能够减少药液在使用中出现漂移、蒸发、反弹或流失,并改善药液在农作物上的展布、附着、渗透情况,起到让农药增效减量的作用,进而降低农药残留。”金芬解释道。Ohs品论天涯网

除了加强市场监管和农药减量精准施用,朱毅认为,消费者的选择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购买农产品时,鼓励消费者选择优质优价农产品。Ohs品论天涯网

“在产品选择上,消费者可以首选有‘三品一标’标识的农产品,这些产品对农药残留限量的标准比国家标准还要高。在购买渠道上,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和商超等场所通常设有快检室,保障准入农产品安全,消费者可优先从这些渠道购买农产品。”金芬补充说。Ohs品论天涯网

(本报记者 沈 唯)Ohs品论天涯网

(责任编辑:李冬阳)Ohs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service@pltyw.com

相关文章
2
扫二维码添加收藏返回顶部